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建设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建设环保型垃圾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市政建设是市政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规划设计的执行阶段,是城市政府根据市政规划的总体部署所主办的各种公共性设施和事业的建设,如道路、排水、桥梁等,目的在于繁荣城市经济、方便市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垃圾收放装置是用来收取和存放垃圾的,是市政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垃圾收放装置内部都会有液态垃圾以及固态垃圾,液态垃圾和固态垃圾同处一个箱子很容易导致固态垃圾发酵腐烂,从而导致垃圾桶内部产生巨臭,其次,大量垃圾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运送清理,传统的垃圾收放装置大都固定安放,在清理过程中不易将内部的垃圾清理出,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且纸盒类的垃圾体积较大,处于蓬松状态,占用空间大,使得垃圾收放装置的存储空间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建设环保型垃圾收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建设环保型垃圾收放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处皆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皆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内部的底端皆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的顶部皆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安装有顶杆,且顶杆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板靠近底板一侧的顶部皆安装有轴承,且轴承的内部皆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桶体,所述连接杆穿过桶体并延伸至桶体的内部,且连接杆的底部安装有压板,所述桶体的内部安装有分离层,且分离层下方的桶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下方的桶体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桶体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垃圾投放入口,且垃圾投放入口的内部铰接有投放挡门,所述桶体靠近垃圾投放入口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垃圾收取口,且桶体远离垃圾投放入口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桶体连通。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远离桶体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盖,且密封盖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分离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位置处皆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上皆设置有制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桶体两侧的底部皆安装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压板的一端安装有按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市政建设环保型垃圾收放装置设置有由弹簧、通口、活动杆、压板、连接杆和顶杆组成的挤压结构,当桶内垃圾达到一定量时,可将内部的垃圾进行挤压,扩大桶内的使用面积,有效的减少了环卫工人清理垃圾的次数,同时该装置设置有由轴承、固定杆、拉手和支撑板组成的角度调节结构,垃圾收放装置内的垃圾需要清理时,可以倾斜桶体,方便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同时该装置分离板的设置,配合挤压结构使用,可以将丢弃垃圾的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该装置通过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层的设置,当固液分离后,液体经过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层过滤后,通过排水管流出垃圾收放装置的外部,保证液体不会在装置内部发酵,产生刺鼻的臭味,保证生活环境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活性炭吸附层;3、支撑板;4、排水管;5、拉手;6、弹簧;7、通口;8、活动杆;9、桶体;10、压板;11、连接杆;12、顶杆;13、轴承;14、固定杆;15、分离层;16、过滤网;17、垃圾投放入口;18、投放挡门;19、垃圾收取口;2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市政建设环保型垃圾收放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处皆安装有支撑板3,且支撑板3的顶部皆设置有通口7,通口7内部的底端皆安装有弹簧6,且弹簧6的顶部皆安装有活动杆8,活动杆8的顶部安装有顶杆12,且顶杆12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连接杆11,支撑板3靠近底板1一侧的顶部皆安装有轴承13,且轴承13的内部皆安装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远离支撑板3的一端安装有桶体9,连接杆11穿过桶体9并延伸至桶体9的内部,且连接杆11的底部安装有压板10,桶体9的内部安装有分离层15,且分离层15下方的桶体9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6,过滤网16下方的桶体9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2,桶体9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垃圾投放入口17,且垃圾投放入口17的内部铰接有投放挡门18,桶体9靠近垃圾投放入口17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垃圾收取口19,且桶体9远离垃圾投放入口17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4,排水管4与桶体9连通。
在本实施中:排水管4远离桶体9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盖,且密封盖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增加摩擦力,分离层15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孔20,方便固液分离,底板1底部的四角位置处皆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上皆设置有制动装置,能够固定该装置,桶体9两侧的底部皆安装有拉手5,方便使用,连接杆11远离压板10的一端安装有按压板,便于按压连接杆11。
工作原理:装置使用前通过万向轮将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并制动,当垃圾需要投入垃圾收放装置内时,手向桶体9内部推动投放挡门18,投放挡门18受到推力后打开,从投放挡门18处将垃圾丢入桶体9的内部,当桶体9内部的垃圾投入量较多且内部投入空间不足时,可向下按压连接杆11,连接杆11向下时可带动顶杆12受力,顶杆12受到的作用力对两侧的活动杆8进行施力,同时对弹簧6进行挤压,弹簧6带动压板10向下移动,缩小压板10与分离层15之间的距离,可以对投入的垃圾进行挤压,垃圾中的水分通过分离层15上的通孔通孔20渗出,挤压结束后,松开连接杆11,弹簧6复位后推动连接杆11复位,分离后的液体经过过滤网16和活性炭吸附层2进行过滤和吸附后流至桶体9的底部,环卫工人可打开排水管4上密封盖,通过排水管4取出废液,当桶体9内部的垃圾较多且需要清理时,可手提拉手5,通过轴承13和固定杆14转动桶体9,此时桶体9处于倾斜状态,便于将桶体9内部的垃圾倒出,打开垃圾收取口19,对桶体9内部的垃圾进行清理后并关上垃圾收取口19。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