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大部分钢材加工都是通过压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钢(坯、锭等)产生塑性变形,根据钢材加工温度不同,可以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两种,钢材在进行加工时,需要将钢材通过传送机构导入加工设备中进行加工。
目前,市场上的传送机构大多只能进行传送,无法将凌乱摆放在其上的钢材整齐的传送至加工设备中,这就导致需要人工将钢材在传送结构上摆放整齐,使得工作效率低,且耗时耗力,同时钢材传送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易生锈,从而使钢材外壁沾染铁锈,增加钢材与设备的摩擦,影响钢材的导向工作。
因此,需要在现有的钢材加工用导向装置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钢材加工用导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钢材无法自动摆正、易生锈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钢材加工用导向装置,通过设置外壳、进料口、出料口、电机、导向板、支杆、底座、导向块、传送带、转轮、支撑杆和承重板等部件,使得钢材加工用导向装置导向传送效果好,防堵塞能力强,摆正操作便捷,具有良好的防锈能力,对钢材加工设备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材加工用导向装置,包括外壳、进料口、出料口、电机、连接柱、导向板、支杆、底座、导向块、传送带、转轮、支撑杆、承重板、支撑块和弹簧,所述外壳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右侧一体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底座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中部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前后两端中部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通过支撑块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支撑块中部嵌入设置有弹簧,所述外壳右侧底端嵌入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外壳左侧底端嵌入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外壳内壁前后两端顶部均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通过连接柱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左侧一体设置有支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呈长方形板状设置,且底座左侧呈等距梯形设置,且底座左侧宽度等于底座右侧宽度的三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块顶部呈直角梯形设置,且导向块高度高于底座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左侧顶部呈向下倾斜设置,且底座外壁表面涂有防锈漆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杆的数量为3条,且支杆间呈“W”状分布设置,且支杆长度长于导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板的数量为2组,且每组导向板分别设备于外壳内壁前后两端,且左侧导向板高度高于右侧导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和传送带分别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传送带与底座契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通过底座呈长方形板状设置,且底座左侧呈等距梯形设置,且底座左侧宽度等于底座右侧宽度的三分之一,底座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使用时对设备进行支撑工,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稳固,不易晃动,同时通过底座左侧宽度等于底座右侧宽度的三分之一的设置,使得钢材在移动过程中向中部集中,使钢材摆正,节省人工摆放钢材的步骤,钢材的后期加工或收集。
2、本实用通过底座左侧顶部呈向下倾斜设置,且底座外壁表面涂有防锈漆层,通过底座左侧顶部呈向下倾斜的设置,使得钢材通过传送带导出后向下滑动,避免钢材堆积于底座左侧,从而影响钢材的传送工作,同时防锈漆层具有良好的防锈能力,避免底座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生锈,从而影响使用。
3、本实用通过支杆的数量为3条,且支杆间呈“W”状分布设置,且支杆长度长于导向板,使用时电机带动导向板转动,导向板转动时带动支杆转动,通过支杆长度长于导向板的设置,使得支杆转动时将钢材向中部拨动,推动钢材向左侧移动,避免钢材随传送带移动时,被外壳挤压向中部移动使卡顿,从而造成钢材堆积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钢材的传送工作,使得设备具有良好的导向能力,防堵效果好。
综上,整个装置结构稳定,导向传送效果好,防堵塞能力强,摆正操作便捷,具有良好的防锈能力,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板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图。
图中:1-外壳,101-进料口,102-出料口,103-电机,1031-连接柱,1032-导向板,1033-支杆,2-底座,3-导向块,4-传送带,401-转轮,402-支撑杆,403-承重板,4031-支撑块,403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材加工用导向装置技术方案:一种钢材加工用导向装置,包括外壳1、进料口101、出料口102、电机103、连接柱1031、导向板1032、支杆1033、底座2、导向块3、传送带4、转轮401、支撑杆402、承重板403、支撑块4031和弹簧4032,外壳1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底座2右侧一体设置有导向块3,底座2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传送带4,传送带4中部设置有转轮401,转轮401前后两端中部均设置有支撑杆402,支撑杆402顶部通过支撑块4031固定连接有承重板403,支撑块4031中部嵌入设置有弹簧4032,外壳1右侧底端嵌入设置有进料口101,外壳1左侧底端嵌入设置有出料口102,外壳1内壁前后两端顶部均设置有电机103,电机103底部通过连接柱1031连接有导向板1032,导向板1032左侧一体设置有支杆1033。
进一步的,底座2呈长方形板状设置,且底座2左侧呈等距梯形设置,且底座2左侧宽度等于底座2右侧宽度的三分之一,底座2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使用时对设备进行支撑工,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稳固,不易晃动,同时通过底座2左侧宽度等于底座2右侧宽度的三分之一的设置,使得钢材在移动过程中向中部集中,使钢材摆正,节省人工摆放钢材的步骤,钢材的后期加工或收集。
进一步的,导向块3顶部呈直角梯形设置,且导向块3高度高于底座2高度,导向块3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使用时将钢材放置于导向块3顶部,由于导向块3顶部呈直角梯形的设置,使得钢材放置于导向块3顶部时向下滑动至传送带4,避免钢材堆积于导向块3上,从而影响钢材的传送,便于钢材的导向工作。
进一步的,底座2左侧顶部呈向下倾斜设置,且底座2外壁表面涂有防锈漆层,通过底座2左侧顶部呈向下倾斜的设置,使得钢材通过传送带4导出后向下滑动,避免钢材堆积于底座2左侧,从而影响钢材的传送工作,同时防锈漆层具有良好的防锈能力,避免底座2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生锈,从而影响使用。
进一步的,支杆1033的数量为3条,且支杆1033间呈“W”状分布设置,且支杆1033长度长于导向板1032,使用时电机103带动导向板1032转动,导向板1032转动时带动支杆1033转动,通过支杆1033长度长于导向板1032的设置,使得支杆1033转动时将钢材向中部拨动,推动钢材向左侧移动,避免钢材随传送带4移动时,被外壳1挤压向中部移动使卡顿,从而造成钢材堆积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钢材的传送工作,使得设备具有良好的导向能力,防堵效果好。
进一步的,导向板1032的数量为2组,且每组导向板1032分别设备于外壳1内壁前后两端,且左侧导向板1032高度高于右侧导向板1032,导向板1032具有良好的导向能力,使用时通过导向板1032转动推动钢材移动,避免钢材在移动过程中卡顿,从而造成堆积,影响传送工作,同时左侧导向板1032高度高于右侧导向板1032的设置,便于不同高度钢材的助推工作,便于进行不同规格的钢材的导向。
进一步的,电机103和传送带4分别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传送带4与底座2契合,电机103能通过连接柱1031带动导向板1032转动,导向板1032转动推动钢材移动,避免钢材在移动过程中卡顿,从而造成堆积,影响传送工作,同时传送带4具有良好的传送效果便于钢材的传送工作。
工作原理:首先,接通电源,电机103运作,电机103通过连接柱1031带动导向板1032转动,导向板1032转动时带动支杆1033转动,同时传送带4通电运作,使用时将钢材放置于导向块3顶部,由于导向块3顶部呈直角梯形的设置,使得钢材放置于导向块3顶部时向下滑动至传送带4,钢材跟随传送带4向左侧移动,在钢材移动过程中,导向板1032和支杆1033转动,将钢材向中部拨动,推动钢材向左侧移动,避免钢材随传送带4移动时,被外壳1挤压向中部移动使卡顿,然后钢材从出料口102导出,同时过底座2左侧顶部呈向下倾斜的设置,使得钢材通过传送带4导出后向下滑动,避免钢材堆积于底座2左侧,从而影响钢材的传送工作。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