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茄篱放置架。
背景技术
在对茶叶进行加工的时候分为以下的步骤:
采摘、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包捻、焙干、挑梗和包装,其中在将茶叶加工进行到凉青的时候,就会需要将盛满茶叶的茄篱放置在青架上进行凉干,而现在放置茄篱的青架设计过于简单,只能简单的对茄篱进行放置,通过主体设计并不能够使茄篱在放置的时候稳定的效果,导致放置架在受到外部轻微的冲击力的时候会倒塌,同时茄篱放置在放置架上的时候易滑落,使用效果不够明显,因此,需要在现有的青架上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新的茶叶加工用可稳定放置茄篱的放置架。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放置架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很好的达到稳定的放置茄篱的效果,导致茄篱易滑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加工用可稳定放置茄篱的放置架,通过设置支撑立柱、固定凸起、固定卡条、承重块和连接扭簧,达到可以稳定的放置茄篱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茶叶加工用可稳定放置茄篱的放置架,包括支撑平台和固定条,固定条设置在支撑平台一侧,支撑平台设置有四个,且为三角框架状,水平竖向排列;
支撑平台的三角均固定卡接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的内部下方嵌入有承重块,支撑平台的前端固定卡接有固定凸起,支撑立柱的内侧翻转嵌入有固定卡条,固定卡条与支撑立柱的连接处嵌入有连接扭簧。
优选的,支撑立柱设置有三个,设置为空心的木质方木状。
优选的,承重块设置为有三个,且承重块设置为实心木质块状体。
优选的,固定凸起设置为四个为一组的木质三角柱体,共设置有四组,每组设置在支撑平台的前端中间。
优选的,固定卡条设置为两个相同的弧形塑胶板状体,设置有四组,竖向垂直排列,且固定卡条设置在支撑平台的任意一侧,固定卡条通过连接扭簧与支撑立柱翻转连接。
优选的,连接扭簧设置为金属扭转弹簧。
(三)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加工用可稳定放置茄篱的放置架,通过设置支撑立柱、固定凸起、固定卡条、承重块和连接扭簧,达到可以稳定的放置茄篱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加工用可稳定放置茄篱的放置架,通过支撑立柱达到支撑架体的效果,同时达到放置承重块的效果,通过承重块达到降低架体重心的效果,通过固定凸起达到固定茄篱的效果,通过固定卡条达到对茄篱进行固定的效果,通过连接扭簧达到使固定卡条可以进行翻转的效果,通过以上所述,达到可以稳定的放置茄篱的效果,使用效果很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的结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立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卡条结构示意图。
图1-3中:1支撑立柱、2支撑平台、3固定条、4固定凸起、5固定卡条、6承重块、7连接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支撑平台和2固定条3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茶叶加工用可稳定放置茄篱的放置架,如图1-3所示,包括支撑平台2和固定条3,固定条3设置在支撑平台一侧,支撑平台2设置有四个,且为三角框架状,水平竖向排列;
支撑平台2的三角均固定卡接有支撑立柱1,支撑立柱1设置有三个,设置为空心的木质方木状,通过支撑立柱1达到支撑架体的效果,同时达到放置承重块6的效果,支撑立柱1的内部下方嵌入有承重块6,承重块6设置为有三个,且承重块6设置为实心木质块状体,通过承重块6达到降低架体重心的效果,支撑平台2的前端固定卡接有固定凸起4,固定凸起4设置为四个为一组的木质三角柱体,共设置有四组,每组设置在支撑平台2的前端中间,通过固定凸起4达到固定茄篱的效果,支撑立柱1的内侧翻转嵌入有固定卡条5,固定卡条5设置为两个相同的弧形塑胶板状体,设置有四组,竖向垂直排列,且固定卡条5设置在支撑平台2的任意一侧,固定卡条5通过连接扭簧7与支撑立柱1翻转连接,通过固定卡条5达到对茄篱进行固定的效果,固定卡条5与支撑立柱1的连接处嵌入有连接扭簧7,连接扭簧7设置为金属扭转弹簧,通过连接扭簧7达到使固定卡条5可以进行翻转的效果。
具体原理:使用人员将茄篱放置在支撑平台2上的时候,使固定凸起4穿过茄篱上的孔洞,将茄篱进行固定,然后使用人员使固定卡条5向两侧进行翻转,同时连接扭簧7进行活动,使其卡在茄篱两侧,将茄篱固定,在将茄篱放置完毕后,架体遇到外部冲击力的时候,承重块6将底架体重心,保持茄篱放置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