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噪音管件吹气装置,属于钢管内吹领域。
背景技术
镀锌完后的钢管需要经过冷却水和钝化液处理,为了避免冷却水和钝化液在钢管表面的残留对钢管本身质量的影响,往往需要等其快速干燥后再包装,该过程随着钢管镀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已远远无法满足其生产效率,因此必须通过快速干燥设备对其干燥,传统的快速擦拭装置,然而擦拭需要不断挤干吸走的水分,而且擦拭效果很差,对于钝化液的擦拭经常会出现一道道很长的痕迹,严重影响外观质量。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合相关领域多年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辅以过强的专业知识,设计制造了一种无噪音管件吹气装置,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噪音管件吹气装置,能够对钢管内壁水分或钝化液高效快速清除,且降低了内吹噪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噪音管件吹气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钢管定位工装,所述钢管定位工装上设有锥型钢管槽,所述钢管定位工装两侧分别设有进料道和出料道,所述钢管定位工装底部设有步进进出拨管装置,所述钢管定位工装上方设有下压定位装置和隔音护罩;
所述钢管定位工装两端分别设有内吹装置和水分回收装置,所述钢管通过钢管定位工装和下压定位装置定位后,内吹装置将管件内的水分高压吹入水分回收装置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吹装置包括推进定位气缸和喇叭吹嘴,所述推进定位气缸带动喇叭吹嘴前后移动,所述喇叭吹嘴连接有高压吹气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压定位装置包括下压定位气缸,所述下压定位气缸底部设有下压定位块,所述下压定位块底部设有下压定位槽与所述锥型钢管槽对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压定位块上设有所述隔音护罩,所述下压定位块升降时带动所述隔音护罩升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钢管定位工装两侧还设有若干隔音沟槽与所述隔音护罩位置对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进进出拨管装置包括拨管升降气缸和拨管杆,所述拨管杆设有若干对顶面倾斜的直杆组,所述直杆组包括两个顶面倾斜的直杆,所述钢管定位工装底部设有若干贯穿的通槽,所述通槽数量及位置与所述直杆组对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分回收装置的位置高度可调。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道整体沿钢管待吹出水方向倾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料道末端设有换向转变输送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化吹气,且利用隔音护罩与定位装置配合,隔绝了吹气造成的严重噪音问题,通过水分回收装置进一步避免了管口噪音大的问题;
2.步进进出拨管装置能够将上管和出管动作同时进行,保证了吹气的连续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3.进料道整体倾斜,可以提前清除管内的水分,降低喇叭吹嘴的吹气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一种无噪音管件吹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一种无噪音管件吹气装置主视图;
附图3为一种无噪音管件吹气装置部分剖视图。
图中,1、支架,2、进料道,3、出料道,4、换向转变输送道,5、下压定位气缸,6、推进定位气缸,7、喇叭吹嘴,8、下压定位块,9、水分回收装置,10、拨管杆,11、拨管升降气缸,12、隔音护罩,13、钢管定位工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无噪音管件吹气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上设有钢管定位工装13,钢管定位工装13上设有锥型钢管槽,钢管定位工装13两侧分别设有进料道2和出料道3,进料道2整体沿钢管待吹出水方向倾斜,可以提前清除管内的水分,降低吹气时间,钢管定位工装13底部设有步进进出拨管装置,钢管定位工装13上方设有下压定位装置和隔音护罩12,本实用新型利用隔音护罩12与定位装置配合,不仅对钢管进行定位吹气,还隔绝了吹气造成的严重噪音问题;
本实用新型钢管定位工装13两端分别设有内吹装置和水分回收装置9,钢管通过钢管定位工装13和下压定位装置定位后,内吹装置将管件内的水分高压吹入水分回收装置9中,本实用新型水分回收装置9由于是封闭的回收结构,通过水分回收装置9可进一步避免管口噪音大的问题,另外,水分回收装置9的位置高度可调,这样可以解决不同直径钢管内吹时吹出的水高度不统一问题。
本实用新型内吹装置包括推进定位气缸6和喇叭吹嘴7,钢管定位好后,推进定位气缸6带动喇叭吹嘴7前移与钢管一端配合,喇叭吹嘴7连接有高压吹气管,提供高压气体。
下压定位装置包括下压定位气缸5,下压定位气缸5底部设有下压定位块8,下压定位块8底部设有下压定位槽与锥型钢管槽对应。
本实用新型下压定位块8上设有所述隔音护罩12,下压定位块8升降时带动隔音护罩12升降。钢管定位工装13两侧还设有若干隔音沟槽与所述隔音护罩12位置对应,保证隔音护罩12的密封性和隔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步进进出拨管装置包括拨管升降气缸11和拨管杆10,拨管杆10设有若干对顶面倾斜的直杆组,直杆组包括两个顶面倾斜的直杆,其顶面倾斜角度优选与进料道2和出料道3相近,钢管定位工装13底部设有若干贯穿的通槽,通槽数量及位置与直杆组对应,拨管升降气缸11带动拨管杆10从通槽中伸出,便可将钢管定位工装13上钢管拨入出料道3,将进料道2上钢管拨入钢管定位工装13的锥型钢管槽中。
为方便输送,本实用新型出料道3末端还设有换向转变输送道4。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