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商城 > 一种车辆前档除雾送风扩散装置
专利ID: 9923 收藏

一种车辆前档除雾送风扩散装置 出售状态:未出售

提示:购买之前,请仔细核对自己的需求或询问客服!
专利号 201921924837X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分类 交通运输 专利状态 已下证
出售价格 ¥ 咨询客服 浏览 0

服务承诺: 极速办理   安全有保障   办理不成功全额退款

手机查看购买

同类专利推荐

专利详细内容

专利名: 一种车辆前档除雾送风扩散装置 出售状态: 未出售
专利号: 201921924837X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分类: 交通运输
专利权人: 联系人 出售价格: 面议
详细介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窗除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前档除雾送风扩散装置。


背景技术

车窗起雾的主要原因是“内热外冷”温差大,可能是十几度,冬天甚至会达到20度,这样玻璃上就会出现雾气,尤其是冬天夜间行车,车辆前档玻璃经常容易产生雾气,给行驶安全带来隐患,因此需要不断使用前档除雾功能对前档玻璃进行吹风除雾,一般车辆的除雾方式是从空调系统上接管道到到前档玻璃下方,开启后,管道口便能吹出气流甚至热风,但是除雾吹风的出风口一般设置于前档下方左右部位,造成气流涌出部位集中,不能有效对整个前档玻璃的各个部位进行均匀吹风,所以该方面应该进行改进,以提高前档除雾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前档除雾送风扩散装置,能够使得气流均匀扩散,达到均匀除雾,有效除雾的效果,具体包括主风管,盖板,侧板,所述盖板存在两道,且两道盖板的尺寸相同,其均为梯形状,其上端部的宽度显著大于其下端部的宽度,两道所述盖板为上下设置,两者之间间隔有一定间距,形成送风的通道,所述侧板固定设置在盖板的左右两侧,将盖板的左右两侧封挡,而由于盖板的上下端部位未设置挡板部件,则在盖板的上下端部位形成开口,由于盖板为梯形设计的缘故,则盖板的上端部位开口要显著大于下端部位的开口,所述主风管的上端固定设置在盖板下端部位开口位置,则由主风管输出的热风会经过盖板内部,从盖板的上端开口部位输出,由于热风从下端部位输送时集中在盖板内部的中间部位,则从上端部位开口输出时也会集中在中间部位,不能得到有效扩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两道盖板之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主隔片,所述主隔片与两道盖板相固定且保持垂直关系,其将盖板之间的空间分割为左右两部分,主隔片的顶端一直延伸至盖板的顶端部位,所述主隔片的左侧部位空间与右侧部位空间的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支隔片一,所述支隔片一与两道盖板相固定且保持垂直关系,而支隔片一继续将所处对应位置分割为左右两部分,所述支隔片一的顶端一直延伸至盖板的顶端部位,即支隔片一的顶端位置与主隔片的顶端位置是平齐的,而支隔片一的长度小于主隔片的长度,从而主隔片的下端部位超出支隔片一一部分,所述支隔片一的左侧部位空间与右侧部位空间的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支隔片二,所述支隔片二与两道盖板相固定且保持垂直关系,而支隔片二继续将所处对应位置分割为左右两部分,所述支隔片二的顶端一直延伸至盖板的顶端部位,即支隔片二的顶端位置与支隔片一及主隔片的顶端位置是平齐的,而支隔片二的长度小于支隔片一的长度,从而支隔片一的下端部位超出支隔片二一部分。

根据上述设置,支隔片一的数量是主隔片的两倍,支隔片二的数量是支隔片一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效果及有利优势是,从主风管输出的热风经过到盖板之间部位后,首先会被主隔片分隔为两部部分,在热风气流继续向上过程中,会被支隔片一与支隔片二继续分割,而支隔片一与支隔片二的数量依次翻倍,则热风在向上输送过程中被分隔出多部分,形成向两侧扩散的效果,最终从盖板上端部位开口处输出,输出的热风是各部位均匀的,因为前档玻璃面积较大,若只对前档下方的某点或者某几点进行吹风不能高效对整个前档玻璃进行除雾,相比传统的前档送风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各部分均匀出风,提高除雾效率。

当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如果需要满足更大的扩散范围,可以在支隔片二的两侧继续设置支隔片三,后再继续设置支隔片四,而支隔片的长度可以根据其设置的层次数量进行决定,若只设置到支分隔片一,则支分隔片一的长度可以为主隔片长度的1/2,若设置到支隔片二,如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则支隔片一的长度可以为主隔片长度的2/3,而支隔片二的长度可以为主隔片长度的1/3,若继续设置到支隔片三,则支分隔片一的长度可以为主隔片长度的3/4,支隔片二的长度可以为主隔片长度的1/2,支分隔片三的长度可以为主隔片长度的1/4,以此类推。

进一步的,所述主隔片的下端一直延伸至主风管的上端内部,使得主隔片的下端插入进主风管的上端内部并将主风管的上端内部空间分割为左右两部分,使得热风气流被输送至该上端部位时即被分割为两部分,提高扩散导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主隔片的下端部位设置有多道通气孔一,所述支隔片一与支隔片二的下端部位也设置有多道通气孔二,当然,通气孔一与通气孔二的设置部位仅局限于主隔片和支隔片一以及支隔片二的下端部位,在热风气流经过该部位时会被进行分隔,但该部位的分隔并不是完全分隔,通气孔一与通气孔二会有一定导气作用,相当于对气流分隔的过渡,防止气流在被快速分隔的过程中左右分隔不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一种车辆前档除雾送风扩散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主风管1,盖板2,侧板3,所述盖板2存在两道,且两道盖板2的两道尺寸相同,其均为梯形状,如图2中截面俯视图所示,其上端部的宽度显著大于其下端部的宽度,两道所述盖板2为上下设置,两者之间间隔有一定间距,形成送风的通道,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侧板3固定设置在盖板2的左右两侧,将盖板2的左右两侧封挡,而由于盖板2的上下端部位未设置挡板部件,则在盖板2的上下端部位形成开口,由于盖板2为梯形设计的缘故,则盖板2的上端部位开口要显著大于下端部位的开口,所述主风管1的上端固定设置在盖板2下端部位开口位置,则由主风管1输出的热风会经过盖板2内部,从盖板2的上端开口部位输出,由于热风从下端部位输送时集中在盖板2内部的中间部位,则从上端部位开口输出时也会集中在中间部位,不能得到有效扩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两道盖板2之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主隔片4,如图2截面图及图3剖视图所示,所述主隔片4与两道盖板2相固定且保持垂直关系,(由于图3为剖视图,所以处于上侧的盖板2是不可见的),主隔片4将盖板2之间的空间分割为左右两部分,主隔片4的顶端一直延伸至盖板2的顶端部位,所述主隔片4的左侧部位空间与右侧部位空间的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支隔片一51,所述支隔片一51与两道盖板2相固定且保持垂直关系,而支隔片一51继续将所处对应位置分割为左右两部分,所述支隔片一51的顶端一直延伸至盖板2的顶端部位,即支隔片一51的顶端位置与主隔片4的顶端位置是平齐的,而支隔片一51的长度小于主隔片4的长度,从而主隔片4的下端部位超出支隔片一51一部分,如图2所示,所述支隔片一51的左侧部位空间与右侧部位空间的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支隔片二52,所述支隔片二52与两道盖板2相固定且保持垂直关系,而支隔片二52继续将所处对应位置分割为左右两部分,所述支隔片二52的顶端一直延伸至盖板2的顶端部位,即支隔片二52的顶端位置与支隔片一51及主隔片4的顶端位置是平齐的,而支隔片二52的长度小于支隔片一51的长度,从而支隔片一51的下端部位超出支隔片二52一部分。

根据上述设置,支隔片一51的数量是主隔片4的两倍,支隔片二52的数量是支隔片一51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效果及有利优势是,从主风管1输出的热风经过到盖板2之间部位后,首先会被主隔片4分隔为两部部分,在热风气流继续向上过程中,会被支隔片一51与支隔片二52继续分割,而支隔片一51与支隔片二52的数量依次翻倍,则热风在向上输送过程中被分隔出多部分,形成向两侧扩散的效果,最终从盖板2上端部位开口处输出的热风是各部位均匀的,因为前档玻璃面积较大,若只对前档下方的某点或者某几点进行吹风不能高效对整个前档玻璃进行除雾,相比传统的前档送风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各部分均匀出风,提高除雾效率。

当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如果需要满足更大的扩散范围,可以在支隔片二52的两侧继续设置支隔片三,后再继续设置支隔片四,而支隔片的长度可以根据其设置的层次数量进行决定,若只设置到支隔片一51,则支隔片一51的长度可以为主隔片4长度的1/2,若设置到支隔片二52,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则支隔片一51的长度可以为主隔片4长度的2/3,而支隔片二52的长度可以为主隔片4长度的1/3,若继续设置到支隔片三,则支隔片一51的长度可以为主隔片4长度的3/4,支隔片二52的长度可以为主隔片4长度的1/2,支隔片三的长度可以为主隔片4长度的1/4,以此类推。

进一步的,所述主隔片4的下端一直延伸至主风管1的上端内部,如图2及图3所示,使得主隔片4的下端插入进主风管1的上端内部并将主风管1的上端内部空间分割为左右两部分,使得热风气流被输送至该上端部位时即被分割为两部分,提高扩散导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主隔片4的下端部位设置有多道通气孔一61,所述支隔片一51与支隔片二52的下端部位也设置有多道通气孔二62,当然,通气孔一61与通气孔二62的设置部位仅局限于主隔片4和支隔片一51以及支隔片二52下端部位,在热风气流经过该部位时会被进行分隔,该部位的分隔并不是完全分隔,通气孔一61与通气孔二62会有一定导气作用,相当于对气流分隔的过渡,防止气流在被快速分隔的过程中左右分隔不均匀。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购买本专利

专利交易流程

购买专利流程

专利交易常见问题

1、在赋翼网没有找到自己需要的专利怎么办?

答:如果在网站没有找到须要的专利,可联系客服提交自己的需求,工作人员会在十分钟内检索全网专利库,给满意的答复。

2、在赋翼网购买专利安全吗?

答:赋翼网所出售专利均经专利权人本人核实,专利真实有效,请放心购买。

3、购买专利是一次性收费吗? 还有其他的费用吗?

答:在赋翼网购买专利,均为一次性收费(办理期间客户另提其他要求除外)。

4、购买后多久能收到专利证书?

答:跟赋翼网签订合作合同后,工作人员会立刻办理进行手续办理,买专利最快7天下证(根据办理速度不同,具体下证时间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际为准)。

5、购买后变更失败怎么办?

答:如遇到付款后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变更专利权人(含合同约定任何一项没有做到),经核实后赋翼网将在2个工作日内全额退款。

购 买 专 利
专利能干什么?

信息保密,请放心填写!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
联系电话
TEL:15321932656
扫一扫

手机访问 扫一扫

全国服务热线
1532193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