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游艇翻修支撑架,属于船舶维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游艇是人们喜爱的户外娱乐项目,在海边有很多游艇供游客游玩,因为游艇长期浸泡在海水中,时间久了被海水腐蚀需要进行翻修,游艇在水里翻修较为困难,需要在陆地上进行翻修处理,然而游艇无法在陆地上移动,因此需要支撑架作为辅助工具,对游艇进行翻修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游艇翻修支撑架,以解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游艇翻修支撑架,包括托运游艇的托运装置和将游艇吊起来的起吊装置;所述托运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游艇的承载框架、多个固定与承载框架上的万向轮、用于牵引承载框架的牵引环和用于将承载框架吊起的起吊环;所述起吊装置包括固定于地面上一对用于支撑游艇吊起的支撑臂、固定于支撑臂顶端用于将托运装置吊起的起吊臂、用于起吊托运装置的钢丝绳、多个牵引钢丝绳的起吊电机和固定于起吊臂两端改变钢丝绳拉力方向的定滑轮。
进一步的、在所述承载框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游艇的固定带和固定孔;所述固定带穿过固定孔缠绕于游艇之上,将游艇固定于托运装置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起吊环固定与托运装置的四角。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于起吊环之上,另一端穿过定滑轮固定与起吊电机上通过起吊电机牵动钢丝绳将托运装置和游艇吊起。
进一步的、所述起吊电机在起吊的过程中转速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将万向轮锁死的卡锁扣。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游艇翻修支撑架,可以将游艇固定在托运框架上拖动游艇移动;在托运框架上所有轮子均为万向轮,可以拖着托运框架在陆地上向任何方向移动;在托运框架上设置有固定游艇的固定带,可以避免在托运游艇时游艇脱落;一种游艇翻修支架设置有起吊游艇的起吊装置,可以将游艇吊起来方便工人对游艇底部进行翻修处理。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游艇翻修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游艇翻修支撑架托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游艇翻修支撑架起吊装置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1、托运装置;11、承载框架;12、万向轮;121、卡锁扣;13、牵引环;14、起吊环;15、固定带;16、固定孔;2、起吊装置;21、支撑臂;22、起吊臂;23、钢丝绳;24、起吊电机;25、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游艇翻修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运游艇的托运装置1和将游艇吊起来的起吊装置2;所述托运装置1包括用于承载游艇的承载框架11、多个固定与承载框架11上的万向轮12、用于牵引承载框架11的牵引环13和用于将承载框架11吊起的起吊环14;所述起吊装置2包括固定于地面上一对用于支撑游艇吊起的支撑臂21、固定于支撑臂21顶端用于将托运装置1吊起的起吊臂22、用于起吊托运装置1的钢丝绳23、多个牵引钢丝绳23的起吊电机24和固定于起吊臂22两端改变钢丝绳23拉力方向的定滑轮25。
进一步的,在所述承载框架1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游艇的固定带15和固定孔16;所述固定带15穿过固定孔16缠绕于游艇之上,将游艇固定于托运装置1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起吊环14固定与托运装置1的四角。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23一端固定于起吊环14之上,另一端穿过定滑轮25固定与起吊电机24上通过起吊电机24牵动钢丝绳23将托运装置1和游艇吊起。
进一步的,所述起吊电机24在起吊的过程中转速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12上设置有将万向轮12锁死的卡锁扣12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一种游艇翻修支撑架分为托运装置1和起吊装置2两部分,托运装置1有承载游艇的承载框架11,游艇可以放在上面,在承载框架11的周围有多个固定孔16,固定带15穿过固定孔16将游艇固定与托运装置1之上使游艇不会在托运是滑落,在承载框架11下面安装有多个万向轮12,因此可以通过托运装置1拖着游艇在岸上向各个方向运动,在承载框架11的四个角上装有可以将其吊起的起吊环14可以配合起吊装置2将游艇吊起,对游艇的底部进行翻修;所述的起吊装置2是有一对支撑臂21,在每个支撑壁21的顶端都设置有一起吊臂22,两个支撑臂21之间的距离大于游艇的宽度,起吊臂22的长度略长于游艇的长度,在起吊臂22的两端都装有定滑轮25,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在支撑臂2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起吊电机24,钢丝绳23一端固定在起吊电机24上一端穿过定滑轮25固定与承载框架11的起吊环14上,启动起吊电机24便可将游艇和托运装置1一起吊起便于对游艇底部进行翻修;在每个万向轮12上装有卡锁扣121,可以将万向轮12锁死,避免在翻修游艇是托运装置1移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