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润滑性的汽车轮毂。
背景技术
轮毂是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是连接制动鼓、轮盘和半轴的重要零部件。所谓“轮胎”就是车“轱辘”当中的橡胶部分,它本身是软体的,所以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是装在轴上的部件就叫轮毂,由于语言习惯不同,很多人对于轮毂有着不同的称呼,汽车轮毂是汽车零部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成长,轮毂行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钢质轮毂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制造工艺简单,一般采用铸造的工艺,例如铝合金轮毂一般采用低压铸造工艺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抗金属疲劳的能力很强,可是普通的汽车轮毂在与转轴连接时,轴承在使用过程中,润滑度不够,容易使得轴承的磨损严重,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润滑性的汽车轮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润滑性的汽车轮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润滑性的汽车轮毂,包括轮毂外环,所述轮毂外环的内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撑杆,所述轮毂外环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圆环壳体,且连接支撑杆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在圆环壳体的左右两端,所述圆环壳体的中部开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圆环壳体的外侧内环左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右端通过轴承插接在转轴的左端,所述转轴的外侧左侧固定套接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在圆环壳体的内环侧壁上,所述转轴的右侧活动套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外侧固定连接在圆环壳体的内环侧壁右侧,所述圆环壳体的内侧壁开有圆孔。
优选的,所述加强板设有若干个,所述加强板呈环形阵列排列在储油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圆孔设有若干个,所述圆孔均匀的排列在圆环壳体的内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轮毂外环的外侧壁开有轮胎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圆环壳体的外侧壁呈圆弧状,所述圆环壳体的外侧固定焊接在轮毂外环的内圈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润滑性的汽车轮毂,通过设有储油腔和圆孔的结构,储油腔内部存储润滑油,通过圆孔为转动轴承提供润滑油,使得转动轴承的转动更加的平稳,大大的减小了转动轴承的磨损,提高了转动轴承的使用寿命;通过设有连接支撑杆、圆环壳体和加强板的结构,能够增大汽车轮毂的整体强度;通过设有限位杆的结构,能够使得转轴的转动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中:1轮毂外环、2连接支撑杆、3圆环壳体、4储油腔、5加强板、6圆孔、7挡板、8限位杆、9转轴、10转动轴承、11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润滑性的汽车轮毂,包括轮毂外环1,轮毂外环1的外侧为了安装轮胎,所述轮毂外环1的外侧壁开有轮胎安装槽,所述轮毂外环1的内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撑杆2,支撑杆2为了增大轮毂外环1、连接支撑杆2和圆环壳体3的连接强度,所述轮毂外环1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圆环壳体3,且连接支撑杆2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在圆环壳体3的左右两端,圆环壳体3内部的储油腔4为了储存润滑油,所述圆环壳体3的外侧壁呈圆弧状,所述圆环壳体3的外侧固定焊接在轮毂外环1的内圈侧壁上,所述圆环壳体3的中部开有储油腔4,储油腔4内部存储润滑油,通过圆孔6为转动轴承10提供润滑油,使得转动轴承10的转动更加的平稳,大大的减小了转动轴承10的磨损,提高了转动轴承10的使用寿命,所述储油腔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板5,加强板5能够增大圆环壳体3的强度,所述加强板5设有若干个,所述加强板5呈环形阵列排列在储油腔4的内部。所述圆环壳体3的外侧内环左侧固定连接有挡板7,挡板7起到密封和连接的作用,所述挡板7的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的右端通过轴承插接在转轴9的左端,限位杆8能够使得转轴9的转动更加的稳定,所述转轴9的外侧左侧固定套接有转动轴承10,转动轴承10能够使得轮毂外环1、连接支撑杆2和圆环壳体3转动,所述转动轴承1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在圆环壳体3的内环侧壁上,所述转轴9的右侧活动套接有密封环11,密封环11为了对圆环壳体3的内圈进行密封,密封环11避免了圆环壳体3的圈侧壁内部的润滑油泄漏,所述密封环11的外侧固定连接在圆环壳体3的内环侧壁右侧,所述圆环壳体3的内侧壁开有圆孔6,所述圆孔6设有若干个,所述圆孔6均匀的排列在圆环壳体3的内侧壁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