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MT线体生产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USB充电线。
背景技术
USB充电线广泛用于手机、电脑和一些小型电器的连接,为日常生活提供不少的便利,但是目前所使用的USB充电线插头和线缆都是不可分离的设计,在日常使用和收纳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对线缆进行缠绕或扭转,极易造成线缆和插头的连接处产生断裂破损,造成充电线无法使用或漏电的危险,并且频繁的插拔插头,也会对所连接的设备造成一定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SB充电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USB充电线,包括USB插头、USB连接柱、线缆、MicroUSB连接柱、MicroUSB插头,所述USB插头嵌入USB连接柱侧壁上,MicroUSB插头嵌入MicroUSB连接柱侧壁上,USB连接柱和MicroUSB连接柱通过线缆连接,其中USB连接柱和MicroUSB连接柱均包括隔板、金属圈、绝缘板、金属条、背板、磁铁,所述磁铁安装在连接柱的内部底端位置,金属圈共有四个,区别在于金属圈的内径不同,根据金属圈内径有小到大依次排列在连接柱内,且两个金属圈之间均嵌有绝缘板,所述隔板嵌在连接柱内部的最顶端,将金属圈封闭在连接柱内,所述背板安装在插头内,且背板上嵌有等距排列的四条金属条,四条金属条分别与四个金属圈相连接,所述线缆插头包括连接线、绝缘管和金属管,所述金属管共有四个,并依次套装在一起,最内侧的金属管的外径与最内侧的金属管内径相同,且最内侧的金属管至最外侧的金属管的长度依次减少3mm,每个金属管的内壁均嵌有绝缘管,绝缘管的长度和对应的金属管长度相同,所述连接线共有四条,分别与四个金属管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线缆插头插入连接柱内,连接柱内底端的磁铁与线缆插头最内侧的金属管接触,通过磁铁的磁性将线缆插头进行固定,线缆插头可在连接柱内360度旋转。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线缆的最外层为牛仔布针织材料,并嵌入金属丝,以保证线缆的强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金属圈、金属条、金属管均为铜质材料,USB插头和MicroUSB插头为镀锌合金材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USB连接柱和MicroUSB连接柱的内部结构相同,区别仅在于USB连接柱的侧壁嵌入的是USB插头,而MicroUSB连接柱的侧壁嵌入的是MicroUSB插头,线缆两端的线缆插头接头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3.5毫米耳机插头技术运用到USB充电上上,将USB插头和MicroUSB插头与线缆分离,线缆通过磁铁固定在连接柱内,并可在连接柱内360度随意旋转,解决传统充电线因扭转或缠绕造成连接柱与线缆连接处断裂的情况发生,并且插头可滞留在设备上,只将线缆的插头插入连接柱内即可进行充电,避免频繁插拔插头造成设备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插头和连接柱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USB插头1、USB连接柱2、线缆3、MicroUSB连接柱4、MicroUSB插头5、隔板6、金属圈7、绝缘板8、金属条9、背板10、连接线11、绝缘管12、金属管13、磁铁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USB充电线,包括USB插头1、USB连接柱2、线缆3、MicroUSB连接柱4、MicroUSB插头5,所述USB插头1嵌入USB连接柱2侧壁上,MicroUSB插头5嵌入MicroUSB连接柱4侧壁上,USB连接柱2和MicroUSB连接柱4通过线缆3连接,其中USB连接柱2和MicroUSB连接柱4均包括隔板6、金属圈7、绝缘板8、金属条9、背板10、磁铁14,所述磁铁14安装在连接柱的内部底端位置,金属圈7共有四个,区别在于金属圈7的内径不同,根据金属圈7内径有小到大依次排列在连接柱内,且两个金属圈7之间均嵌有绝缘板8,所述隔板嵌在连接柱内部的最顶端,将金属圈7封闭在连接柱内,所述背板10安装在插头内,且背板10上嵌有等距排列的四条金属条9,四条金属条9分别与四个金属圈7相连接,所述线缆插头包括连接线11、绝缘管12和金属管13,所述金属管13共有四个,并依次套装在一起,最内侧的金属管13的外径与最内侧的金属管13内径相同,且最内侧的金属管13至最外侧的金属管13的长度依次减少3mm,每个金属管13的内壁均嵌有绝缘管12,绝缘管12的长度和对应的金属管13长度相同,所述连接线11共有四条,分别与四个金属管13相连接。
所述线缆插头插入连接柱内,连接柱内底端的磁铁14与线缆插头最内侧的金属管13接触,通过磁铁14的磁性将线缆插头进行固定,线缆插头可在连接柱内360度旋转。
所述线缆3的最外层为牛仔布针织材料,并嵌入金属丝,以保证线缆的强度。
所述金属圈7、金属条9、金属管13均为铜质材料,USB插头和MicroUSB插头为镀锌合金材质。
USB连接柱2和MicroUSB连接柱4的内部结构相同,区别仅在于USB连接柱的侧壁嵌入的是USB插头1,而MicroUSB连接柱4的侧壁嵌入的是MicroUSB插头5,线缆两端的线缆插头接头相同。
本实用新型将3.5毫米耳机插头技术运用到USB充电上,将USB插头和MicroUSB插头与线缆分离,线缆通过磁铁固定在连接柱内,并可在连接柱内360度随意旋转,解决传统充电线因扭转或缠绕造成连接柱与线缆连接处断裂的情况发生,并且插头可滞留在设备上,只将线缆的插头插入连接柱内即可进行充电,避免频繁插拔插头造成设备损伤。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