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器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消防车用储物架。
背景技术
消防车,又称为救火车,是指根据需要,设计制造成适宜消防队员乘用、装备各类消防器材或灭火剂,供消防部队用于灭火、辅助灭火或消防救援的车辆,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消防部门也会将其用于其他紧急抢救用途。消防车可以运送消防员抵达灾害现场,并为其执行救灾任务提供多种工具。
如申请号:CN201821355305.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车用的可调节高度的储物架,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支座,且支座的底部滚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支座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刹车片,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套筒,且套筒的一侧外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开有螺纹孔,所述套筒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套杆,且套杆的一侧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套筒的一侧外壁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储物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消防员储存和拿取消防器材,能够起到防尘的效果,防止灰尘对消防器材造成污染甚至腐蚀消防器材降低消防器材的使用寿命,能够防止消防器材放置杂乱不便于消防员拿取。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发现,现代消防车通常会配备水枪、便携式灭火器、破拆工具等消防器材,而这些消防器材在消防车上储存时通常要用到储物架。而上述专利的储物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如:1、虽然上述专利的储物架其高度可以进行调节,但调节时不仅费时费力,且需要两个人以上才能完成调节;2、在夜晚使用时由于光线较暗,使得消防员在拿取消防器材时极不方便,降低了夜间消防器材的拿取速度。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消防车用储物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消防车用储物架,以解决上述专利储物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如:1、虽然上述专利的储物架其高度可以进行调节,但调节时不仅费时费力,且需要两个人以上才能完成调节;2、在夜晚使用时由于光线较暗,使得消防员在拿取消防器材时极不方便,降低了夜间消防器材的拿取速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便于使用的消防车用储物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便于使用的消防车用储物架,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储物盘,且底板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储物板组;所述滑动储物板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纹连接有一根所述螺杆,且每根所述螺杆外周面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底板上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三支撑块和一个所述第四支撑块,且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中部均转动连接有一根所述转动杆;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控制开关、蓄电池和照明灯,且蓄电池位于底板上端面右侧后端夹角处;所述控制开关和照明灯均通过导线与蓄电池为普通电性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还包括支撑板、顶板、万向轮和扶手,所述底板上端面边缘部位焊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上端面焊接有顶板,所述底板下部四个夹角处均安装有带有刹车装置的一个所述万向轮,且底板上端面左右两侧均焊接有一个所述扶手。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储物板组还包括第一滑动储物板、第二滑动储物板、滑动柱和螺纹通孔,所述滑动柱的数量为四根,且每根所述滑动柱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下端面和底板上端面固定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储物板和第二滑动储物板均滑动连接在四根所述滑动柱外周面,所述第二滑动储物板位于第一滑动储物板上部,且第一滑动储物板和第二滑动储物板上端面一侧均开设有一个所述螺纹通孔,所述第一滑动储物板和第二滑动储物板上端面开设的螺纹通孔分别与一根所述螺杆外周面螺纹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还包括第一锥形齿轮、第一环形限位块和第一T型卡块,所述螺杆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且螺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T型卡块,所述螺杆下部外周面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还包括第二锥形齿轮、第二环形限位块和转动盘,所述转动杆前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且转动杆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转动杆后部外周面设有第二环形限位块,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块还包括T型卡槽,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支撑板内部一侧面上端固定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底端面中心部位开设有T型卡槽,且T型卡槽与第一T型卡块转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块还包括第一环形限位槽,所述第二支撑块与支撑板内部一侧面下端固定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上端面中心部位开设有一个通孔,且第二支撑块内部开设有与第二支撑块上端面开设的通孔相通的第一环形限位槽,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槽与限位块转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撑块还包括第二环形限位槽,所述支撑块前端面开设有一个通孔,且支撑块内部开设有与支撑块前端面开设的通孔相通的第二环形限位槽,所述第二环形限位槽与第二环形限位块转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盘前端面边缘部位设置有一个转动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灯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所述照明灯在支撑板内部后侧面呈矩形阵列状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螺杆和转动杆安装在支撑板内部,通过将螺杆和转动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使转动杆在转动时带动螺杆进行转动,而通过两个螺杆的转动,使第一滑动储物板和第二滑动储物板在螺纹作用下并在四根滑动柱外周面进行上下平稳滑动,提高了储物架其高度调节时的高效性,且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此高度调节操作,从而使储物架其高度调节时更加省时省力。
照明灯安装在支撑板内部后侧,有利于通过将支撑板内部后侧面呈矩形阵列状安装有六个照明灯,使消防员在夜晚进行救火拿取消防器材时可通过控制开关将照明灯打开,从而使储物架内部的消防器材在拿取时更加方便,有效提高了夜间消防器材的拿取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储物板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杆和转动杆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去掉螺杆和转动杆后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底板;101、支撑板;102、顶板;103、万向轮;104、扶手;2、固定储物盘;3、滑动储物板组;301、第一滑动储物板;302、第二滑动储物板;303、滑动柱;304、螺纹通孔;4、螺杆;401、第一锥形齿轮;402、第一环形限位块;403、第一T型卡块;5、转动杆;501、第二锥形齿轮;502、第二环形限位块;503、转动盘;7、控制开关;8、蓄电池;9、照明灯;10、第一支撑块;1001、T型卡槽;11、第二支撑块;1101、第一环形限位槽;12、第三支撑块;1201、第二环形限位槽;13、第四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消防车用储物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储物盘2,且底板1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储物板组3,如附图1所示;滑动储物板组3左右两侧均通过螺纹连接有一根螺杆4,且每根螺杆4外周面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块10和第二支撑块11;底板1上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支撑块12和一个第四支撑块13,且第三支撑块12和第四支撑块13中部均转动连接有一根转动杆5;底板1上安装有控制开关7、蓄电池8和照明灯9,且蓄电池8位于底板1上端面右侧后端夹角处;控制开关7和照明灯9均通过导线与蓄电池8为普通电性相连接。
其中,底板1还包括支撑板101、顶板102、万向轮103和扶手104,底板1上端面边缘部位焊接有支撑板101,且支撑板101上端面焊接有顶板102,底板1下部四个夹角处均安装有带有刹车装置的一个万向轮103,且底板1上端面左右两侧均焊接有一个扶手104,如附图1所示,使储物架在移动时更加方便,提高了储物架使用时的移动速度。
其中,滑动储物板组3还包括第一滑动储物板301、第二滑动储物板302、滑动柱303和螺纹通孔304,滑动柱303的数量为四根,且每根滑动柱303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102下端面和底板1上端面固定相连接,如附图1所示,第一滑动储物板301和第二滑动储物板302均滑动连接在四根滑动柱303外周面,如附图2所示,通过四根滑动柱303的设置,使第一滑动储物板301和第二滑动储物板302滑动调节高度时更加平稳,第二滑动储物板302位于第一滑动储物板301上部,且第一滑动储物板301和第二滑动储物板302上端面一侧均开设有一个螺纹通孔304,如附图2所示,第一滑动储物板301和第二滑动储物板302上端面开设的螺纹通孔304分别与一根螺杆4外周面螺纹相连接,通过螺杆4的转动,使第一滑动储物板301和第二滑动储物板302在螺纹作用下可灵活便捷的在支撑板101内部进行上下滑动。
其中,螺杆4还包括第一锥形齿轮401、第一环形限位块402和第一T型卡块403,螺杆4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401,如附图3所示,且螺杆4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T型卡块403,螺杆4下部外周面设有限位块402,使螺杆4在转动时更加稳定,提高了第一滑动储物板301和第二滑动储物板302在支撑板101内部进行上下滑动调节时的可靠性。
其中,转动杆5还包括第二锥形齿轮501、第二环形限位块502和转动盘503,转动杆5前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503,且转动杆5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501,转动杆5后部外周面设有第二环形限位块502,第二锥形齿轮501与第一锥形齿轮401相啮合,如附图3所示,使转动杆5在转动时带动螺杆4进行转动,而通过两个螺杆4的转动,使第一滑动储物板301和第二滑动储物板302在螺纹作用下并在四根滑动柱303外周面进行上下平稳滑动,提高了储物架其高度调节时的高效性,且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此高度调节操作,从而使储物架其高度调节时更加省时省力。
其中,第一支撑块10还包括T型卡槽1001,第一支撑块10与支撑板101内部一侧面上端固定相连接,第一支撑块10底端面中心部位开设有T型卡槽1001,如附图5所示,且T型卡槽1001与第一T型卡块403转动相连接。
其中,第二支撑块11还包括第一环形限位槽1101,第二支撑块11与支撑板101内部一侧面下端固定相连接,第二支撑块11上端面中心部位开设有一个通孔,且第二支撑块11内部开设有与第二支撑块11上端面开设的通孔相通的第一环形限位槽1101,如附图5所示,第一环形限位槽1101与限位块402转动相连接。
其中,第三支撑块12还包括第二环形限位槽1201,支撑块12前端面开设有一个通孔,且支撑块12内部开设有与支撑块12前端面开设的通孔相通的第二环形限位槽1201,如附图5所示,第二环形限位槽1201与第二环形限位块502转动相连接。
其中,转动盘503前端面边缘部位设置有一个转动把手,如附图3所示,通过转动把手使转动盘503在转动时更加轻松,降低了消防员在调节储物架高度时的劳动力。
其中,照明灯9的数量为六个,如附图4所示,且六个照明灯9在支撑板101内部后侧面呈矩形阵列状分布,通过将支撑板101内部后侧面呈矩形阵列状安装有六个照明灯9,使消防员在夜晚进行救火拿取消防器材时可通过控制开关7将照明灯9打开,从而使储物架内部的消防器材在拿取时更加方便,有效提高了夜间消防器材的拿取速度。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手动握持扶手104然后通过万向轮103将储物架移动到所需区域,再通过万向轮103上的刹车装置将储物架进行制动;调节第一滑动储物板301在储物架上的高度时,通过转动左侧一个转动盘503,使左侧转动杆5开始转动并通过左侧转动杆5上的第二锥形齿轮501带动左侧第一锥形齿轮401开始转动;通过左侧第一锥形齿轮401的转动,使左侧螺杆4进行转动并在螺纹作用下,使第一滑动储物板301在储物架上的高度得到调节;调节第二滑动储物板302在储物架上的高度时,通过转动右侧一个转动盘503,使右侧转动杆5开始转动并通过右侧转动杆5上的第二锥形齿轮501带动右侧第一锥形齿轮401开始转动;通过右侧第一锥形齿轮401的转动,使右侧螺杆4进行转动并在螺纹作用下,使第二滑动储物板302在储物架上的高度得到调节,调节完储物架高度后,再将消防器材整齐放入不同储物板上即可;当遇到紧急情况时,通过消防车将储物架运送到所需救灾地区,手动握持扶手104然后通过万向轮103将储物架移动到所需区域,由于储物架宽度要比消防车宽度窄,故在遇到较窄路况时,本储物架也可顺利通过,将所需消防器材第一时间运送到救灾地区更近距离,大大提高了消防员的救灾效率;使用消防器材时,直接从储物架上进行拿取,使用完再放回原位即可;当夜晚光线较暗环境下拿取消防器材时,通过控制开关7,将六个照明灯9打开,使储物架内部光线亮度提高,从而使储物架内部的消防器材在拿取时更加方便,有效提高了夜间消防器材的拿取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