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设备,具体为一种制冷设备运输装置,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制冷设备,是指主要用于船员食物冷藏、各类货物冷藏及暑天的舱室空气调节的设备。主要由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和附件、管路组成。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压缩制冷设备、吸收制冷设备、蒸汽喷射制冷设备、热泵制冷设备和电热制冷装置等。
然而,传统的制冷设备大部分可能通过手动搬运来将制冷设备运输到另一个地方,这种方法不仅消耗人力,而且在搬运时操作人员无法将制冷设备固定在某一特定位置,容易在运输时产生磕碰,进而损坏搬运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制冷设备运输装置,操作灵活,便于安装与拆卸,通过转动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便捷将制冷设备放在固定板上,并固定牢固,进而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制冷设备运输装置,包括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把手、安装块、万向轮、导向轴、第一滑槽、两个齿条、两个齿轮和转轴,所述固定板为L形结构,所述第一把手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侧壁,所述第一把手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转轴靠近所述第一把手的一端贯穿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侧壁,所述转轴背离所述第一把手的一端贯穿两个所述齿条,且所述转轴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齿条对称设于所述转轴的两端,且所述齿条螺纹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有所述第一滑槽,所述齿条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内壁设有的所述第一滑槽部位,两个所述齿条分别啮合于两个所述齿轮,所述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内壁设有的所述第一滑槽部位,所述导向轴靠近所述齿条的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于所述齿轮,所述导向轴背离所述齿条的一端贯穿于所述固定板延伸至所述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且所述导向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块,所述万向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块的底端,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连杆、第二把手、第二滑槽和摇杆,所述连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内壁,且所述连杆为L形结构,所述固定板内壁设有所述第二滑槽,所述连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内壁设有的所述第二滑槽部位,所述连杆螺纹连接于所述摇杆,所述摇杆背离所述安装块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杆,所述摇杆靠近所述安装块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二滑槽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且所述摇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侧壁。
优选的,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刮伤制冷设备,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杆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侧壁。
优选的,为了便于操作人员搬运制冷设备,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安装于所述连杆背离所述固定板的侧壁。
优选的,为了令支撑板更好的卡合于操作人员的颈部,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和皮垫,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固定板的顶端,且所述支撑板的中间部位为弧状结构,所述皮垫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中间部位的侧壁。
优选的,为了便于操作人员移动运输车,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安装于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安装块的侧壁。
优选的,为了便于操作人员搬运制冷设备,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背带和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环两两一组对称安装于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安装块的侧壁,所述背带贯穿并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把手转动转轴,齿条与转轴螺纹连接,转轴两端螺纹方向相反,两个齿条往相背离的方向滑动,齿条啮合于齿轮,带动与齿轮固定的导向轴转动,进而使安装块通过转动在固定板侧壁调整角度,进而使万向轮的高度更加贴合于地面,进而使固定板的高度调整到制冷设备的底端,便于操作人员移动制冷设备到固定板上,通过运输车搬运制冷设备,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转动第二把手,摇杆与连杆螺纹连接,使连杆在第二滑槽内滑动,进而抵触固定板上放置的制冷设备,防止运输过程中掉落,造成损失,有利于将制冷设备固定的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主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主体机构与滑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机构,11、固定板,12、第一把手,13、安装块,14、万向轮,15、导向轴,16、第一滑槽,17、齿条,18、齿轮,19、转轴,2、滑动机构,21、连杆,22、橡胶垫,23、拉杆,24、第二把手,25、第二滑槽,26、摇杆,3、固定机构,31、支撑板,32、皮垫,33、支撑杆,34、背带,35、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制冷设备运输装置,包括主体机构1,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固定板11、第一把手12、安装块13、万向轮14、导向轴15、第一滑槽16、两个齿条17、两个齿轮18和转轴19,所述固定板11为L形结构,所述第一把手12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1的侧壁,所述第一把手12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19,所述转轴19靠近所述第一把手12的一端贯穿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1侧壁,所述转轴19背离所述第一把手12的一端贯穿两个所述齿条17,且所述转轴19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齿条17对称设于所述转轴19的两端,且所述齿条17螺纹连接于所述转轴19,所述固定板11的内部设有所述第一滑槽16,所述齿条17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1内壁设有的所述第一滑槽16部位,两个所述齿条17分别啮合于两个所述齿轮18,所述齿轮18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1内壁设有的所述第一滑槽16部位,所述导向轴15靠近所述齿条17的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于所述齿轮18,所述导向轴15背离所述齿条17的一端贯穿于所述固定板11延伸至所述安装块13,所述安装块13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1的侧壁,且所述导向轴15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块13,所述万向轮14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块13的底端,所述固定板11连接于滑动机构2,所述滑动机构2还包括连杆21、第二把手24、第二滑槽25和摇杆26,所述连杆21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1的内壁,且所述连杆21为L形结构,所述固定板11内壁设有所述第二滑槽25,所述连杆21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1内壁设有的所述第二滑槽25部位,所述连杆21螺纹连接于所述摇杆26,所述摇杆26背离所述安装块13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杆21,所述摇杆26靠近所述安装块13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二滑槽25延伸至所述固定板11的外侧壁,且所述摇杆26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把手24,所述第二把手24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1的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滑动机构2还包括橡胶垫22,所述橡胶垫22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杆21靠近所述固定板11的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滑动机构2还包括拉杆23,所述拉杆23安装于所述连杆21背离所述固定板11的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固定板11固定连接于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支撑板31和皮垫32,所述支撑板31安装于所述固定板11的顶端,且所述支撑板31的中间部位为弧状结构,所述皮垫32固定于所述支撑板31中间部位的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固定机构3还包括支撑杆33,所述支撑杆3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33安装于所述固定板11靠近所述安装块13的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固定机构3还包括背带34和固定环35,所述固定环35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环35两两一组对称安装于所述固定板11靠近所述安装块13的侧壁,所述背带34贯穿并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环35。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操作人员用手握住搬运车的支撑杆31,再推动搬运车到需要搬运的制冷设备前,然后操作人员转动设置在固定板11侧壁的第一把手12,转轴19贯穿固定板11侧壁并固定连接于第一把手12,当操作人员转动第一把手12时,转轴19两端设置的齿条17开始在第一滑槽16内滑动,由于转轴19两端螺纹的方向是相反的,齿条17螺纹连接于转轴19,两个齿条17会往相反的方向在第一滑槽16内滑动,两个齿轮18分别与两个齿条17啮合,在齿条17滑动时,齿轮18转动,与齿轮18固定在一起的导向轴15转动,导向轴15贯穿并固定连接于齿轮18和安装块13,安装块13与固定板11侧壁转动连接,安装块11转动角度,进而使固定在安装块13底端的万向轮14调整角度,进而使运输车的整体高度下降,进而便于固定板11侧壁移动到制冷设备的底端,直接通过运输车将制冷设备放置在固定板11上,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等操作人员将制冷设备放置到固定板11上后,再转动第二把手24,摇杆26与第二把手24固定在一起,摇杆26贯穿并螺纹连接于连杆21,连杆21为L形结构,在操作人员转动第二把手24时,连杆21受摇杆26限位,在第二滑槽25内滑动,当连杆21抵触到固定板11侧壁时,刚好可以抵触到固定板11上的制冷设备,进而对制冷设备进行固定;连杆21上固定的橡胶垫22,可以防止运输过程中,连杆21挤压制冷设备造成划伤损坏;将制冷设备固定好后,操作人员重新转动第一把手12,将运输车的高度调整好,进而便于运输车的移动;当操作人员搬运制冷设备需要走楼梯时,可以使用设置在固定板11侧壁的背带34,固定板11顶端固定支撑板31的中间部位是弧状结构的,而且支撑板31侧壁还固定有皮垫32,刚好可以贴合于操作人员的颈部,进而便于操作人员在搬运时更好的受力,防止搬运时扭伤脖子。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