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推车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童推车睡箱保护撑托杆端头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儿童推车是较小婴儿的"交通工具",需要有人协助推着或者拉着才能走的车子,如今儿童推车的功能已经升级到可以睡觉、吃饭、玩耍游玩等。儿童推车睡箱是用来给婴儿躺卧的箱式空间,其底部需要保护撑托结构件进行支撑保护整个睡箱,以保持睡箱的结构强度和婴儿躺卧空间的安全性,各个保护撑托杆在进行相互之间连接或者与主车架之间组装时需要依靠在各杆件的端头处进行打孔来增加连接强度。现有的通常采用冲孔或钻孔的方式进行打孔,这两种方式通常会将杆的端头处不同程度的进行压扁,因此在进行组装连接时易增大安装误差,增加安装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推车睡箱保护撑托杆端头钻孔装置,结构简单,打孔时不会导致杆件变形,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推车睡箱保护撑托杆端头钻孔装置,包括底座以及位于底座正上方的钻孔装置,其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架和外固定座,所述外固定座为方体结构且内部有圆柱型空腔,所述外固定座的中心轴线位置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排屑通孔,所述外固定座的空腔内部中心轴线处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内套杆,且外固定座的空腔中心轴线与排屑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外固定座的上表面且位于钻头的中下方设置有通槽,所述固定架为龙门结构且横梁中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压紧丝杆,所述压紧丝杆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设置有动压板,所述底座上位于动压板的正下方设置有与其结构相同且均为弧形板的定支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钻孔装置一侧固定设置有横臂,所述横臂的端头处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套接竖直向下的可调限位杆,并通过紧固销固定连接可调限位杆,所述可调限位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套杆与外固定座的内壁有环状间隙,且固定架位于外固定座的空腔开口的一侧,所述内套杆对应通槽的位置设置有排屑槽,所述排屑槽的底部为斜面结构,所述排屑槽的最低点侧连通排屑通孔,所述排屑通孔通过管路连接吸尘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固定座的下表面中线处设置有开口槽,且底座上对应开口槽的位置设置有集屑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杆件需打孔端插接在外固定座内部的内套杆上,并利用固定架进行固定,下压钻孔装置进行钻孔操作,由于内套杆起到支撑作用,并且外固定座上的通槽具有定位作用,因此提高钻孔质量,避免出现杆件端头出现压扁形变,保证安装精度在要求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固定架;3-压紧丝杆;4-通槽;5-横臂;6-可调限位杆;7-套筒;8-压板;9-外固定座;10-排屑通孔;11-内套杆;12-开口槽;13-排屑槽;14-吸尘泵;15-动压板;16-定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儿童推车睡箱保护撑托杆端头钻孔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位于底座1正上方的钻孔装置,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架2和外固定座9,所述外固定座9为方体结构且内部有圆柱型空腔,所述外固定座9的中心轴线位置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排屑通孔10,所述外固定座9的空腔内部中心轴线处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内套杆11,且外固定座9的空腔中心轴线与排屑通孔10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外固定座9的上表面且位于钻头的中下方设置有通槽4,所述固定架2为龙门结构且横梁中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压紧丝杆3,所述压紧丝杆3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设置有动压板15,所述底座1上位于动压板15的正下方设置有与其结构相同且均为弧形板的定支撑板16。
本实施例中,钻孔装置一侧固定设置有横臂5,所述横臂5的端头处固定设置有套筒7,所述套筒7内部套接竖直向下的可调限位杆6,并通过紧固销固定连接可调限位杆6,所述可调限位杆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压板8。横臂5固定安装在钻孔装置的上下移动件外部,禁止安装在旋转部件上,根据钻孔深度调节可调限位杆6,防止钻头钻孔时下探过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套杆11与外固定座9的内壁有环状间隙,且固定架2位于外固定座9的空腔开口的一侧,所述内套杆11对应通槽4的位置设置有排屑槽13,所述排屑槽13的底部为斜面结构,所述排屑槽13的最低点侧连通排屑通孔10,所述排屑通孔10通过管路连接吸尘泵14。钻孔排出的金属屑一部分落入排泄槽13内部,并由吸尘泵14吸走排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固定座9的下表面中线处设置有开口槽12,且底座1上对应开口槽12的位置设置有集屑腔。开口槽12用来排出散落在内套杆11与外固定座9内部空腔表面之间的废屑与杂物,并集中在集屑腔集中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将杆件需打孔端插接在外固定座9内部的内套杆11上,调整好打孔位置并利用固定架2上的压紧丝杆3将杆件固定在动压板15和定支撑板16之间,下压钻孔装置进行钻孔操作,由于内套杆11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出现杆件端头出现压扁形变,钻头经过通槽4对杆件进行钻孔,并下探至排屑槽13内部,可调限位板6限定钻头下探的最低位置,吸尘泵14将落入排屑槽13内部的废屑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