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铅冶炼炉的可控式放铅装置。
背景技术
铅制品在加工过程中都需要将铅块在熔炼炉内进行熔炼后注入模具中进行成型处理,熔炼炉内的铅块熔炼后需要对其进行放铅处理。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5464294U的专利,公开了一放铅槽,放铅槽槽口处有若干吊耳,放铅槽倾斜设置于支架上,放铅槽内分别设置有一级以上过滤网,放铅槽右端的端头设有用于连接抽铅泵的泵口的接口,放铅槽左端的端头为与连结铸锭机进口相对应的出料口。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直接通过斜式放铅槽将铅液流下来,并不具有对放铅进行控制的效果,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铅冶炼炉的可控式放铅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铅冶炼炉的可控式放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铅冶炼炉的可控式放铅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一侧底部外壁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中间位置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导料室,且导料室的底部焊接有下料斗,所述导料室的顶部一侧与炉体的一侧外壁之间设置有同一个下料管,且下料管的一侧内壁焊接有过滤网,所述导料室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设置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延伸至导料室的底部外壁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密封块,且密封块的外壁与出料斗的内壁相吻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一侧外壁设置有气泵,且气泵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插接在导料室内的主气管,主气管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气管远离第二电磁阀的顶部一侧焊接有插接在炉体内的分气管,且分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分气管的底部外壁和主气管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气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炉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控制按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电动推杆均通过导线与控制按钮连接,且控制按钮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炉体靠近底部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插接在导料室内的出气管,且出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炉体靠近出气管的一侧底部外壁设置有插接在导料室内的回气管,回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料室的内壁中间位置设置有环形管,且环形管一侧开有断层,环形管靠近断层的一侧与出气管的底部外壁相接通,环形管靠近断层的另一侧与回气管的底部外壁相接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下料管、过滤网、导料室、下料斗、电动推杆、连接杆和密封块,通过下料管将熔化后铅液导入导料室内,并通过电动推杆调节连接杆的高度来调节密封块的高度,从而进行下料斗的自动打开和关闭操作,进行装置放铅时铅液可控式下料操作;
2.通过设置的气泵、主气管、第二电磁阀、分气管、第一电磁阀和气罩,打开第二电磁阀,将主气管导通,利用气泵和主气管对导料室内鼓气,增大导料室内的气压,加快铅液的流出速度,打开第一电磁阀,将分气管导通,利用气泵和分气管对炉体内鼓气,加快炉体内铅液的下料速度;
3.通过设置的出气管、第一单向阀、回气管、第二单向阀和环形管,出气管和回气管分别与炉体的加热室接通,打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将回气管和出气管接通,通过出气管将热气导入导料室内的环形管内,再通过环形管和回气管将热气导回,形成热气的循环通道,对导料室内进行加热处理,避免导料室内的铅液缓慢固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铅冶炼炉的可控式放铅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铅冶炼炉的可控式放铅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铅冶炼炉的可控式放铅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支撑板、3导料室、4气泵、5主气管、6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分气管、9控制面板、10下料管、11密封块、12连接杆、13电动推杆、14气罩、15过滤网、16环形管、17出气管、18回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2,一种铅冶炼炉的可控式放铅装置,包括炉体1,炉体1的一侧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2,且支撑板2的中间位置开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料室3,且导料室3的底部焊接有下料斗,导料室3的顶部一侧与炉体1的一侧外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下料管10,且下料管10的一侧内壁焊接有过滤网15,导料室3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推杆13,且电动推杆13的活塞杆延伸至导料室3的底部外壁焊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密封块11,且密封块11的外壁与出料斗的内壁相吻合,通过电动推杆13调节连接杆12的高度来调节密封块11的高度,从而进行下料斗的自动打开和关闭操作,进行装置放铅时铅液可控式下料操作。
其中,支撑板2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气泵4,且气泵4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插接在导料室3内的主气管5,主气管5的内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电磁阀7。
其中,主气管5远离第二电磁阀7的顶部一侧焊接有插接在炉体1内的分气管8,且分气管8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磁阀6,分气管8的底部外壁和主气管5的底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气罩14,利用气泵4和主气管5对导料室3内鼓气,增大导料室3内的气压,加快铅液的流出速度,也可利用气泵4和分气管8对炉体1内鼓气,加快炉体1内铅液的下料速度。
其中,炉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面板9,且控制面板9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控制按钮。
其中,气泵4、第一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7和电动推杆13均通过导线与控制按钮连接,且控制按钮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
实施例2
参照图3,一种铅冶炼炉的可控式放铅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炉体1靠近底部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插接在导料室3内的出气管17,且出气管17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单向阀,炉体1靠近出气管17的一侧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插接在导料室3内的回气管18,回气管18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单向阀。
其中,导料室3的内壁中间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环形管16,且环形管16一侧开有断层,环形管16靠近断层的一侧与出气管17的底部外壁相接通,环形管16靠近断层的另一侧与回气管18的底部外壁相接通,通过出气管17将热气导入导料室3内的环形管16内,再通过环形管16和回气管18将热气导回,形成热气的循环通道,对导料室3内进行加热处理,避免导料室3内的铅液缓慢固化。
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通过下料管10将熔化后铅液导入导料室3内,利用过滤网15对铅液进行过滤,通过控制按钮启动电动推杆13,通过调节连接杆12的高度来调节密封块11的高度,从而进行下料斗的自动打开和关闭操作,进行装置放铅时铅液可控式下料操作,使用者可通过控制按钮打开第二电磁阀7,将主气管5导通,并通过控制按钮启动气泵4,利用气泵4和主气管5对导料室3内鼓气,增大导料室3内的气压,加快铅液的流出速度,使用者可通过控制按钮打开第一电磁阀6,将分气管8导通,利用气泵4和分气管8对炉体1内鼓气,加快炉体1内铅液的下料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