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用矿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用多功能矿车。
背景技术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在煤矿开采中,矿车是开采用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现有的矿车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在矿井的生产过程中,矿道内经常会掉落矿石,掉落的矿石会有部分在矿道中堆积,堆积的矿石会影响矿车的正常运输,延长工作时间的同时,也给工作人员带来麻烦,并且在卸煤过程中矿车底部煤矿石的位置深度较深,使得工人在卸煤时就会变得十分费力,增加劳动量降低工作效率,基于以上缺点,现推出一种多功能矿车对此来进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用多功能矿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用多功能矿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端焊接有车轮,所述车体的右侧中心位置顶端螺栓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车体的右侧中心位置底端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车体焊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壁与车体的内壁相轴接,所述横杆的左右两端均焊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底端轴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位置沿上下方向焊接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外壁与车体的内壁相轴接,所述丝杠的外壁螺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内侧焊接有储煤槽,所述车体的内壁底端螺栓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的外壁螺接有滑块,所述车体的前侧底端轴接有转板,所述滑块的左侧前后两端均轴接有斜杆的一端,所述斜杆的另一端与转板的一端相轴接,所述转板的另一端轴接推板,所述推板的内侧轴接有支撑杆的一端,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轴接在车体的前侧底端,所述蓄电池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导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均为锥齿轮。
优选的,所述矩形块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储煤槽为前侧与上端开口的矩形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的直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煤矿用多功能矿车,通过车体、车轮、蓄电池、第一电机、横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丝杠、矩形块等结构实现卸煤时的省力,减少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第二电机、滑块、第二丝杠、斜杆、转板、支撑杆、推板、储煤槽等结构实现堆积的矿石的自动清理,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减少工作时间,有益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体结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板结构俯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车轮,3、蓄电池,4、第一电机,5、横杆,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第一丝杠,9、矩形块,10、第二电机,11、滑块,12、第二丝杠,13、斜杆,14、转板,15、支撑杆,16、推板,17、储煤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煤矿用多功能矿车,包括车体1,车体的底端焊接有车轮2,车体1的右侧中心位置顶端螺栓连接有蓄电池3,蓄电池3的型号为UP-RW1236,车体1的右侧中心位置底端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型号为MR-J2S-10A,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贯穿车体1焊接有横杆5,横杆5的外壁与车体1的内壁相轴接,横杆5的左右两端均焊接有第一齿轮6,第一齿轮6的底端轴接有第二齿轮7,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7均为锥齿轮,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7用于改变出传动轴的方向,第二齿轮7的中心位置沿上下方向焊接有第一丝杠8,第一丝杠8的外壁与车体1的内壁相轴接,丝杠8的外壁螺接有矩形块9,矩形块9的数量为两个,矩形块9的用于支撑储煤槽17,矩形块9的内侧焊接有储煤槽17,储煤槽17为前侧与上端开口的矩形腔,储煤槽17用于暂存煤矿,车体1的内壁底端螺栓连接有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的型号为MR-J2S-10A,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二丝杠12,第一丝杠8与第二丝杠12的直径相同,直径相同用于方便生产,第二丝杠12的外壁螺接有滑块11,车体1的前侧底端轴接有转板14,滑块11的左侧前后两端均轴接有斜杆13的一端,斜杆13的另一端与转板14的一端相轴接,转板14的另一端轴接推板16,转板14的前端向外侧摆动带动推板14向外侧运动,推板16的内侧轴接有支撑杆15的一端,支撑杆15的另一端轴接在车体1的前侧底端,蓄电池3与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0均导线连接,蓄电池3用于给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0供电。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7均为锥齿轮,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7用于改变出传动轴的方向。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矩形块9的数量为两个,矩形块9的用于支撑储煤槽17。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储煤槽17为前侧与上端开口的矩形腔,储煤槽17用于暂存煤矿。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丝杠8与第二丝杠12的直径相同,直径相同用于方便生产。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使用时,首先将蓄电池3与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0同时接通,当矿道内出现矿物堆积影响矿车运输时,使第二电机10顺时针转动,第二电机10带动第二丝杠12顺时针转动,第二丝杠12顺时针转动带动滑块11向后运动,滑块11向后运动带动转板14的前端向外侧摆动,转板14的前端向外侧摆动带动推板14向外侧运动,实现对矿道路面矿石的清理,当需要向外侧卸煤时,顺时针转动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齿轮6顺时针运动,第一齿轮6顺时针运动带动第二齿轮7逆时针运动,第二齿轮7带动第一丝杠8逆时针运动,第一丝杠8逆时针运动带动矩形块9向上运动,矩形块9向上运动带动储煤槽17向上运动,当储煤槽17的高度高于车体1的顶端时,储煤槽17的前侧顶端的煤矿将会自动卸煤,实现矿车的卸煤,该设计降低劳动量的同时,增加了工作效率,有益效果明显,实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