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商城 > 一种蓝藻挤压脱水装置
专利ID: 7181 收藏

一种蓝藻挤压脱水装置 出售状态:未出售

提示:购买之前,请仔细核对自己的需求或询问客服!
专利号 2015104564421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分类 海洋开发 专利状态 已下证
出售价格 ¥ 咨询客服 浏览 0

服务承诺: 极速办理   安全有保障   办理不成功全额退款

手机查看购买

同类专利推荐

专利详细内容

专利名: 一种蓝藻挤压脱水装置 出售状态: 未出售
专利号: 2015104564421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分类: 海洋开发
专利权人: 联系人 出售价格: 面议
详细介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面蓝藻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藻挤压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蓝藻繁殖速度极快,生命力又强,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造成水华现象。大规模的蓝藻爆发,会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可能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危害极大。

为了避免蓝藻的上述危害,目前蓝藻治理的主要方法包括人工打捞、引水换水、底泥疏浚等,其中更是以人工打捞的操作方式应用最为广泛。在目前的成熟化工艺中,在人工将水中聚集的蓝藻收集打捞后,通常会再投加絮凝剂后压滤脱水制成藻饼,送至处理厂进行诸如填埋、焚烧乃至发酵堆肥处理等。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蓝藻表面质地紧密而不易破坏,即使依靠絮凝剂进行水分去除,絮凝剂也根本无法有效渗入蓝藻内,自然其吸水功效大打折扣,造成藻饼成品的含水率仍然极高,从而为后续的藻饼成品带来困难。如何寻求一种操作实用而可靠的处理方式,能够实现蓝藻的便捷化处理效果,以解决现阶段蓝藻处理的瓶颈,从而为后续处理工序提供含水率更低而更易处理的蓝藻成品,为本领域近年来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蓝藻挤压过滤脱水的装置,能有效的实现蓝藻的便捷化处理目的,从而可为后续处理工序提供含水率更低而更易处理的蓝藻泥,其工作稳定可靠而处理效率极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蓝藻挤压脱水装置,本装置包括铺设有滤网的滤网机构、挤压脱水部件以及吹风机构;在所述滤网上,设置有推着蓝藻或藻水在滤网上前行,或者使盛有蓝藻或藻水的滤网前行,并通过挤压使蓝藻或藻水中的水分通过滤网排出去的挤压脱水部件;本装置中还设置有用于吹洗被蓝藻堵塞的滤网的吹风机构。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得以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所述滤网为胶棉或丝网。

优选的,所述挤压脱水部件的朝向滤网的一侧,设有多个挤压脱水块;所述挤压脱水块采用易于吸水的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脱水块的材料为胶棉。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与挤压脱水块之间的间距可调。

优选的,所述吹风机构的吹风口设在挤压脱水块的中间或其前后处,吹风口的出风端朝向滤网设置,吹风口的另一端与风机通过风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滤网机构中设有挤压槽,所述滤网铺设在挤压槽里;所述的挤压脱水块设在滤网的上方且沿着滤网设置的方向运动,或者滤网沿着挤压脱水块设置的方向运动;所述的挤压脱水块全部或部分与滤网贴靠在一起;所述滤网的上侧设有进料口;所述的滤网上设有排料口。

作为本发明的其中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滤网机构包括设置在内侧的圆柱状第一环形挡板和设置在外侧的圆柱状第二环形挡板,所述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之间围成圆环状的挤压槽;所述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的上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挤压脱水部件固定联接在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之间,所述挤压脱水部件设置为多个,多个挤压脱水部件沿环向均匀排布在滤网的上侧。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挤压脱水部件设置为多个,多个挤压脱水部件固定设置在转动带上,所述转动带绕设在两个辊筒上并在辊筒的带动下往复转动;所述滤网机构至少包括设置在上侧转动带下侧平面状的滤网,所述挤压脱水部件上的挤压脱水块设置为贴靠在滤网上。

优选的,所述转动带在其转动方向的前侧设置有进料部件,所述进料部件的进料口设置为朝向转动带的上侧,且进料口的设置使得蓝藻沿着皮带的宽度方向均匀布料;本装置在滤网的沿转动带转动方向的后侧设置有排料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将挤压脱水和清洗滤网结合在一起,使得蓝藻脱水与清洗滤网同步进行。由于挤压脱水块与所述滤网紧贴在一起,挤压脱水部件的挤压脱水块和滤网之间形成挤压脱水、清洗的封闭空间。当挤压脱水块推着藻水在滤网上前行时,蓝藻中的水分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一部分通过滤网排了出去,另一部分则汇聚在滤网的表面,设在挤压脱水块中间的吹风口通过风管将风机送来的风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滤网与挤压脱水块之间,此时水和气混在一起,因此就形成了类似于高压水枪一样的清洗效果,堵塞在滤网网眼里的蓝藻很快就被冲了出来,并随着挤压脱水块一起前行。这样反复地挤压揉搓,藻水将很快地变成藻泥。藻泥最后通过设在滤网上的排料口排出去。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制作成本低而效率高,无对环境的污染性,同时又可有效地实现蓝藻的便捷化处理目的,工作稳定而可靠。

2)本发明中挤压脱水部件的挤压脱水块与所述滤网之间的间距可调,从而当挤压脱水块被磨损或者因其他原因造成挤压脱水块与滤网之间的间距增大或者需要更换滤网时,操作人员只需将挤压脱水部件或滤网机构下调或上升即可,从而有效地确保了本装置的性能不受影响。

3)本发明中的滤网和挤压脱水块均采用胶棉,胶棉的气孔小,而吸水性较强,胶棉的设置显著增强了挤压脱水块以及滤网的吸水性能,使得挤压脱水块和滤网在工作过程中均能够吸收蓝藻细胞挤压而产生的水分,从而有效地增大了本装置对蓝藻的处理效率。

4)本发明中的挤压脱水部件和滤网有多种实现方式,比如挤压脱水部件可以为由多根挤压杆或挤压辊构成的环状部件,而滤网则为与上述环状部件相配合的挤压筒;又比如挤压脱水部件为方形或长方体状的挤压杆,而滤网则为便于与挤压杆或挤压辊相配合的面状或板状;因此本发明易于实现,便于生产,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2均为本发明的第一个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去掉进料部件的本发明的第一个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去掉挤压脱水部件的本发明的第一个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5、6a、6b均为吹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进料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个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0-第一环形挡板20-第二环形挡板30-进料部件

31-进料口40-滤网50-挤压脱水部件51-挤压脱水块

52-吹风口60-排料槽70-皮带71-辊筒80-风管

81-环形配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滤网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圆环状的滤网40,所述滤网10夹设在处于内侧的圆柱状第一环形挡板10和处于外侧的圆柱状第二环形挡板20之间,且滤网10设置在第一环形挡板10和第二环形挡板20的底部;所述第一环形挡板10和第二环形挡板20的顶部设置为进料口;所述挤压脱水部件50设置为多个,多个挤压脱水部件50沿环向均匀排布在滤网40的上侧。

如图5、6a所示,挤压脱水部件50跟随第一环形挡板10和第二环形挡板20绕滤网40的中心转动;此时,所述吹风机构的吹风口52设在挤压脱水块51的中部,与吹风口52相连接的风管80穿过第一环形挡板10进入第一环形挡板10内部,风管80与位于第一环形挡板10中的环形配风管81相连,风机通过活动接头向环形配风管81供风。

如图6b所示,工作时第一环形挡板10和第二环形挡板20以及滤网40不转动,挤压脱水部件50则沿滤网40表面转动;此时,所述吹风机构的吹风口52设在挤压脱水块51的中部,与吹风口52相连接的风管80向上延伸并弯折伸入在第一环形挡板10内部或第二环形挡板20外部,风管80同样可以与环形配风管(图6b中未示出)相连,风机同样通过活动接头向环形配风管供风。

如图1、2、7所示,所述第一环形挡板10和第二环形挡板20的顶部设置有进料部件30,进料部件30上设置有进料口31。进料口31的布置方式多种多样,如图1所示所述进料口31的设置位置使得蓝藻沿着挤压脱水部件50的转动方向均匀布料,即进料口31沿着滤网40的径向排布;当然进料口31还可以沿着滤网40的圆周方向排布,如图2所示。

如图1~4所示,所述滤网40上设置有排料槽60,且所述排料槽60沿着挤压脱水部件50的转动方向设置为远离进料口31一侧。

如图5、6所示,所述挤压脱水部件50的朝向滤网40的一侧设有多个挤压脱水块51,所述滤网40为胶棉或丝网;所述挤压脱水块51的材料为胶棉。

如图5、6所示,所述吹风机构的吹风口52设在挤压脱水块51的中部,即吹风口52的周侧均设置为胶棉,吹风口52的出风端朝向滤网40设置,吹风口52的另一端与风机通过风管80相连接。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所述挤压脱水部件50设置为多个,多个挤压脱水部件50固定设置在转动带70上,所述转动带70绕设在两个辊筒71上并在辊筒71的带动下往复转动;所述滤网机构至少包括设置在上侧转动带70下侧平面状的滤网40,所述挤压脱水部件50的设有多个挤压脱水块51的一侧穿过转动带70并设置为贴靠在滤网40上。

如图8所示,所述滤网机构为由滤网40构成的长方体状,且滤网机构固定设置在转动带70转动而围成的空间中。

本装置在转动带70转动方向的前侧设置有进料部件30,所述进料部件30的进料口设置为朝向转动带70的上侧,且进料口的设置使得蓝藻沿着皮带的宽度方向均匀布料;本装置在滤网40的沿转动带70转动方向的后侧设置有排料槽60。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所述挤压脱水部件50均呈扁平块状或者呈立板状;所述挤压脱水块51设置为易于吸水的纤维制品,所述纤维制品包括但不限于海绵或者胶棉,从而增大过滤脱水性能。

同样的,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挤压脱水部件50的挤压脱水块51与所述滤网40之间的间距可调,有利于保证挤压脱水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下面以图1为例对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做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际工作时,首先将蓝藻和从进料部件30的进料口31处投入到第一环形挡板10和第二环形挡板20围成的空腔中,随着第一环形挡板10和第二环形挡板20的匀速转动,固定设置在第一环形挡板10和第二环形挡板20之间的挤压脱水部件50也开始转动。由于胶棉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挤压脱水块51与滤网40之间的挤压脱水区域在工作时便于将蓝藻吞入其中,也正由于挤压脱水块51与滤网40之间的彼此紧密贴靠和具有弹性的胶棉的双重作用,进入挤压脱水区域的蓝藻或藻水难以脱离,因此,在挤压脱水部件50的持续转动下,进入挤压脱水区域的蓝藻或藻水将在胶棉的反复揉搓下不断地被挤压和脱水,而最终形成藻泥,在此过程中被挤压出的水分则通过滤网40直接排除。

藻泥在挤压脱水部件50的推动下不断翻滚前进,最后落入排料槽60中被排除。

购买本专利

专利交易流程

购买专利流程

专利交易常见问题

1、在赋翼网没有找到自己需要的专利怎么办?

答:如果在网站没有找到须要的专利,可联系客服提交自己的需求,工作人员会在十分钟内检索全网专利库,给满意的答复。

2、在赋翼网购买专利安全吗?

答:赋翼网所出售专利均经专利权人本人核实,专利真实有效,请放心购买。

3、购买专利是一次性收费吗? 还有其他的费用吗?

答:在赋翼网购买专利,均为一次性收费(办理期间客户另提其他要求除外)。

4、购买后多久能收到专利证书?

答:跟赋翼网签订合作合同后,工作人员会立刻办理进行手续办理,买专利最快7天下证(根据办理速度不同,具体下证时间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际为准)。

5、购买后变更失败怎么办?

答:如遇到付款后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变更专利权人(含合同约定任何一项没有做到),经核实后赋翼网将在2个工作日内全额退款。

购 买 专 利
专利能干什么?

信息保密,请放心填写!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
联系电话
TEL:15321932656
扫一扫

手机访问 扫一扫

全国服务热线
1532193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