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洋探测用防雾泳镜。
背景技术
泳镜是水下作业时使用的一种器材,使用时紧扣于眼部,可以在水下看清东西的同时防止水进入眼,因而成了许多游泳爱好者和水下探测工作者的游泳必备物品,方便了在水下探测时可进行直观清洗的观察,也给游泳运动带来了不少乐趣。泳镜在功能上分为竞速泳镜、普通泳镜、近视泳镜和老花泳镜。
现有的泳镜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镜片外侧接触冷水,而镜片内侧为一个由泳镜罩壳与人眼部形成的防水腔体,由于人体眼部不断产生热量,这使得防水腔体内具有相对较高的温度,而温热气体与镜片内侧相接触时,即在镜片内侧形成液化水雾,使得泳镜十分模糊,影响水下观测效果,需要脱下泳镜将其擦干净,才能继续正常使用,较为麻烦。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海洋探测用防雾泳镜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泳镜在使用时易起雾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防止镜片起雾的海洋探测用防雾泳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海洋探测用防雾泳镜,包括壳体和头带,所述壳体内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风扇,所述风扇外固定连接有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与通孔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圈,所述第一齿圈与第二齿圈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圈由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齿圈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散热环,所述散热环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环的内圈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镜片,所述散热环内设有散热机构。
在上述的海洋探测用防雾泳镜中,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多个等距阵列设置在散热环内的散热腔,所述散热腔贯穿散热环设置,所述散热腔的侧壁上密封滑动连接有磁性滑块,所述第二齿圈由两个磁性半环组成,且两个所述半环的磁极相反。
在上述的海洋探测用防雾泳镜中,所述散热腔内设有导热棒,所述导热棒依次贯穿散热环和壳体并延伸至壳体外设置。
在上述的海洋探测用防雾泳镜中,所述散热腔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对磁性滑块限位的限位凸起。
在上述的海洋探测用防雾泳镜中,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散热环内的换热腔,所述换热腔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磁性密封块,所述磁性密封块将换热腔分为水腔和气腔,所述水腔通过水孔与壳体外部连通,所述水腔靠近镜片的侧壁内嵌设有金属网板,所述气腔通过气孔与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齿圈的其中一段由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磁性材料的长度小于两个换热腔间的距离。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海洋探测用防雾泳镜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风扇可带动第一齿圈转动,继而带动第二齿圈转动,则散热腔内的磁性滑块移动,带动海洋探测用防雾泳镜内的空气流动,同时导热棒可对散热腔内的气体进行降温,则通过磁性滑块的移动将冷空气推送至镜片内壁上,使镜片内壁温度大幅降低,有效的防止了镜片起雾;且泳镜内流动的空气给佩戴者较为舒适的佩戴体验,减轻了因泳镜内空间密闭给佩戴者眼睛带来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洋探测用防雾泳镜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洋探测用防雾泳镜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洋探测用防雾泳镜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头带、3通孔、4风扇、5第一齿圈、6第二齿圈、7散热环、8镜片、9散热腔、11磁性滑块、12导热棒、13限位凸起、14换热腔、15磁性密封块、16水腔、17气腔、18水孔、19气孔、20金属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海洋探测用防雾泳镜,包括壳体1和头带2,壳体1内设有贯穿的通孔3,通孔3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风扇4,可由水流流动带动风扇4转动,风扇4外固定连接有第一齿圈5,第一齿圈5与通孔3的侧壁转动连接,壳体1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圈6,第一齿圈5与第二齿圈6啮合连接,第二齿圈6由两个磁性半环组成,且两个半环的磁极相反,第二齿圈6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散热环7,散热环7与壳体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散热环7的内圈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镜片8,散热环7内设有散热机构,需要说明的是,散热机构包括多个等距阵列设置在散热环7内的散热腔9,散热腔9贯穿散热环7设置,散热腔9的侧壁上密封滑动连接有磁性滑块11,磁性滑块11可在散热腔9内往复运动,继而推动壳体1内的空气流动,给佩戴者较为舒适的佩戴体验,减轻了因泳镜内空间密闭给佩戴者眼睛带来的不适感,值得一提的是,散热腔9内设有导热棒12,导热棒12可对散热腔9内的气体进行降温,有效的防止了镜片8起雾,导热棒12依次贯穿散热环7和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外设置,需要注意的是,散热腔9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对磁性滑块11限位的限位凸起13,防止磁性滑块11在第二齿圈6的磁力作用下掉出散热腔9外。
本实施例的海洋探测用防雾泳镜的工作方式如下:
佩戴者在游泳池内使用时,因佩戴者游动,在水流的冲击下带动风扇4转动,继而由第一齿圈5带动第二齿圈6转动,由于第二齿圈6是两个磁性半环组成,且两个半环的磁极相反,则部分磁性滑块11受到吸引力,部分磁性滑块11受到斥力作用,继而由第二齿圈6带动各个磁性滑块11在散热腔9内往复运动,继而推动壳体1内的空气流动,给佩戴者较为舒适的佩戴体验,减轻了因壳体1内空间密闭给佩戴者眼睛带来的不适感。
同时,导热棒12可快速将散热腔9内的热量传递到壳体1外的水中,实现对散热腔9内气体的降温,则通过磁性滑块11的移动将散热腔9内的冷空气推送至镜片8的内壁上,使镜片8内壁温度大幅降低,有效的防止了镜片8起雾,保证了水下的观测效果。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散热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散热环7内的换热腔14,换热腔14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磁性密封块15,磁性密封块15将换热腔14分为水腔16和气腔17,水腔16通过水孔18与壳体1外部连通,所述水腔16靠近镜片8的侧壁内嵌设有金属网板20,金属网板20为铜丝网板,气腔17通过气孔19与壳体1的内部连通,第二齿圈6的其中一段由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磁性材料的长度小于两个换热腔14间的距离,磁性密封块15在换热腔14内往复运动,推动壳体1内的空气流动,给佩戴者较为舒适的佩戴体验,减轻了因壳体1内空间密闭给佩戴者眼睛带来的不适感。
本实施例的海洋探测用防雾泳镜的工作方式如下:
第二齿圈6转动时,磁性材料带动其中一个换热腔14内的磁性密封块15向气腔17方向移动,则气腔17内的气体推至镜片8的内壁上,同时将水吸入水腔16中,在气压作用下,另一个换热腔14内的磁性密封块15向水腔16方向移动,将水腔16内的水挤出壳体1外,磁性密封块15如此往复,水腔16内不断换入较冷的水,并通过金属网板20对壳体1内部进行降温,同时气腔17内的气体推至镜片8的内壁上,散热和除雾效果更好,保证了水下的观测效果,给佩戴者较为舒适的佩戴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