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HDI线路板。
背景技术
目前多层HDI线路板普遍存在各板层之间互连性差的问题,专利号为201620213370中国专利提出一种技术方案:第一线路板上设有凹部,第二线路板上设有凸块,凸块与凹部配合,实现定位互连,并采用柳钉进一步把多层板层定位连接。该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改良了各线路板层之间的定位互连性能,但是采用的技术手段相对繁琐,并且定位互连的性能还有可以进一步改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简单的技术手段对HDI线路板的定位互连性能做更好的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新型HDI线路板,其结构简单,可提高HDI线路板的定位互连性能。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HDI线路板,包括有至少两块第一线路板、至少一块第二线路板,第二线路板设于相邻两块第一线路板之间,第一线路板开设有凹槽,第二线路板设有凸块,凸块与凹槽配合,凹槽开口的开口呈收缩状,凹槽的里端壁上设有粘合层;凸块的顶端截面积大于凸块的底端截面积,凸块的顶端呈圆锥台状,凸块的顶端面通过粘合层与凹槽的里端壁粘合连接;凸块的顶端由弹性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凹槽内侧表面设有铜层,凸块表面设有铜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胶粘绝缘层,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之间通过胶粘绝缘层连接;胶粘绝缘层上设有开口,凸块贯穿绝缘层上的开口。
进一步地,位于HDI线路板外层的第一线路板上设有PET层,PET层设于第一线路板远离第二线路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HDI线路板开设有多个贯穿PET层、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及胶粘绝缘层的散热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凹槽的开口窄于凹槽的内部,凸块的顶端为弹性材质的圆锥台状,凸块顶端可滑进凹槽内,限定在凹槽内,另外凸块的顶端面还通过粘合层连接固定凹槽的里端壁,不需要再通过柳钉或其他定位工具进行辅助定位,结构简单,并且能获得高定位精度的、高稳定性的定位互连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部位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注:第一线路板100,凹槽101,粘合层102,第二线路板200,凸块201,胶粘绝缘层300,PET层400,散热通道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2。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HDI线路板,如图1所示,包括有至少两块第一线路板100、至少一块第二线路板200,第二线路板200设于相邻两块第一线路板100之间,第一线路板100开设有多个凹槽101,第二线路板200设有多个凸块201,凸块201与凹槽101配合,凹槽101的开口呈收缩状,优选地,凹槽101由两段圆柱台构成,直径较小的圆柱台位于凹槽101开口处,较大的圆柱台位于凹槽101的内部,如图2所示,凹槽101的里端壁上设有粘合层102,优选地,往凹槽101的里端壁上涂上PVC胶水,即可得到具有粘性的粘合层102。如图2所示,凸块201的顶端呈圆锥台状,凸块201的顶端由弹性材质制成,可以是橡胶或铜材料,优选铜,圆锥台边缘为较薄的铜片层,铜片层有一定的弹性,并且圆锥台结构可以方便凸块201顶端滑进凹槽101内,凸块201顶端进入凹槽101内部后,由于凸块201顶端呈圆锥台状,圆锥台边缘可卡合在凹槽101内,并且凸块201的顶端面与凹槽101的里端壁上的粘合层102粘合连接,实现定位作用。本实用新型凸块201顶端滑进凹槽101内,并且限定在凹槽101内,另外凸块201的顶端面还通过粘合层102连接凹槽101的里端壁,不需要再通过柳钉或其他定位工具进行辅助定位,结构简单,并且能获得高定位精度的、高稳定性的定位互连性能。
进一步地,凹槽101内侧表面设有铜层,如果凸块201顶端选用橡胶材料,则在凸块201表面设置铜层,这样可以使凹槽101与凸块201之间导电连通,实现导电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再另外设置导电杆来导电。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胶粘绝缘层300,第一线路板100与第二线路板200之间通过胶粘绝缘层300连接,胶粘绝缘层300为双面具有粘性的高温胶带,可以把第一线路板100与第二线路板200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定位效果好。为了方便安装,胶粘绝缘层300上设有开口,凸块201贯穿绝缘层上的开口。
进一步地,位于HDI线路板外层的第一线路板100上设有PET层400,PET层400设于第一线路板100远离第二线路板200的一侧。PET层400起到保护第一线路板100的作用。
进一步地,HDI线路板开设有多个贯穿PET层400、第一线路板100、第二线路板200及胶粘绝缘层300的散热通道500。优选地,PET层400、第一线路板100、第二线路板200及胶粘绝缘层300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PET层400的散热孔、第一线路板100的散热孔、第二线路板200的散热孔及胶粘绝缘层300的散热孔的开口逐一对齐、并形成一个散热通道500,提高散热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