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地基浇筑的模块化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松软的陆地山上实施隧道工程时,多采用为了加固陆地山而埋设钢管的超前支护施工方法。在该施工方法中,在前端部被安装了钻头的凿孔钻杆上外嵌钢管来进行钻孔。然后,在进行了规定深度的钻孔后,原样不动地留下钢管并拔出凿孔钻杆,向钢管的内部注入砂浆(motor)等的注入材料。在钢管的筒部设有连通内外的多个通孔。向内部注入的注入材料通过该通孔而渗透到陆地山中并固化。由此,松软的陆地山被加固。关于超前支护施工方法的内容在多个专利申请中有记载。
在上述超前支护施工方法中所使用的钢管被埋设在陆地山中。因此,要使用价格比较低且强度大的材质的钢管。在注入材料被注入时,需要使通过上述通孔而流出的注入材料充分渗透至陆地山中,并且紧密地填充到陆地山和钢管之间的间隙中。此外,为了坚固地固定被埋设的钢管,优选使该钢管和其外周部的注入材料的层坚固地成为一体。
然而,由于以往的钢管的外表面被形成为平滑的面,以往的钢管与外部的注入材料的层之间不会卡止,因此不能够称其两者被牢固地固定。为了改良这种情况,有对钢管的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等以使表面变粗糙的方法。然而,虽然通过该方法能够获得一定的密合(密着)效果,但是对于使钢管坚固地固定在陆地山中这一点来说还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中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于地基浇筑的模块化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加固框架,加固框架之间固定连接组成连接件,加固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加固杆,加固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引流板,加固杆的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加固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框,限位环与加固框架空隙为扩口,加固框架的内侧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外框,加固框架的外侧固定连接连接外板。
优选的,所述加固框架根据地基面积进行多个设置,加固框架为四条组合式金属条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固杆位于加固框架的内侧端角位置,加固杆呈倾斜设置,两端固定嵌入加固框架内侧。
优选的,所述引流板为两个一组,每组位于加固框架的加固框架内侧端角两侧,引流板顶端位置呈外翻弧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呈向上倾斜设置,顶部位置对应限位框的凸起位置呈折角设置,限位环为塑胶弧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框呈环状设置,且限位框的顶部位置呈突出设置,限位框的外侧框架呈矩形框架设置,内侧呈环形。
优选的,所述加固框架设置多组,每组设置若干个竖向排列,通过连接外框和连接外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基浇筑的模块化固定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用于地基浇筑的模块化固定装置,通过倾斜设置的加固杆,与加固框架的内侧呈三角设置,对加固框架内侧端角位置进行加固,增强加固框架的稳定。
2、该种用于地基浇筑的模块化固定装置,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在进行浇筑的时候,通过外翻弧形的引流板,有效的对浇筑材料进行引流,有利于固定,提高浇筑的稳定性。
3、该种用于地基浇筑的模块化固定装置,通过连接柱和限位环,在使用的时候有效的接触外部管道表面,增强两者之间摩擦,达到增强连接的效果,在进行浇筑的时候效果明显。
4、该种用于地基浇筑的模块化固定装置,通过限位框,在进行浇筑的时候配合限位环,有效的对外部管道进行限位固定的效果,而限位框的外侧呈矩形设置,与加固框架内侧表面形成空隙,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增加外部浇筑材料与填充空间,浇筑固定效果良好。
5、该种用于地基浇筑的模块化固定装置,加固框架设置多组,每组设置若干个竖向排列,通过连接外框和连接外板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连接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固框架内侧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固框架连接结构平面图。
图1-3中:1-加固框架,2-组合连接件,3-加固杆,4-引流板,5-连接柱,6-限位框,7-限位环,8-扩口,9-连接外框,10-连接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地基浇筑的模块化固定装置,包括加固框架1,加固框1之间固定连接组成连接件2,加固框架1的内侧固定连接加固杆3,加固框架1的内侧固定连接引流板4,加固杆3的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连接柱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7,加固框架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框6,限位环7与加固框架1空隙为扩口8,加固框架1的内侧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外框9,加固框架1的外侧固定连接连接外板10。
本实施例中,加固框架1根据地基面积进行多个设置,加固框架1为四条组合式金属条连接。
本实施例中,加固杆3位于加固框架1的内侧端角位置,加固杆3呈倾斜设置,两端固定嵌入加固框架1内侧,通过倾斜设置的加固杆3,与加固框架1的内侧呈三角设置,对加固框架1内侧端角位置进行加固,增强加固框架1的稳定。
本实施例中,引流板4为两个一组,每组位于加固框架1的加固框架1内侧端角两侧,引流板4顶端位置呈外翻弧形设置,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在进行浇筑的时候,通过外翻弧形的引流板4,有效的对浇筑材料进行引流,有利于固定,提高浇筑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连接柱5呈向上倾斜设置,顶部位置对应限位框6的凸起位置呈折角设置,限位环7为塑胶弧状设置,通过连接柱5和限位环7,在使用的时候有效的接触外部管道表面,增强两者之间摩擦,达到增强连接的效果,在进行浇筑的时候效果明显。
本实施例中,限位框6呈环状设置,且限位框6的顶部位置呈突出设置,限位框6的外侧框架呈矩形框架设置,内侧呈环形,通过限位框6,在进行浇筑的时候配合限位环7,有效的对外部管道进行限位固定的效果,而限位框6的外侧呈矩形设置,与加固框架1内侧表面形成空隙,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增加外部浇筑材料与填充空间,浇筑固定效果良好。
本实施例中,加固框架1设置多组,每组设置若干个竖向排列,通过连接外框9和连接外板10固定。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基浇筑的模块化固定装置时,首先,使用人员将多个加固框架1通过连接外框9和连接外板10连接,此时每组加固框架1呈竖向的模块状总成,之后将连接的总称放入地基位置,使用外部管道嵌入在加固框架1中,限位环7对外部管道进行限位固定,之后,使用人员使用外部浇筑材料对地基进行浇筑,在进行浇筑的时候,浇筑材料同时灌入加固框架1中,对框架及外部管道同时进行浇筑加固。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