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坑道支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煤矿坑道用固定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支护为了煤矿坑道开挖后的稳定以及施工安全而采取的支撑和加固的设施,随着国家对矿井工作安全以及工作条件的逐步提高,煤矿坑道必须安装支架来防止煤矿坑道坍塌,现有的煤矿坑道支架一般结构简单,不具有减震作用,而这种不具有减震效果的支架的架体由于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容易出现架体的突然碎裂,从而对开采的矿工造成伤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坑道用固定支撑机构,以解决现有的煤矿坑道支架一般结构简单,不具有减震作用,而这种不具有减震效果的支架的架体由于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容易出现架体的突然碎裂,从而对开采的矿工造成伤害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坑道用固定支撑机构,包括:支柱、底座、固定螺栓一、顶板支撑架、固定螺栓二、连接块、挤压块、弹簧一、支撑板、连接杆、连接转轴、连接支撑杆、固定块、弹簧二、凹槽、连接孔、固定卡件,所述支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通过固定螺栓一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的上端通过固定螺栓二与顶板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撑杆与支柱上面顶板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接孔将连接支撑杆的两端固定在凹槽中,所述连接支撑架的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两边的连接支撑架上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通过连接转轴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的下面与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顶板支撑架的下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边顶板支撑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的上端与连接块之间通过弹簧一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板支撑架的两端为L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柱为L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撑杆的两端设有固定卡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对称的设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对称设置有两个。
(三)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连接支撑杆的上面和顶板支撑架的下面之间设有连接块,而连接块固定连接在顶板支撑架的下端中间位置用来通过连接弹簧一,而弹簧一的上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下端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而固定块固定连接在连接支撑杆上面的中间位置,而固定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二,而弹簧二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而连接块的周围设有挤压板,固定块的周围设有支撑板,而支撑板的上端通过连接转轴与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而当顶板支撑架受到的压力过大时就会将弹簧一压缩而两侧的挤压板将连接杆的一端向下压通过连接转轴另一端上升在一次将弹簧一压缩,而在上升的过程中弹簧二也被拉升,从而通过弹簧一和弹簧二对顶板支撑架受到的力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减少其受到的力。
2、其次,支柱与顶板支撑架通过固定螺栓二固定连接,而支柱的底部又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通过固定螺栓一进行固定,而顶板支撑架的两端通过固定卡件将连接支撑杆固定在顶板支撑架的下面,从而使其更好的将顶板支撑架进行固定,使其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固定卡件剖面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支柱1、底座2、固定螺栓一3、顶板支撑架4、固定螺栓二5、连接块6、挤压块7、弹簧一8、支撑板9、连接杆10、连接转轴11、连接支撑杆12、固定块13、弹簧二14、凹槽15、连接孔16、固定卡件17。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图3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矿坑道用固定支撑机构,包括:支柱1、底座2、固定螺栓一3、顶板支撑架4、固定螺栓二5、连接块6、挤压块7、弹簧一8、支撑板9、连接杆10、连接转轴11、连接支撑杆12、固定块13、弹簧二14、凹槽15、连接孔16、固定卡件17,支柱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2,底座2的两侧通过固定螺栓一3固定连接,支柱1的上端通过固定螺栓二5与顶板支撑架4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支撑杆12与支柱1上面顶板支撑架4之间通过连接孔16将连接支撑杆12的两端固定在凹槽15中,连接支撑架12的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两边的连接支撑架12上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支撑板9的上端通过连接转轴11与连接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0的另一端的下面与固定块13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14,顶板支撑架4的下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连接块6的两边顶板支撑架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7,连接杆10的另一端的上端与连接块6之间通过弹簧一8固定连接。
其中,顶板支撑架4的两端为L形结构,顶板支撑架4的两端通过固定螺栓二5进行固定连接,设置为L形结构方便与支柱1进行连接,从而更好的固定顶板支撑架4使其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更好的固定顶板支撑架4,减少了在受力时受到的压力。
其中,支柱1为L字形结构,支柱1设置为L字形结构且对称设置有两个,是为了方便连接固定顶板支撑架4的两端,使其更好的固定,而支柱的底端则是通过固定连接底座2通过底座3上的固定螺栓一将其固定的,从而使的支柱1与顶板支撑架4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其中,连接支撑杆12的两端设有固定卡件17,固定卡件17设置在顶板支撑架4的连接头的上方,连接卡件17用来连接连接支撑杆12从而将顶板支撑架4进行撑开,使其避免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将顶板支撑架4压变形,更好的起到支撑的作用。
其中,连接杆10对称的设有两个,连接杆10设置在顶板支撑架4和连接支撑杆12之间,连接杆10一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8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二14,而弹簧一8的上端与连接块6固定连接,弹簧二14的下端与固定块13固定连接,而连接板1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转轴11与支撑板9固定连接,从而对其顶端受到的力有一个缓冲的作用,避免因长时间受力紧绷而断裂的问题。
其中,挤压块7对称设置有两个,挤压板7设置在顶板支撑架4的下端,通过顶板支撑架4受力被压后下降从而对连接杆10的一端进行挤压,使其连接杆10随着连接转轴11发生转动。
工作原理: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支柱1通过底端的固定螺栓一3进行固定,然后将顶板支撑架4与支柱1通过固定螺栓二5进行固定,然后将连接支撑杆12通过固定卡件16进行固定,连接完成之后当顶板支撑架4受到压力时从而将弹簧一8压缩,然后挤压板7向下运动从而将连接杆10的一端向下压动,而连接杆10随着连接转轴11转动,而连接杆10的另一端上升从而将弹簧一8压缩,在压缩的过程中弹簧二14被拉升,从而在弹簧一8和弹簧二14的作用下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减小了顶板支撑架4受到的力,从而保护其不受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