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分离用样品放置柜。
背景技术
生物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反应,能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通过医疗实验器械可用达到生物分离技术;
当生物分离后需要将样品放置在放置柜内,但现有的放置柜不具备控温的功能,当内部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湿度较高时无法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容易使样品出现变质或损坏,以导致无法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物分离用样品放置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分离用样品放置柜,具备控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放置柜不具备控温的功能,当内部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湿度较高时无法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容易使样品出现变质或损坏,以导致无法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分离用样品放置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升温加热机构,所述升温加热机构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固定连接于柜体内腔的底部,所述连接框内腔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连接框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柜体内腔的顶部设置有降温制冷机构,所述降温制冷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柜体内腔的上端,所述连接板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制冷器,所述连接板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泵机,所述泵机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水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所述泵机的储水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循环制冷管,所述循环制冷管远离泵机出水端的一端与水箱的顶部连通,所述柜体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柜体内腔右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柜体内腔的下端且位于连接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分离网板,所述柜体内腔的上下两端与中端均固定连接有放置网板。
优选的,所述柜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位于通风孔的背面。
优选的,所述泵机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贯穿连接板,所述循环制冷管的出水端贯穿柜体与水箱连通。
优选的,所述水箱顶部的左端连通有加水管,且加水管的顶部贯穿柜体并延伸至柜体的顶部,所述柜体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升温加热机构和降温制冷机构,起到了可有效的使其具备控温的功能,从而防止其出现变质或损坏,避免其无法使用,利用加热管进行加热,而电机带动扇叶进行转动,从而可将加热管散发的热量散发至底部,以进行加热内部的温度,利用制冷器将水箱内部的温度进行制冷,随后通过泵机将其抽至循环制冷管内进行循环,利用水的低温,以达到降温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放置柜不具备控温的功能,当内部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湿度较高时无法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容易使样品出现变质或损坏,以导致无法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温加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降温制冷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2、升温加热机构;21、连接框;22、电机;23、扇叶;24、加热管;3、降温制冷机构;31、连接板;32、水箱;33、制冷器;34、泵机;35、循环制冷管;4、通风孔;5、分离网板;6、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放置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生物分离用样品放置柜,包括柜体1,柜体1内腔的下端且位于连接框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分离网板5,柜体1内腔的上下两端与中端均固定连接有放置网板8,柜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4,温度传感器6与湿度传感器7位于通风孔4的背面,柜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升温加热机构2,升温加热机构2包括连接框21,连接框21固定连接于柜体1内腔的底部,连接框21内腔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电机22,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23,连接框2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加热管24,柜体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降温制冷机构3,起到了可有效的使其具备控温的功能,从而防止其出现变质或损坏,避免其无法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放置柜不具备控温的功能,当内部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湿度较高时无法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容易使样品出现变质或损坏,以导致无法使用的问题,降温制冷机构3包括连接板31,连接板31固定连接于柜体1内腔的上端,连接板31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水箱32,水箱32顶部的左端连通有加水管,且加水管的顶部贯穿柜体1并延伸至柜体1的顶部,柜体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水箱32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制冷器33,连接板31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泵机34,泵机34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贯穿连接板31,循环制冷管35的出水端贯穿柜体1与水箱32连通,泵机34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水箱32右侧的底部连通,泵机34的储水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循环制冷管35,循环制冷管35远离泵机34出水端的一端与水箱32的顶部连通,柜体1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柜体1内腔右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7。
使用时,利用外置控制器启动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利用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分别对其进行温度以及湿度的检测,当温度较低以及湿度较高时,利用外置控制器启动加热管24,利用加热管24进行加热,随后利用外置控制器启动电机22,利用电机22带动扇叶23进行转动,从而可将其散发的热量从下吹至顶部以驱散内部的湿气,当温度较高时,利用外置控制器启动制冷器33,利用制冷器33将水箱32内部的水进行制冷,随后利用外置控制器启动泵机34,利用泵机34将水箱32内部的水抽至循环制冷管35进行循坏,由制冷后的水散发冷气对其进行降温,解决了现有的放置柜不具备控温的功能,当内部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湿度较高时无法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容易使样品出现变质或损坏,以导致无法使用的问题。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