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空间护栏板锌锅镀锌后转移装置,属于自动化搬运领域。
背景技术
护栏板热镀锌后需要进行转移,目前的自动化镀锌设备采用的是利用磁力辊的传输结构,将护栏板从锌锅一端转移,进行外吹及冷却,然而有时面临车间空间小,锌锅一侧无法添置任何设备,这就要求护栏板从锌锅内转移出来后,直接从锌锅一侧转移走。
护栏板从锌锅内提升出来之后,由于护栏板仍处在锌锅上方,这就要求搬运设备从锌锅上方开始进行搬运,因此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同时由于输送辊必须远离锌锅,否则锌液容易溅射到输送辊上影响输送辊转动,这就要求搬运设备需要有一定的搬运距离。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合相关领域多年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辅以过强的专业知识,设计制造了一种小空间护栏板锌锅镀锌后转移装置,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空间护栏板锌锅镀锌后转移装置,能够实现护栏板从锌锅上方到输送辊的搬运,且保证护栏板准确转移到输送辊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空间护栏板锌锅镀锌后转移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导向装置,每组所述导向装置上均设有一根导向管,两根所述导向管两端均通过连接杆连接,两根所述连接杆上横跨有一根齿条安装板,所述齿条安装板底部设有齿条,所述支座上设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上设有齿轮,所述减速电机通过齿轮和齿条带动所述导向管沿导向装置移动;
一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底部设有横向连接板,所述横向连接板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吊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组所述导向装置均包括两个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导向壳体,所述导向壳体内部下方设有下转轴,所述下转轴两端设有轴承座与所述导向壳体连接,所述下转轴设有导向套辊,所述导向套辊外表面设有圆凹槽;
所述导向壳体内部上方设有上转轴,所述上转轴也设有导向套辊,所述上转轴两端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壳体上对应导向块位置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可带动上转轴在导向槽中升降,所述上转轴与所述导向块之间设有轴承座连接,所述导向壳体上方设有调节压杆,所述调节压杆可带动所述导向块在导向槽中升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圆凹槽的直径与所述导向管直径相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气缸两侧设有气缸导向棒,所述气缸导向棒一端与所述横向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对应气缸导向棒位置设有两个导向套,所述升降气缸带动横向连接板通过两个气缸导向棒沿导向套内导向升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导向单元之间设有一定间距。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吊钩内侧底面为一平面,所述平面宽度等于护栏板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导向管带动一端吊钩前进后退实现护栏板的转移,同时还能够满足导向精度,避免了因位置偏差无法转移护栏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齿条齿轮结构实现了长距离吊钩的转移;
3.本实用新型利用升降气缸的升降运动是为了方便与之对接的输送辊的输送,升降气缸转移到输送辊上方,气缸下降直接将护栏板放置在输送辊上。
4.本实用新型直接对从锌锅一侧出来的护栏板进行转移,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一种小空间护栏板锌锅镀锌后转移装置主视图;
附图2为一种小空间护栏板锌锅镀锌后转移装置部分剖视图;
附图3为一种小空间护栏板锌锅镀锌后转移装置吊钩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座,2、导向单元,3、导向管,4、齿条安装板,5、减速电机,6、齿条,7、升降气缸,8、横向连接板,9、吊钩,21、导向壳体,22、轴承座,23、下转轴,24、导向套辊,25、调节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小空间护栏板锌锅镀锌后转移装置,包括支座1,支座1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导向装置,每组导向装置上均设有一根导向管3,两根导向管3两端均通过连接杆连接,两根连接杆上横跨有一根齿条安装板4,齿条安装板4底部设有齿条6,支座1上设有减速电机5,减速电机5上设有齿轮,减速电机5通过齿轮和齿条6带动导向管3沿导向装置移动;
一连接杆上设有升降气缸7,升降气缸7底部设有横向连接板8,横向连接板8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吊钩9,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导向管3带动一端吊钩9前进后退实现护栏板的转移,同时还能够满足导向精度,避免了因位置偏差无法转移护栏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上述吊钩9内侧底面为一平面,平面宽度等于护栏板的宽度,方便准确转移护栏板。
本实用新型每组导向装置均包括两个导向单元2,两个导向单元2之间设有一定间距,导向单元2包括导向壳体21,导向壳体21内部下方设有下转轴23,下转轴23两端设有轴承座22与导向壳体21连接,下转轴23设有导向套辊24,导向套辊24外表面设有圆凹槽;
导向壳体21内部上方设有上转轴,上转轴也设有导向套辊24,本实用新型圆凹槽的直径与导向管3直径相同,导向管3设置在上下两个导向套辊24之间。
本实用新型上转轴两端设有导向块,导向壳体21上对应导向块位置设有导向槽,导向块可带动上转轴在导向槽中升降,上转轴与导向块之间设有轴承座22连接,导向壳体21上方设有调节压杆25,调节压杆25可带动导向块在导向槽中升降,从而实现调整导向管3在上下两个导向套辊24之间的松紧度及导向精度。
本实用新型升降气缸7两侧设有气缸导向棒,气缸导向棒一端与横向连接板8连接,连接板上对应气缸导向棒位置设有两个导向套,升降气缸7带动横向连接板通过两个气缸导向棒沿导向套内导向升降。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