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电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基站用箱体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是指一种应用于船和岸、船和船之间的海事安全与通信的新型助航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由岸基(基站)设施和船载设备共同组成,是一种新型的集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显示技术为一体的数字助航系统和设备。
而现有的基站其一般包括箱体,箱体安装均是通过螺钉固定在墙面上,其拆卸时,需要将螺钉拔出,拆卸麻烦,影响维修维护更换的效率,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基站用箱体安装机构,它使得箱体安装方便,采用限位柱定位和折弯部、折弯块实现挂钩固定,其拆卸安装方便,无需采用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基站用箱体安装机构,包括箱体和主连接竖直板,所述主连接竖直板固定在墙体上,主连接竖直板的中部前壁面上固定有折弯块,主连接竖直板的上部前壁面上固定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上螺接有上调节螺杆,上调节螺杆的底端伸出上支撑板的底面并铰接有上定位块,上调节螺杆的顶端伸出上支撑板的顶面并固定有上转动部,主连接竖直板的下部前壁面上固定有支撑板,调节螺杆螺接在支撑板上,调节螺杆的下端伸出支撑板并固定有转动轮,调节螺杆的顶端铰接有压板,箱体的底板的底面固定有弹性底板,弹性底板压靠在压板的顶面上,箱体的后壁板的后壁面上固定有向下折弯的折弯部,折弯块的竖直部插套在折弯部与箱体的后壁板之间成型有的插槽中,上定位块压靠在折弯部的顶面上。
所述上定位块的后壁面上固定有自润滑块,自润滑块的后壁面紧贴主连接竖直板的前壁面上。
所述折弯块的竖直部的前壁面和后壁面上均固定有弹性夹持层,弹性夹持层压靠在插槽的对应的侧壁上。
所述箱体的底板的后部顶面固定有定位块,压板的顶面后部固定有限位柱,限位柱插套在定位块的中部通孔中。
所述压板的后壁面上固定有凸字形滑块,凸字形滑块插套在主连接竖直板的中部下方成型有的竖直凸字形通槽中。
所述竖直凸字形通槽的上方的主连接竖直板的前壁面上固定有弹性定位块,弹性定位块压靠在压板的顶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使得箱体安装方便,采用限位柱定位和折弯部、折弯块实现挂钩固定,其拆卸安装方便,无需采用螺钉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安装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板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图2所示,一种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基站用箱体安装机构,包括箱体10和主连接竖直板30,所述主连接竖直板30固定在墙体上,主连接竖直板30的中部前壁面上固定有折弯块31,主连接竖直板30的上部前壁面上固定有上支撑板40,上支撑板40上螺接有上调节螺杆41,上调节螺杆41的底端伸出上支撑板40的底面并铰接有上定位块42,上调节螺杆41的顶端伸出上支撑板40的顶面并固定有上转动部43,主连接竖直板30的下部前壁面上固定有支撑板32,调节螺杆33螺接在支撑板32上,调节螺杆33的下端伸出支撑板32并固定有转动轮34,调节螺杆33的顶端铰接有压板35,箱体10的底板的底面固定有弹性底板101,弹性底板101压靠在压板35的顶面上,箱体10的后壁板的后壁面上固定有向下折弯的折弯部36,折弯块31的竖直部插套在折弯部36与箱体10的后壁板之间成型有的插槽中,上定位块42压靠在折弯部36的顶面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上定位块42的后壁面上固定有自润滑块44,自润滑块44的后壁面紧贴主连接竖直板30的前壁面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折弯块31的竖直部的前壁面和后壁面上均固定有弹性夹持层311,弹性夹持层311压靠在插槽的对应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箱体10的底板的后部顶面固定有定位块37,压板35的顶面后部固定有限位柱351,限位柱351插套在定位块37的中部通孔中。
进一步的说,所述压板35的后壁面上固定有凸字形滑块352,凸字形滑块352插套在主连接竖直板30的中部下方成型有的竖直凸字形通槽38中。
进一步的说,所述竖直凸字形通槽38的上方的主连接竖直板30的前壁面上固定有弹性定位块39,弹性定位块39压靠在压板35的顶面上。
本实施例在安装时,将折弯块31的竖直部插套在折弯部36与箱体10的后壁板之间成型有的插槽中,使得箱体10挂在折弯块31上,然后,转动调节螺杆33,使得压板35提升,弹性底板101压靠在压板35的顶面上,实现箱体10的支撑,同时,转动上调节螺杆41,使得上定位块42压靠在折弯部36的顶面上,完成箱体10的固定,同时,限位柱351插套在定位块37的中部通孔中,完成限位固定,实现箱体10的固定,其安装方便,固定牢固,无需采用螺栓或螺钉固定,安装简单,卸下时,可以转动调节螺杆33和上调节螺杆41,实现压板35下降和上定位块42提升,同时,限位柱351从定位块37中移出,即可将箱体10提起拔出,非常方便。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