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带电高压电缆的异物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线通常指的是输送10kV(含10kV)以上电压的输电线路。根据GB/T2900.50-2008,定义2.1中规定,高压通常不含1000V。中国国内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一般分为:35kV、110kV、220kV、330kV、500kV、750kV等,清除,指全部去掉,扫除干净。
现有技术在对带电高压线的塑料袋进行清除时,由于高压线带电,操作难度较大,清除装置在对高压线进行清除时,对所在高度的塑料袋清理时受风的影响产生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电高压电缆的异物清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带电高压线的塑料袋进行清除时,由于高压线带电,操作难度较大,清除装置在对高压线进行清除时,对所在高度的塑料袋清理时受风的影响产生偏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电高压电缆的异物清除装置,其结构包括加热带传动装置、传动杆一号、手杆、轴承座、传动杆口、底座、手轮、杆传动装置、螺杆,所述传动杆一号贯穿加热带传动装置,所述手杆活动安装在螺杆外端,所述轴承座贯穿底座,所述底座上端设有杆传动装置,所述杆传动装置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端,所述手轮设于杆传动装置前端,所述手轮活动安装在杆传动装置前端,所述底座上端上开有传动杆口;
所述加热带传动装置包括电池盒、传动杆固定座、同步原件、从动杆、加热带,所述电池盒与加热带传动装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传动杆固定座固定安装在传动装置内,所述同步原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从动杆,所述从动杆活动安装在同步原件的上端,所述加热带通过从动杆与同步原件与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杆传动装置包括传动杆二号、复位弹簧一号、按钮、螺旋伞齿轮一号、螺旋伞齿轮二号、齿轮杆、轴承一号、壳体、杠杆、固定板、连杆、分离式套筒一号、分离式套筒二号、复位弹簧二号、强力磁铁、杠杆座,所述按钮通过复位弹簧一号与壳体相连接,所述传动杆二号与按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螺旋伞齿轮一号设于轴承一号下端,所述螺旋伞齿轮一号固定安装在轴承一号下端,所述螺旋伞齿轮二号与齿轮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杠杆座与壳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杠杆固定安装在杠杆座,所述杠杆通过连杆与分离式套筒二号相连接,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壳体内上,所述分离式套筒一号以嵌入的形式安装在轴承一号内环,所述复位弹簧二号连接安装在分离式套筒一号和分离式套筒二号两端的强力磁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由轴承二号、螺旋杆固定座、接地线组成,所述轴承二号以嵌入的形式安装在底座,所述螺杆贯穿螺旋杆固定座,所述底座内设有接地线,所述接地线贯穿底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杆与底座相互垂直,所述螺杆贯穿底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杆一号贯穿传动杆固定座,所述手杆通过传动杆一号与同步原件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地线与螺杆连接,避免高压电线电势过大流经螺杆造成操作人员触电。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带与电源连接。
有益效果
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一种带电高压电缆的异物清除装置,在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
1、本实用新型设有加热带,通过套筒的配合将螺杆伸长至塑料袋所在位置且与高压线相互平行,通过拉动手杆使得两边加热带相对运动夹紧,对塑料袋进行融化处理,融化后的塑料袋自动掉落,避免破坏高压线,底座内设有螺旋杆固定座,避免融化塑料袋时螺杆受风力影响而产生偏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电高压电缆的异物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电高压电缆的异物清除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电高压电缆的异物清除装置的原始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电高压电缆的异物清除装置的杆传动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电高压电缆的异物清除装置的加热带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加热带传动装置-1、传动杆一号-2、手杆-3、轴承座-4、传动杆口-5、底座-6、手轮-7、杆传动装置-8、螺杆-9、电池盒-s、传动杆固定座-t、同步原件-u、从动杆-v、加热带-w、传动杆二号-a、复位弹簧一号-b、按钮-c、螺旋伞齿轮一号-d、螺旋伞齿轮二号-h、齿轮杆-i、轴承一号-j、壳体-k、杠杆-l、固定板-m、连杆-n、分离式套筒一号-o、分离式套筒二号-p、复位弹簧二号-q、强力磁铁-r、杠杆座-x、轴承二号-e、螺旋杆固定座-f、接地线-g。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相焊接”、“固定”、“设有”、“嵌合”、“扣合”等术语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并且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电高压电缆的异物清除装置,其结构包括加热带传动装置1、传动杆一号2、手杆3、轴承座4、传动杆口5、底座6、手轮7、杆传动装置8、螺杆9,所述传动杆一号2贯穿加热带传动装置1,所述手杆3活动安装在螺杆9外端,所述轴承座4贯穿底座6,所述底座6上端设有杆传动装置8,所述杆传动装置8固定安装在底座6上端,所述手轮7设于杆传动装置8前端,所述手轮7活动安装在杆传动装置8前端,所述底座6上端上开有传动杆口5;
所述加热带传动装置1包括电池盒s、传动杆固定座t、同步原件u、从动杆v、加热带w,所述电池盒s与加热带传动装置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传动杆固定座t固定安装在传动装置1内,所述同步原件u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从动杆v,所述从动杆v活动安装在同步原件u的上端,所述加热带w通过从动杆v与同步原件u与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杆传动装置8包括传动杆二号a、复位弹簧一号b、按钮c、螺旋伞齿轮一号d、螺旋伞齿轮二号h、齿轮杆i、轴承一号j、壳体k、杠杆l、固定板m、连杆n、分离式套筒一号o、分离式套筒二号p、复位弹簧二号q、强力磁铁r、杠杆座x,所述按钮c通过复位弹簧一号b与壳体k相连接,所述传动杆二号a与按钮c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螺旋伞齿轮一号d设于轴承一号j下端,所述螺旋伞齿轮一号d固定安装在轴承一号j下端,所述螺旋伞齿轮二号h与齿轮杆i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杠杆座x与壳体k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杠杆l固定安装在杠杆座x,所述杠杆l通过连杆n与分离式套筒二号p相连接,所述固定板m固定安装在壳体k内上,所述分离式套筒一号o以嵌入的形式安装在轴承一号j内环,所述复位弹簧二号q连接安装在分离式套筒一号o和分离式套筒二号p两端的强力磁铁r。
所述底座6由轴承二号e、螺旋杆固定座f、接地线g组成,所述轴承二号e以嵌入的形式安装在底座6,所述螺杆9贯穿螺旋杆固定座f,所述底座6内设有接地线g,所述接地线g贯穿底座6。
所述螺杆9与底座6相互垂直,所述螺杆9贯穿底座6。
所述传动杆一号2贯穿传动杆固定座t,所述手杆3通过传动杆一号2与同步原件u相连接。
所述接地线g与螺杆9连接,避免高压电线电势过大流经螺杆9造成操作人员触电。
所述加热带w与电源连接。
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带电高压电缆的异物清除装置的工作原理作出如下说明:
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使用时,首先将设备安放在所需要清除异物的相对位置,通过旋转手轮7通过齿轮杆i带动螺旋伞齿轮二号h旋转,螺旋伞齿轮二号h与螺旋伞齿轮一号d相啮合带动螺杆9旋转,螺杆9与分离式套筒一号o和分离式套筒二号p间隙配合,使得螺杆9向上运动,直至加热带传动装置1与高压线平行,将手杆3安装至螺杆9,开始调整角度,按下按钮c,按钮c通过传动杆二号a将杠杆l的下端向前推,使得杠杆l上端通过连杆n将分离式套筒二号p向后拉,使得分离式套筒一号o和分离式套筒二号p分离,根据实地情况通过螺杆9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螺杆9,调整好角度后,松开按钮c,复位弹簧一号b将按钮c复位,对准高压线上的塑料袋向上拉动手杆3,手杆3将力传送至传动杆一号2,传动杆一号2带动同步原件u与两端的从动杆v向左运动,使得加热带w相对运动,将塑料袋融化清除,底座6内设有螺旋杆固定座f,避免融化塑料袋时螺杆9受风力影响而产生偏差,待清除完成后,用户松开手杆3装置自动复位,拆下手杆3,将手杆3套进传动杆口5,旋转手轮7将螺杆9降落即可。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在对带电高压线的塑料袋进行清除时,由于高压线带电,操作难度较大,清除装置在对高压线进行清除时,对所在高度的塑料袋清理时受风的影响产生偏差,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实用新型设有加热带w,通过套筒的配合将螺杆9伸长至塑料袋所在位置且与高压线相互平行,通过拉动手杆3使得两边加热带w相对运动,对塑料袋进行融化处理,融化后的塑料袋自动掉落,避免破坏高压线,底座6内设有螺旋杆固定座f,避免融化塑料袋时螺杆9受风力影响而产生偏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