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翻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可将多向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地瓜片用自动翻晒装置。
背景技术
地瓜可制作成地瓜干,在南方沿海的农村一般是将地瓜切成厚片状,而后将切成后厚片状的地瓜片,均匀平铺在楼顶或院子内,使阳光能够充分照射在地瓜片的表面上,将地瓜片内部含有的水分蒸发掉,并利用风将周围的水分带走,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制成的地瓜干耗时长,工作量大,并且时隔一段时间后需要人工对地瓜片进行翻面,使得地瓜片两面都能充分接受光照,因此目前需要针对南方沿海城市风能较为丰富的情况研发一种可将多方向的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地瓜片自动翻晒装置,使地瓜片能够持续循环均匀受热,从而减少工人劳动量,提高地瓜干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将多向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地瓜片用自动翻晒装置,其结构包括通风隔层网罩、左侧边连接矩形条、风力传动装置、型支撑杆、联轴器、玻璃面板、右侧边连接矩形条,所述的玻璃面板顶部设有通风隔层网罩并且二者相扣合,所述的玻璃面板两侧分别设有左侧边连接矩形条和右侧边连接矩形条,所述的左侧边连接矩形条和右侧边连接矩形条内侧的中心位置与玻璃面板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的左侧边连接矩形条和右侧边连接矩形条底部的中心位置均安装有型支撑杆,所述的左侧边连接矩形条外侧的中心位置安设有联轴器,所述的左侧边连接矩形条外侧安装有风力传动装置,所述的风力传动装置通过联轴器与玻璃面板传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风力传动装置由叶片可变向式叶轮、通风口、固定圆形后盖、集风侧边弧形板、侧边弧形板限位板、静磁环、动磁环、活动圆形前盖、支座组成,所述的支座固定在左侧边连接矩形条底部中心位置设有的型支撑杆上,所述的支座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活动圆形前盖和固定圆形后盖,所述的固定圆形后盖与支座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活动圆形前盖和支座相铰接,所述的固定圆形后盖和活动圆形前盖表面上均等距设有四个通风口,所述的支座两侧设有集风侧边弧形板并且呈轴对称结构,所述的集风侧边弧形板和支座相铰接并且内壁上设有动磁环,所述的支座顶部的中心位置安装有两个侧边弧形板限位板并且呈轴对称结构,所述的侧边弧形板限位板底部安装有静磁环,所述的静磁环和动磁环相配合,所述的固定圆形后盖前端的中心位置安装有叶片可变向式叶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叶片可变向式叶轮由轮毂、传动圆轴、导风斜槽、叶片、叶片调向支座、拉簧、连接圆轴、轴承环、圆形活塞、活塞缸组成,所述的轮毂的中心位置设有传动圆轴,所述的传动圆轴一端扣合固定在轮毂上,所述的传动圆轴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玻璃面板传动连接,所述的轮毂内部周向分布有两个以上的活塞缸,所述的活塞缸嵌入固定在轮毂上,所述的活塞缸顶部设有叶片调向支座,所述的叶片调向支座底部紧贴固定在轮毂外壁上,所述的叶片调向支座上方设有叶片并且二者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的叶片两侧均匀等距设有四条导风斜槽,所述的活塞缸内部设有圆形活塞并且二者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圆形活塞顶部的中心位置安装有轴承环,所述的叶片和圆形活塞之间设有连接圆轴,所述的连接圆轴和活塞缸相互平行并且首尾两端分别与叶片和轴承环连接,所述的叶片和活塞缸之间设有拉簧,所述的拉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叶片底面和活塞缸顶面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叶片调向支座由立式垂直限位槽口、圆盘、轮毂连接件、斜式垂直限位槽口、轴孔组成,所述的轮毂连接件底面与轮毂外壁相扣合并且顶部安装有圆盘,所述的圆盘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立式垂直限位槽口,所述的圆盘顶面上设有斜式垂直限位槽口并且与立式垂直限位槽口形成型结构,所述的斜式垂直限位槽口与立式垂直限位槽口相连接,所述的斜式垂直限位槽口和立式垂直限位槽口的相交处设有轴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叶片与立式垂直限位槽口和斜式垂直限位槽口相配合,所述的连接圆轴底端依次通过轴孔和活塞缸与圆形活塞顶部设有的轴承环连接,所述的连接圆轴与轴孔和活塞缸采用活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通风隔层网罩内部均匀等距设有两个以上的纵向通风隔板,能够使置于通风隔层网罩内部的地瓜片整齐排列,使地瓜片能够均匀受热,增加地瓜片干化的速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玻璃面板的材料为钢化玻璃,使玻璃面板在翻转过程中,地瓜片与玻璃面板的接触面,能够充分接受光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拉簧的弹性力大于叶片的重力。
工作原理:
将地瓜干整齐排列放置在通风隔层网罩内部,并将通风隔层网罩底部固定在玻璃面板上,使地瓜片一面和通风隔层网罩接触,另一面与玻璃面板接触,使玻璃面板在翻转过程中地瓜片两面均能受阳光照射,而后根据横风的吹动方向,调节叶片与横风的接触面,使叶片迎风面积的值达到最小,此时左右两边受力不同,从而造成压力差推动轮毂转动,使玻璃面板在翻转过程中,使地瓜片两面都能够持续循环均匀受热,当横风从叶片可变向式叶轮侧面吹过时,打开支座两侧设有的集风侧边弧形板,使叶片可变向式叶轮能够与风接触,并利用活动圆形前盖和固定圆形后盖两者形成的风道,对侧边横风进行导流,使其更加集中的从经过叶片可变向式叶轮,从而提高叶片可变向式叶轮的转动效率,此时叶片底部置于立式垂直限位槽口内,具体操作方法为:施力将叶片向上拔起,拉簧受力形变,叶片通过连接圆轴带动圆形活塞沿活塞缸向上滑动,此时叶片底部与叶片调向支座分离,而后转动叶片使连接圆轴旋转,当叶片底部正好位于立式垂直限位槽口上方时放开叶片,通过拉簧和圆形活塞依次复位时产生的向下拉力,将叶片底部牢牢固定在立式垂直限位槽口内,从而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当横风从叶片可变向式叶轮正面吹过时,依次关闭集风侧边弧形板和活动圆形前盖,使叶片可变向式叶轮置于集风侧边弧形板和活动圆形前盖围成的圆形罩体内,此时风通过活动圆形前盖设有的通风口吹入圆形罩体内,并从固定圆形后盖设有的通风口流出,通过集风侧边弧形板和活动圆形前盖围成的圆形罩体,能够集中吹入风,并对风力进行导流增压,从而提高叶片可变向式叶轮的转动效率,此时叶片底部置于斜式垂直限位槽口内,具体操作方法为:施力将叶片向上拔起,拉簧受力形变,叶片通过连接圆轴带动圆形活塞沿活塞缸向上滑动,此时叶片底部与叶片调向支座分离,而后转动叶片使连接圆轴旋转,当叶片底部正好位于斜式垂直限位槽口上方时放开叶片,通过拉簧和圆形活塞依次复位时产生的向下拉力,使叶片底部牢牢固定在斜式垂直限位槽口内,从而叶片使叶片迎风面积的值达到最小,造成的压力差推动叶片可变向式叶轮转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将多向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地瓜片用自动翻晒装置,设计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叶片可变向式叶轮,可根据横风的吹动方向,调节叶片与横风的接触面,使叶片迎风面积的值达到最小,此时左右两边受力不同,从而造成压力差推动轮毂转动,使轮毂通过传动圆轴带动玻璃面板转动,使玻璃面板在翻转过程中,使地瓜片两面都能够持续循环均匀受热,提高地瓜干的品质,解决地瓜片在晾晒过程中时隔一段时间需要人工对地瓜片进行翻面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将多向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地瓜片用自动翻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力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叶片可变向式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叶片调向支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将多向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地瓜片用自动翻晒装置动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通风隔层网罩-1、左侧边连接矩形条-2、风力传动装置-3、叶片可变向式叶轮-31、轮毂-31-1、传动圆轴-31-2、导风斜槽-31-3、叶片-31-4、叶片调向支座-31-5、立式垂直限位槽口-31-5a、圆盘-31-5b、轮毂连接件-31-5c、斜式垂直限位槽口-31-5d、轴孔-31-5e、拉簧-31-6、连接圆轴-31-7、轴承环-31-8、圆形活塞-31-9、活塞缸-31-10、通风口-32、固定圆形后盖-33、集风侧边弧形板-34、侧边弧形板限位板-35、静磁环-36、动磁环-37、活动圆形前盖-38、支座-39、T型支撑杆-4、联轴器-5、玻璃面板-6、右侧边连接矩形条-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将多向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地瓜片用自动翻晒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将多向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地瓜片用自动翻晒装置,其结构包括通风隔层网罩1、左侧边连接矩形条2、风力传动装置3、T型支撑杆4、联轴器5、玻璃面板6、右侧边连接矩形条7,所述的玻璃面板6顶部设有通风隔层网罩1并且二者相扣合,所述的玻璃面板6两侧分别设有左侧边连接矩形条2和右侧边连接矩形条7,所述的左侧边连接矩形条2和右侧边连接矩形条7内侧的中心位置与玻璃面板6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的左侧边连接矩形条2和右侧边连接矩形条7底部的中心位置均安装有T型支撑杆4,所述的左侧边连接矩形条2外侧的中心位置安设有联轴器5,所述的左侧边连接矩形条2外侧安装有风力传动装置3,所述的风力传动装置3通过联轴器5与玻璃面板6传动连接,所述的通风隔层网罩1内部均匀等距设有两个以上的纵向通风隔板,能够使置于通风隔层网罩1内部的地瓜片整齐排列,使地瓜片能够均匀受热,增加地瓜片干化的速度,所述的玻璃面板6的材料为钢化玻璃,使玻璃面板6在翻转过程中,地瓜片与玻璃面板6的接触面,能够充分接受光照。
请参阅图2,所述的风力传动装置3由叶片可变向式叶轮31、通风口32、固定圆形后盖33、集风侧边弧形板34、侧边弧形板限位板35、静磁环36、动磁环37、活动圆形前盖38、支座39组成,所述的支座39固定在左侧边连接矩形条2底部中心位置设有的T型支撑杆4上,所述的支座39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活动圆形前盖38和固定圆形后盖33,所述的固定圆形后盖33与支座39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活动圆形前盖38和支座39相铰接,所述的固定圆形后盖33和活动圆形前盖38表面上均等距设有四个通风口32,所述的支座39两侧设有集风侧边弧形板34并且呈轴对称结构,所述的集风侧边弧形板34和支座39相铰接并且内壁上设有动磁环37,所述的支座39顶部的中心位置安装有两个侧边弧形板限位板35并且呈轴对称结构,所述的侧边弧形板限位板35底部安装有静磁环36,所述的静磁环36和动磁环37相配合,所述的固定圆形后盖33前端的中心位置安装有叶片可变向式叶轮31。
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的叶片可变向式叶轮31由轮毂31-1、传动圆轴31-2、导风斜槽31-3、叶片31-4、叶片调向支座31-5、拉簧31-6、连接圆轴31-7、轴承环31-8、圆形活塞31-9、活塞缸31-10组成,所述的轮毂31-1的中心位置设有传动圆轴31-2,所述的传动圆轴31-2一端扣合固定在轮毂31-1上,所述的传动圆轴31-2另一端通过联轴器5与玻璃面板6传动连接,所述的轮毂31-1内部周向分布有两个以上的活塞缸31-10,所述的活塞缸31-10嵌入固定在轮毂31-1上,所述的活塞缸31-10顶部设有叶片调向支座31-5,所述的叶片调向支座31-5底部紧贴固定在轮毂31-1外壁上,所述的叶片调向支座31-5上方设有叶片31-4并且二者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的叶片31-4两侧均匀等距设有四条导风斜槽31-3,所述的活塞缸31-10内部设有圆形活塞31-9并且二者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圆形活塞31-9顶部的中心位置安装有轴承环31-8,所述的叶片31-4和圆形活塞31-9之间设有连接圆轴31-7,所述的连接圆轴31-7和活塞缸31-10相互平行并且首尾两端分别与叶片31-4和轴承环31-8连接,所述的叶片31-4和活塞缸31-10之间设有拉簧31-6,所述的拉簧31-6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叶片31-4底面和活塞缸31-10顶面上,所述的拉簧31-6的弹性力大于叶片31-4的重力。
请参阅图5,所述的叶片调向支座31-5由立式垂直限位槽口31-5a、圆盘31-5b、轮毂连接件31-5c、斜式垂直限位槽口31-5d、轴孔31-5e组成,所述的轮毂连接件31-5c底面与轮毂31-1外壁相扣合并且顶部安装有圆盘31-5b,所述的圆盘31-5b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立式垂直限位槽口31-5a,所述的圆盘31-5b顶面上设有斜式垂直限位槽口31-5d并且与立式垂直限位槽口31-5a形成X型结构,所述的斜式垂直限位槽口31-5d与立式垂直限位槽口31-5a相连接,所述的斜式垂直限位槽口31-5d和立式垂直限位槽口31-5a的相交处设有轴孔31-5e。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所述的叶片31-4与立式垂直限位槽口31-5a和斜式垂直限位槽口31-5d相配合,所述的连接圆轴31-7底端依次通过轴孔31-5e和活塞缸31-10与圆形活塞31-9顶部设有的轴承环31-8连接,所述的连接圆轴31-7与轴孔31-5e和活塞缸31-10采用活动连接。
其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将地瓜干整齐排列放置在通风隔层网罩1内部,并将通风隔层网罩1底部固定在玻璃面板6上,使地瓜片一面和通风隔层网罩1接触,另一面与玻璃面板6接触,使玻璃面板6在翻转过程中地瓜片两面均能受阳光照射,而后根据横风的吹动方向,调节叶片31-4与横风的接触面,使叶片31-4迎风面积的值达到最小,此时左右两边受力不同,从而造成压力差推动轮毂31-1转动,使玻璃面板6在翻转过程中,使地瓜片两面都能够持续循环均匀受热,当横风从叶片可变向式叶轮31侧面吹过时,打开支座39两侧设有的集风侧边弧形板34,使叶片可变向式叶轮31能够与风接触,并利用活动圆形前盖38和固定圆形后盖33两者形成的风道,对侧边横风进行导流,使其更加集中的从经过叶片可变向式叶轮31,从而提高叶片可变向式叶轮31的转动效率,此时叶片31-4底部置于立式垂直限位槽口31-5a内,具体操作方法为:施力将叶片31-4向上拔起,拉簧31-6受力形变,叶片31-4通过连接圆轴31-7带动圆形活塞31-9沿活塞缸31-10向上滑动,此时叶片31-4底部与叶片调向支座31-5分离,而后转动叶片31-4使连接圆轴31-7旋转,当叶片31-4底部正好位于立式垂直限位槽口31-5a上方时放开叶片31-4,通过拉簧31-6和圆形活塞31-9依次复位时产生的向下拉力,将叶片31-4底部牢牢固定在立式垂直限位槽口31-5a内,从而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当横风从叶片可变向式叶轮31正面吹过时,依次关闭集风侧边弧形板34和活动圆形前盖38,使叶片可变向式叶轮31置于集风侧边弧形板34和活动圆形前盖38围成的圆形罩体内,此时风通过活动圆形前盖38设有的通风口32吹入圆形罩体内,并从固定圆形后盖33设有的通风口32流出,通过集风侧边弧形板34和活动圆形前盖38围成的圆形罩体,能够集中吹入风,并对风力进行导流增压,从而提高叶片可变向式叶轮31的转动效率,此时叶片31-4底部置于斜式垂直限位槽口31-5d内,具体操作方法为:施力将叶片31-4向上拔起,拉簧31-6受力形变,叶片31-4通过连接圆轴31-7带动圆形活塞31-9沿活塞缸31-10向上滑动,此时叶片31-4底部与叶片调向支座31-5分离,而后转动叶片31-4使连接圆轴31-7旋转,当叶片31-4底部正好位于斜式垂直限位槽口31-5d上方时放开叶片31-4,通过拉簧31-6和圆形活塞31-9依次复位时产生的向下拉力,使叶片31-4底部牢牢固定在斜式垂直限位槽口31-5d内,从而叶片31-4使叶片31-4迎风面积的值达到最小,造成的压力差推动叶片可变向式叶轮31转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