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杨声的麦克风。
背景技术
麦克风(又称微音器或话筒,正式的中文名是传声器),是一种将声音转换成电子信号的换能器。麦克风起源于19世纪末,在二十世纪麦克风由最初通过电阻转换声电发展为电感、电容式转换,大量新的麦克风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现在已经有不同种类的麦克风不同的场合使用。
现如今麦克风应用十分广泛,但传统麦克风与杨声配合安装时,安装复杂,操作不便,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杨声的麦克风,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杨声的麦克风,包括麦克风本体和安装板,所述麦克风本体包括麦克风头和手柄,所述安装板上竖直开设有孔洞,所述手柄穿过孔洞的内部,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壁焊接有杨声器,所述安装板的右端横向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端设有轴承,且螺纹杆的左端与轴承的内环右端固定焊接,所述轴承的外环左端通过连接杆焊接有挤压板。
优选的,所述挤压板为弧线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挤压板的左侧壁设有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橡胶层的左侧壁设有凸起。
优选的,所述凸起为弧线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右端焊接有手拧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杨声的麦克风,结构简单,操作快捷,安装方便,固定效果好,同时对麦克风本体的手柄提供保护,具有很强的适用性,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切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挤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麦克风本体、2麦克风头、3手柄、4安装板、5孔洞、6杨声器、7螺纹杆、8轴承、9连接杆、10挤压板、11橡胶层、12凸起、13手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杨声的麦克风,包括麦克风本体1和安装板4,所述麦克风本体1包括麦克风头2和手柄3,所述安装板4上竖直开设有孔洞5,所述手柄3穿过孔洞5的内部,所述安装板4的左侧壁焊接有杨声器6,所述安装板4的右端横向安装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左端设有轴承8,且螺纹杆7的左端与轴承8的内环右端固定焊接,所述轴承8的外环左端通过连接杆9焊接有挤压板10。
具体地,所述挤压板10为弧线形设置。提高了挤压板10与手柄3的重合面积,提高了安装板4的固定效果。
具体地,所述挤压板10的左侧壁设有橡胶层11。橡胶层11的弹性作用对手柄3提供保护。
具体地,所述橡胶层11的左侧壁设有凸起12。提高了橡胶层11的左侧壁的粗糙程度,提高了橡胶层11的左侧壁的摩擦力,再对手柄3提供保护的同时,提高了安装板4的固定效果。
具体地,所述凸起12为弧线形设置。提高了橡胶层11的左侧壁的摩擦力。
具体地,所述螺纹杆7的右端焊接有手拧杆13。通过手拧杆13方便扭转螺纹杆7。
该带杨声的麦克风,安装时,先将麦克风本体1的手柄3插入孔洞5中,然后向左扭转螺纹杆7,带动挤压板10向左运动,对手柄3进行夹紧,完成定位,操作简单,安装迅速,挤压板10为弧线形设置,提高了挤压板10与手柄3的重合面积,提高了安装板4的固定效,橡胶层11的左侧壁设有凸起12,提高了橡胶层11的左侧壁的粗糙程度,提高了橡胶层11的左侧壁的摩擦力,再对手柄3提供保护的同时,提高了安装板4的固定效果。因此该带杨声的麦克风,结构简单,操作快捷,安装方便,固定效果好,同时对麦克风本体1的手柄3提供保护,具有很强的适用性,适合大规模推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