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散热的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最简单的电容器是由两端的极板和中间的绝缘电介质构成的,通电后,极板带电,形成电压,但是由于中间的绝缘物质,所以整个电容器是不导电的。
现有的电容器在使用裹过程中会产热,然而现有的电容器的散热性较差,这样会导致热量存储于铝壳内部,长期积累会对芯子造成极大的损坏,降低该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处于高温下的电容器容易发生爆裂或者内焚,这就会导致使用电容器的仪器损坏,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易散热的电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散热的电容器,包括铝壳,所述铝壳的内壁设有芯子,且芯子的外壁设有二号散热硅胶,所述铝壳的外壁插接有散热管,且散热管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有螺母,散热管的另一端设有裹层,裹层通过胶水设于芯子的外壁,所述铝壳的两侧内壁均焊接有导热片,且导热片的另一端均焊接于芯子的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铝壳的一侧外壁设有上盖板,且铝壳的另一侧外壁设有下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芯子的一侧外壁分别设有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且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的另一端设有塑料盖。
进一步的,所述芯子一端与铝壳之间填充有橡胶填充物,且芯子的另一端于铝壳之间填充有活性炭填充物。
进一步的,所述铝壳的两侧外壁均设有一号散热硅胶,且一号散热硅胶的外壁开有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散热硅胶的外壁设有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有导热片和二号散热硅胶,二号散热硅胶与芯子之间通过胶体粘接的,芯子产生的热量被二号散热硅胶吸收,导热片再将二号散热硅胶内部的热量导向铝壳,降低铝壳内部的热量,起到散热效果,保护芯子,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有一号散热硅胶和散热孔,一号散热硅胶包裹在铝壳的外部,将铝壳上的热量吸收,加速铝壳散热过程,部分热量通过散热孔与外界的空气接触,从而达到散热效果;
3、通过设置有橡胶填充物和活性炭填充物,橡胶填充物增加装置的密封性,活性炭填充物具备吸热性,进一步的提高该电容器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散热的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散热的电容器的散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散热的电容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铝壳、2-上盖板、3-螺母、4-散热管、5-一号散热硅胶、6-散热孔、7-导热片、8-正极引线、9-下盖板、10-塑料盖、11-负极引线、12-活性炭填充物、13-芯子、14-二号散热硅胶、15-橡胶填充物、17-裹层、18-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易散热的电容器,包括铝壳1,铝壳1的内壁设有芯子13,且芯子13的外壁套接有二号散热硅胶14,铝壳1的外壁插接有散热管4,且散热管4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有螺母3,散热管4的另一端套接有裹层17,裹层17通过胶水粘贴于芯子13的外壁,铝壳1的两侧内壁均焊接有导热片7,且导热片7的另一端均焊接于芯子13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中,铝壳1的一侧外壁设有上盖板2,且铝壳1的另一侧外壁设有下盖板9,芯子13的一侧外壁分别设有正极引线8和负极引线11,且正极引线8和负极引线11的另一端套接有塑料盖10,芯子13一端与铝壳1之间填充有橡胶填充物15,且芯子13的另一端于铝壳1之间填充有活性炭填充物12,铝壳1的两侧外壁均粘贴有一号散热硅胶5,且一号散热硅胶5的外壁开有散热孔6,一号散热硅胶5的外壁粘贴有标签18。
工作原理:使用时,芯子13产生的热量部分被二号散热硅胶14吸收,部分被散热管4吸收,散热管4吸收的热量直接导入大气中,二号散热硅胶14吸收的热量部分被活性炭填充物12吸收,部分在导热片7的传热作用下导向铝壳1,铝壳1上的热量部分通过散热孔6与大气进行热量交换,部分被一号散热硅胶5吸收,加速铝壳1的散热过程,提高电容器的散热效果,保护芯子13,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