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进料均匀的多喷嘴喷釉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可以取代人工实现工作,在陶瓷制造业里,通过机器人进行喷釉,无需人工。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目前采用多喷嘴喷釉机器人,但多喷嘴喷釉机器人在使用时,由于喷嘴设置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由中间进料时必然先提供给下位的喷嘴,之后是左右的喷嘴,然后在供给上面的喷嘴,使喷嘴之间出料时间不一致,容易出现喷洒不均匀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进料均匀的多喷嘴喷釉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进料均匀的多喷嘴喷釉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料箱、底座、驱动电机、分流装置、大臂、喷嘴、转盘、小臂,所述料箱顶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大臂活动连接,所述大臂与小臂活动连接,所述小臂尾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分别安装有四个喷嘴,所述喷嘴与分流装置连通,所述分流装置与料箱通过泵连接;所述分流装置由分流机构、分流管道、衔接装置组成,所述分流机构设在料箱侧面,所述分流机构通过四个分流管道与衔接装置相通,所述衔接装置与转盘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分流机构由垂坠装置、分流器、自平衡装置、保护罩组成,所述保护罩内连接有自平衡装置,所述自平衡装置设在下方的垂坠装置相连接,所述垂坠装置上安装有分流器。
作为优化,所述自平衡装置由内圈、保持器、支撑轴、外圈、滚珠、平衡杆、弧形滑杆、连接杆组成,所述内圈与外圈均为圆形,所述内圈设在外圈内部且两者圆心一致,所述内圈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外圈的内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外圈与内圈的凹槽之间设有与之相配合滚珠,所述滚珠设有保持器,所述弧形滑杆设在外圈与内圈之间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与连接杆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杆与垂坠装置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垂坠装置由平衡板、加固杆、垂直杆、锥头组成,所述平衡板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垂直连接,所述平衡板上安装有分流器,所述平衡板底部中间与垂直杆顶部垂直焊接,所述垂直杆底部设有锥头,所述锥头尖端朝下,所述平衡板底部两侧通过加固杆与垂直杆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分流器由支管、分流管、主体、进料管组成,所述主体为长方体状,所述主体中间设有支管,所述支管与主体的长边平行,所述支管的两端分别与分流管垂直联通,所述支管的中点与进料管垂直连通,所述进料管通过泵与料箱相连接,所述支管通过分流管道与衔接装置连通。
作为优化,所述衔接装置由固定盘、轴承、旋转盘组成,所述固定盘通过轴承与旋转盘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盘与轴承的内圈相连接,所述旋转盘与轴承的外圈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固定盘设有四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分流管道螺纹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旋转盘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固定盘设在圆形凹槽内并通过轴承与之活动连接,所述旋转盘与固定盘相贴合,所述旋转盘设有与固定盘上的螺纹孔相对应的四个通孔,四个通孔分别与四个喷嘴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通孔与螺纹孔大小一致,四个通孔之间的间隔角度小于20度。
作为优化,所述通孔与螺纹孔的直径为2-3cm。
作为优化,所述旋转盘的厚度为固定盘的2倍。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大臂和小臂的移动对喷嘴进行定位,通过转盘带动喷嘴进行旋转,使喷洒均匀,上料时,物料通过泵提升到分流器进行分流,保证四个分流管道进料量一致,然后通过分流管道流到衔接装置,通过固定盘、旋转盘设有螺纹孔和通孔,能够保证四个喷嘴在旋转的时候进料的均匀,在料箱底部不平衡时,通过自平衡装置能够保证分流器自动保持水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分流器的设计能够使分流均匀,使进料均匀,能够同时进行喷洒,避免喷洒不均的现象;
2、自平衡装置通过滚珠与弧形滑杆的滑动,能够使两根平衡杆始终保持平衡,能够自动校准,使分流器保持水平,使进料均匀;
3、垂坠装置能够对自平衡装置提供重力,使平衡板始终保持在水平线上,能够对分流器起到稳定的效果,减少晃动,通过保护罩能够避免外力对分流器的平衡造成干扰;
4、固定盘与旋转盘贴合,通过螺纹孔和通孔能够使两个盘之间实现旋转移动的同时进行均匀上料。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进料均匀的多喷嘴喷釉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衔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衔接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料箱1、底座2、驱动电机3、分流装置4、大臂5、喷嘴6、转盘7、小臂8、分流机构40、分流管道41、衔接装置42、垂坠装置401、分流器402、自平衡装置403、保护罩404、内圈4031、保持器4032、支撑轴4033、外圈4034、滚珠4035、平衡杆4036、弧形滑杆4037、连接杆4038、平衡板4011、加固杆4012、垂直杆4013、锥头4014、支管4021、分流管4022、主体4023、进料管4024、固定盘421、轴承422、旋转盘423、螺纹孔4210、圆形凹槽4230、通孔42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料均匀的多喷嘴喷釉机器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料箱1、底座2、驱动电机3、分流装置4、大臂5、喷嘴6、转盘7、小臂8,所述料箱1顶部安装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上设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与大臂5活动连接,所述大臂5与小臂8活动连接,所述小臂8尾端安装有转盘7,所述转盘7上分别安装有四个喷嘴6,所述喷嘴6与分流装置4连通,所述分流装置4与料箱1通过泵连接;所述分流装置4由分流机构40、分流管道41、衔接装置42组成,所述分流机构40设在料箱1侧面,所述分流机构40通过四个分流管道41与衔接装置42相通,所述衔接装置42与转盘7相连接。
所述分流机构40由垂坠装置401、分流器402、自平衡装置403、保护罩404组成,所述保护罩404内连接有自平衡装置403,所述自平衡装置403设在下方的垂坠装置401相连接,所述垂坠装置401上安装有分流器402。
所述自平衡装置403由内圈4031、保持器4032、支撑轴4033、外圈4034、滚珠4035、平衡杆4036、弧形滑杆4037、连接杆4038组成,所述内圈4031与外圈4034均为圆形,所述内圈4031设在外圈4034内部且两者圆心一致,所述内圈4031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外圈4034的内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外圈4034与内圈4031的凹槽之间设有与之相配合滚珠4035,所述滚珠4035设有保持器4032,所述弧形滑杆4037设在外圈4034与内圈4031之间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滑杆4037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平衡杆4036,所述平衡杆4036与连接杆4038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杆4038与垂坠装置401相连接。
所述垂坠装置401由平衡板4011、加固杆4012、垂直杆4013、锥头4014组成,所述平衡板4011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4038垂直连接,所述平衡板4011上安装有分流器402,所述平衡板4011底部中间与垂直杆4013顶部垂直焊接,所述垂直杆4013底部设有锥头4014,所述锥头4014尖端朝下,所述平衡板4011底部两侧通过加固杆4012与垂直杆4013相连接。
所述分流器402由支管4021、分流管4022、主体4023、进料管4024组成,所述主体4023为长方体状,所述主体4023中间设有支管4021,所述支管4021与主体4023的长边平行,所述支管4021的两端分别与分流管4022垂直联通,所述支管4021的中点与进料管4024垂直连通,所述进料管4024通过泵与料箱1相连接,所述支管4021通过分流管道41与衔接装置42连通。
所述衔接装置42由固定盘421、轴承422、旋转盘423组成,所述固定盘421通过轴承422与旋转盘423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盘421与轴承422的内圈相连接,所述旋转盘423与轴承422的外圈相连接。
所述固定盘421设有四个螺纹孔4210,所述螺纹孔4210与分流管道41螺纹连接。
所述旋转盘423设有圆形凹槽4230,所述固定盘421设在圆形凹槽4230内并通过轴承422与之活动连接,所述旋转盘423与固定盘421相贴合,所述旋转盘423设有与固定盘421上相对应的四个通孔4231,四个通孔4231分别与四个喷嘴6相连接。
所述转盘7为开设有四个流道70,四个流道70分别与四个喷嘴6相连通,四个流道70与旋转盘423的四个通孔4231相通。
在使用时,通过大臂5和小臂8的移动对喷嘴6进行定位,通过转盘7带动喷嘴6进行旋转,使喷洒均匀,上料时,物料通过泵提升到分流器402进行分流,保证四个分流管道41进料量一致,然后通过分流管道41流到衔接装置42,通过固定盘421、旋转盘423设有螺纹孔4210和通孔4231,能够保证四个喷嘴6在旋转的时候进料的均匀,在料箱1底部不平衡时,通过自平衡装置403能够保证分流器402自动保持水平。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分流器的设计能够使分流均匀,使进料均匀,能够同时进行喷洒,避免喷洒不均的现象;自平衡装置通过滚珠与弧形滑杆的滑动,能够使两根平衡杆始终保持平衡,能够自动校准,使分流器保持水平,使进料均匀;垂坠装置能够对自平衡装置提供重力,使平衡板始终保持在水平线上,能够对分流器起到稳定的效果,减少晃动,通过保护罩能够避免外力对分流器的平衡造成干扰;固定盘与旋转盘贴合,通过螺纹孔和通孔能够使两个盘之间实现旋转移动的同时进行均匀上料。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