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投料式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于养殖业,通过养殖发家致富,在养殖的时候,需要对养殖产品进行食物的投放;传统的投放方式是通过人力来进行投放,这种方式效率低下,费时费力,投放的食物大多不能人吃,投放时容易被人体吸入,且弄脏双手,对健康不利。
为此,这种工作可以利用机器人来帮助完成。现有的机器人成本较高,不利于一些小型养殖场使用,不利于产品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成本低,便于推广、能进行远距离投料、适用于水产养殖行业使用的自动投料式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动投料式机器人,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有一储物槽,储物槽内放置有饲料;所述储物槽的中间设有一挡板;挡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转动装置和第二转动装置;所述第一转动装置和第二转动装置包括一电机和一圆盘体,电机的电机轴连接一转轴,转轴装入圆盘体的轴孔内;所述圆盘体的侧面安装固定有一个以上的金属弹片,金属弹片的底部与储物槽底部之间存在2mm至3mm的空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的顶部设有一横板,挡板的高度比转动装置的最大高度的高2cm至3c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装置逆时针转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转动装置顺时针转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装置和第二转动装置的主面和背面均设有一插孔,插孔内插入支撑杆,支撑杆固定连接横板底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呈“L”型结构的圆柱,支撑杆的表面为光滑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利于推广;适用于水产养殖业使用,能够同时对两个鱼塘进行饲料投放,增加工作效率;可进行远距离饲料投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投料式机器人,包括底座1,底座的顶部设有一储物槽2,储物槽内放置有饲料3。所述储物槽的中间设有一挡板4;挡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转动装置5和第二转动装置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装置和第二转动装置包括一电机9和一圆盘体,电机的电机轴连接一转轴11,转轴装入圆盘体的轴孔内;所述圆盘体的侧面安装固定有一个以上的金属弹片,金属弹片的底部与储物槽底部之间存在2mm至3mm的空隙,避免金属弹片与固定槽底部摩擦,造成损坏。
使用使,可将储物槽内倒入饲料,通过电机使得第一转动装置和第二转动装置转动,金属弹片带动饲料,使得饲料飞起,流入到池塘中;通过对电机转速的调节,控制投放的距离。
进一步,挡板的顶部设有一横板7,挡板的高度比转动装置的最大高度的高2cm至3cm,挡板和横板起到阻挡作用,使得部分飞溅起来没有向池塘方向的饲料重新掉落在储物槽,节省饲料的浪费。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装置和第二转动装置的主面和背面均设有一插孔,插孔内插入支撑杆12,支撑杆固定连接横板底部,通过支撑杆固定第一转动装置和第二转动装置,
进一步,支撑杆呈“L”型结构的圆柱,支撑杆的表面为光滑的表面。便于第一转动装置和第二转动装置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利于推广;适用于水产养殖业使用,能够同时对两个鱼塘进行饲料投放,增加工作效率;可进行远距离饲料投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