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石油开采用分级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刚刚开采出来的石油被称为原油,是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石油原油中存在较多的杂质,需要进行过滤或者沉降等方法将其中的杂质除去才能进行后续石油衍生产品的加工,而现有的通过过滤除去石油原油中杂质的过程中,若直接用较小滤孔的滤网经常会因为石油原油自身粘稠及较多的杂质而导致管道堵塞,影响过滤工作的进行,甚至造成油管爆裂,若用较大滤孔的滤网可能会导致除杂不充分,且杂质中混合的石油会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油开采用分级过滤装置,克服石油原油中杂质过滤困难等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石油开采用分级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内左右两侧设有两个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筛选机构与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在所述筛选机构右侧,所述过滤器内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靠近所述连接腔的端壁连通所述连接腔的圆柱形腔,左侧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左侧所述圆柱形腔内,右侧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右侧所述圆柱形腔内;
所述筛选机构包括可转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有环状滤网,所述环状滤网可将石油中的杂质阻挡在所述环状滤网表面,所述环状滤网随所述支撑板转动,所述环状滤网右侧设有紧贴所述环状滤网右端面的刮板,所述环状滤网转动时,所述环状滤网上的杂质和少量石油会被所述刮板挂落至所述刮板内;
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形腔右端壁内的挤压腔,所述挤压腔下端壁嵌设有底部滤网,所述挤压腔内设有可上下运动的运动块,所述运动块下侧设有随所述挤压块上下运动的挤压块,所述筛选机构刮除的杂质与部分石油会掉落至所述挤压腔内,通过所述挤压块的上下运动可将挤压腔内杂质与石油混合物中的石油挤出。
优选地,所述筛选机构还包括嵌设在所述圆柱形腔左端壁内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端面转动设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右端位于所述圆柱形腔内且与所述支撑板左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刮板后端面与所述圆柱形腔后端壁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刮板下端面连接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右端面连接有倾斜管。
优选地,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连通所述挤压腔与所述圆柱形腔的中间腔,所述倾斜管右端位于所述中间腔内,所述中间腔下端壁内设有连通所述中间腔与所述挤压腔的储存腔,所述运动块内设有贯穿所述运动块前后端面的齿腔,所述挤压腔后端壁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前端面转动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齿腔,所述齿腔内的所述旋转轴上固定设有半圆形齿轮,所述运动块下端面固定设有导向杆,所述挤压块上端面固定设有运动杆,所述运动杆上端面内设有开口朝上的伸缩腔,所述导向杆下端位于所述伸缩腔内且与所述伸缩腔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下端面固定设有与所述伸缩腔下端壁固定连接的伸缩弹簧,所述挤压腔后端壁设有电磁开关。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左端面固定设有排出接口,所述过滤器右端面固定设有接收接口,所述过滤器上端面固定设有把手,左侧所述圆柱形腔左端壁通过排出腔连通所述排出接口,右侧所述圆柱形腔右端壁通过接收腔连通所述接收接口。
优选地,所述齿腔左右端壁上有齿,所述半圆形齿轮转动时可依次与所述齿腔左右端壁啮合。
优选地,左侧所述环状滤网内的滤孔直径小于右侧所述环状滤网内的滤孔直径,所述底部滤网内的滤孔直径小于左侧所述环状滤网内的滤孔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旋转的圆形滤网对石油内的杂质进行过滤,拥有较高的过滤效率,装置内设有两种滤孔尺寸的滤网,让石油从大滤孔到小滤孔通过,既能更彻底的清除杂质,又能有效的防止管道堵塞,且在过滤后还通过挤压的方式,将杂质中包含的部分石油挤压回流,充分利用石油,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石油开采用分级过滤装置整体全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示意图;
图4为图2中C-C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结合附图1-4所述的一种石油开采用分级过滤装置的机械机构示意图,包括过滤器10,所述过滤器10内左右两侧设有两个过滤机构73,所述过滤机构73包括筛选机构70与挤压机构71,所述挤压机构71在所述筛选机构70右侧,所述过滤器10内设有连接腔25,所述连接腔25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靠近所述连接腔25的端壁连通所述连接腔25的圆柱形腔18,左侧所述过滤机构73设置在左侧所述圆柱形腔18内,右侧所述过滤机构73设置在右侧所述圆柱形腔18内;
所述筛选机构70包括可转动的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上固定设有环状滤网17,所述环状滤网17可将石油中的杂质阻挡在所述环状滤网17表面,所述环状滤网17随所述支撑板13转动,所述环状滤网17右侧设有紧贴所述环状滤网17右端面的刮板16,所述环状滤网17转动时,所述环状滤网17上的杂质和少量石油会被所述刮板16挂落至所述刮板16内;
所述挤压机构71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形腔18右端壁内的挤压腔20,所述挤压腔20下端壁嵌设有底部滤网22,所述挤压腔20内设有可上下运动的运动块35,所述运动块35下侧设有随所述挤压块29上下运动的挤压块29,所述筛选机构70刮除的杂质与部分石油会掉落至所述挤压腔20内,通过所述挤压块29的上下运动可将挤压腔20内杂质与石油混合物中的石油挤出。
有益地,所述筛选机构70还包括嵌设在所述圆柱形腔18左端壁内的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右端面转动设有动力轴15,所述动力轴15右端位于所述圆柱形腔18内且与所述支撑板13左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刮板16后端面与所述圆柱形腔18后端壁通过支撑杆39固定连接,所述刮板16下端面连接有弧形挡板28,所述弧形挡板28右端面连接有倾斜管27。
有益地,所述挤压机构71还包括连通所述挤压腔20与所述圆柱形腔18的中间腔26,所述倾斜管27右端位于所述中间腔26内,所述中间腔26下端壁内设有连通所述中间腔26与所述挤压腔20的储存腔21,所述运动块35内设有贯穿所述运动块35前后端面的齿腔34,所述挤压腔20后端壁固定设有第二电机36,所述第二电机36前端面转动设有旋转轴33,所述旋转轴33贯穿所述齿腔34,所述齿腔34内的所述旋转轴33上固定设有半圆形齿轮32,所述运动块35下端面固定设有导向杆37,所述挤压块29上端面固定设有运动杆38,所述运动杆38上端面内设有开口朝上的伸缩腔31,所述导向杆37下端位于所述伸缩腔31内且与所述伸缩腔31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37下端面固定设有与所述伸缩腔31下端壁固定连接的伸缩弹簧30,所述挤压腔20后端壁设有电磁开关40。
有益地,所述过滤器10左端面固定设有排出接口11,所述过滤器10右端面固定设有接收接口23,所述过滤器10上端面固定设有把手19,左侧所述圆柱形腔18左端壁通过排出腔12连通所述排出接口11,右侧所述圆柱形腔18右端壁通过接收腔24连通所述接收接口23。
有益地,所述齿腔34左右端壁上有齿,所述半圆形齿轮32转动时可依次与所述齿腔34左右端壁啮合。
有益地,左侧所述环状滤网17内的滤孔直径小于右侧所述环状滤网17内的滤孔直径,所述底部滤网22内的滤孔直径小于左侧所述环状滤网17内的滤孔直径。
整个装置的机械动作的顺序:
初始状态下:伸缩弹簧30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环状滤网17在左右方向的直径与所述圆柱形腔18左右方向上的直径相同。
(1)将石油喷出管与接收接口23相接,并在排出接口11处连接上接收管。
(2)启动两个第一电机14与两个第二电机36,第一电机14驱动动力轴15转动,动力轴15带动支撑板13转动,环状滤网17随支撑板13转动,第二电机36驱动旋转轴33转动,带动半圆形齿轮32转动,半圆形齿轮32依次与齿腔34左右端壁啮合,从而带动运动块35上下运动,挤压块29随运动块35上下运动。
(3)石油喷出管喷出石油,从接收接口23进入接收腔24与右侧圆柱形腔18,石油中较大的杂质被右侧环状滤网17阻挡,右侧环状滤网17转动,带动较大的杂质连同部分石油转动,右侧环状滤网17在转动过程中,右侧刮板16将右侧环状滤网17右端面的较大杂质连同部分石油刮下,较大杂质连同部分石油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右侧弧形挡板28与右侧倾斜管27进入右侧挤压腔20内,通过右侧挤压块29的上下运动可将较大杂质中包含的部分石油通过右侧底部滤网22挤压至接收腔24内,储存腔21可在右侧挤压块29向下挤压时作为较大杂质以及石油的暂时储存地。
(4)石油与较小的杂质通过连接腔25进入左侧圆柱形腔18内,石油中较小的杂质被左侧环状滤网17阻挡,左侧环状滤网17转动,带动较小的杂质连同部分石油转动,左侧环状滤网17在转动过程中,左侧刮板16将左侧环状滤网17左端面的较小杂质连同部分石油刮下,较小杂质连同部分石油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左侧弧形挡板28与左侧倾斜管27进入左侧挤压腔20内,通过左侧挤压块29的上下运动可将较小杂质中包含的部分石油通过左侧底部滤网22挤压至接收腔24内,储存腔21可在左侧挤压块29向下挤压时作为较小杂质以及石油的暂时储存地。
(5)当挤压腔20内储存杂质过多时,挤压块29向下运动时会使得伸缩弹簧30被压缩,除杂后的石油会从排出腔12,通过接收管排出,打开电磁开关40可将累积的杂质取出。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