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管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PVC管尾端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PVC是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的一种材料。这种表面膜的最上层是漆,中间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最下层是背涂粘合剂;
在现有技术中,PVC管道在安装结束时,应对其尾端进行封堵密封,现有封堵使用操作麻烦,不够便捷,因此,急需一种PVC管尾端封堵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PVC管尾端封堵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VC管尾端封堵结构,包括:管体、密封胶块、挤入孔、密封套筒、密封胶垫、密封筒、挤入块和光滑层,所述管体一端内部活动连接设有密封胶块,所述密封胶块一端中间固定连接设有挤入孔,所述密封胶块一端固定连接设有密封套筒,所述密封套筒内部与管体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套筒外壁活动连接设有密封筒,所述密封筒内部一端中间固定连接设有挤入块,所述密封筒内部一端固定连接设有密封胶垫,且密封胶垫内壁与挤入块外壁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入块外壁固定连接设有光滑层。
优选的,所述挤入孔原始直径小于挤入块直径,且挤入块一端为半圆球状。
优选的,所述密封套筒外壁设有螺纹,且螺纹与密封筒内壁螺纹啮合。
优选的,所述光滑层为0.1mm厚度的聚四氟乙烯涂料。
优选的,所述密封胶块外壁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环形弧面凸起,且密封胶块为天然橡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密封套筒高度大于密封筒高度。
有益效果:
1、该PVC管尾端封堵结构通过设置密封胶块、挤入块和挤入孔,当进行密封时,通过人工,双手握住密封套筒和密封筒,使密封套筒和密封筒转动,使密封筒往左端移动,使挤入块挤入挤入孔内部,使密封胶块发生形变,使密封胶块与管体内部形态密封结构。
2、其次,设置密封套筒和密封筒,使该结构在密封是操作简单便捷,当进行密封时,可以通过两手分别握住密封套筒和密封筒进行密封,使该密封结构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胶块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3,部件名称或线条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管体-1,密封胶块-2,挤入孔-201,密封套筒-3,密封胶垫-4,密封筒-5,挤入块-6,光滑层-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一种PVC管尾端封堵结构,包括:管体1、密封胶块2、挤入孔201、密封套筒3、密封胶垫4、密封筒5、挤入块6和光滑层7,管体1一端内部活动连接设有密封胶块2,密封胶块2一端中间固定连接设有挤入孔201,密封胶块2一端固定连接设有密封套筒3,密封套筒3内部与管体1外壁活动连接,密封套筒3外壁活动连接设有密封筒5,密封筒5内部一端中间固定连接设有挤入块6,密封筒5内部一端固定连接设有密封胶垫4,且密封胶垫4内壁与挤入块6外壁一端固定连接,挤入块6外壁固定连接设有光滑层7。
本实施例中,挤入孔201原始直径小于挤入块6直径,且挤入块6一端为半圆球状,当密封时,挤入块6挤入挤入孔201内部,使密封胶块2发生形变,使密封胶块2与管体1内部形态密封结构。
本实施例中,密封套筒3外壁设有螺纹,且螺纹与密封筒5内壁螺纹啮合,当密封时,通过转动密封筒5可以使密封筒5往密封套筒3内部运动,使挤入块6挤入挤入孔201内部。
本实施例中,光滑层7为0.1mm厚度的聚四氟乙烯涂料,使光滑层7在挤入块6外壁表面形成光滑层,当挤入块6挤入挤入孔201内部时,使挤入块6和挤入孔201的摩擦很小,使挤入块6更容易挤入挤入孔201内部。
本实施例中,密封胶块2外壁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环形弧面凸起,且密封胶块2为天然橡胶制成,当密封时,使密封胶块2外壁可以与管体1内部形成若干拍平行的密封结构,使密封胶块2与管体1的密封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中,密封套筒3高度大于密封筒5高度,当进行密封时,可以通过两手分别握住密封套筒3和密封筒5进行密封,使该密封结构便于操作。
工作原理:首先将PVC管尾端封堵结构套接在管体1一端;
当进行密封时,通过人工,双手握住密封套筒3和密封筒5,使密封套筒3和密封筒5转动,使密封筒5往左端移动,使挤入块6挤入挤入孔201内部,使密封胶块2发生形变,使密封胶块2与管体1内部形态密封结构;
同时,使密封胶块2外壁可以与管体1内部形成若干拍平行的密封结构,使密封胶块2与管体1的密封效果更佳;
同时,光滑层7在挤入块6外壁表面形成光滑层,当挤入块6挤入挤入孔201内部时,使挤入块6和挤入孔201的摩擦很小,使挤入块6更容易挤入挤入孔201内部。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