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麻醉科室用医疗器械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麻醉蒸发器芯子自动组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麻醉蒸发器(又名:麻醉挥发罐,麻醉蒸发罐)是麻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温度和热源的变化,把麻醉药物变成蒸发气体,通过一定量的载气,其中一部分气体携走饱和的麻醉气体,成为有一定浓度的麻醉蒸气的气流,直接进入麻醉回路。麻醉药液自由挥发不足以提供高浓度的麻醉蒸汽,且不容易控制,因此,通常在蒸发室内安装一个芯子,芯子的至少一部分浸泡在麻醉药液中。通过芯子增加蒸发面积,获得高浓度的麻醉蒸发汽。芯子包括芯座、芯子管道、固定片、内层芯棉和外层芯棉,传统麻醉蒸发器芯子的装配工艺都是,人工将手动将芯子管道组装完成后,将芯子管道与固定片焊接,再将焊接好的芯子管道固定在芯座上后,还需要在芯子管道的外侧安装外层棉芯,并且在内侧安装有内层棉芯;其中,芯子管道包括脊梁骨架和棉布,棉布将脊梁骨架包裹而形成芯子管道,脊梁骨架起到支撑作用,使得芯子管道不会因棉布塌陷而阻塞;现在技术中的脊梁骨架一般采用方形弹簧。
现有的麻醉蒸发器芯子在进行加工时,都是通过人工将麻醉蒸发器芯子中的各个装置进行组装,人工进行组装时,组装的精确性低,容易造成组装出现误差,出现大量的损坏,需要大量的时间且在进行组装时加工的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蒸发器芯子自动组装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组装的精确性低容易造成组装出现误差出现大量的损坏和需要大量的时间且在进行组装时加工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麻醉蒸发器芯子自动组装生产线,包括输送机构、芯座上料加工组件、外层棉芯上料组件、内层棉芯上料组件、芯子管道安装组件和芯子管道加工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呈竖直设置,所述芯座上料加工组件、外层棉芯上料组件、内层棉芯上料组件和芯子管道加工机构均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两侧,所述芯座上料加工组件设置在输送机构的进料端,所述外层棉芯上料组件包括外层棉芯上料加工件和外层棉芯输送件,所述外层棉芯输送件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一端旁侧,所述外层棉芯上料加工件设置在外层棉芯输送件的旁侧且与外层棉芯输送件对应设置,所述内层棉芯上料组件包括内层棉芯输送件和内层棉芯上料加工件,所述内层棉芯输送件设置在输送机构的另一端,所述内层棉芯上料加工件设置在内层棉芯输送件的旁侧且与内层棉芯输送件对应设置,所述芯子管道安装组件设置在输送机构的顶部,所述芯子管道安装组件的旁侧设有固定片上料安装装置且固定片上料安装装置位于输送机构的顶部,所述输送机构的出料端设有温度补偿单元上料安装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本发明在对麻醉蒸发器芯子进行组装时,首先通过芯座上料加工组件将芯座进行夹取输送至输送机构上,通过外层棉芯输送件将外层棉芯向前移动,在移动后通过外层棉芯上料加工件工作将外层棉芯输送件上的外层棉芯进行夹取输送至芯座上,将外层棉芯安装在芯座上,通过内层棉芯输送件将内层棉芯向前输送,在移动后通过内层棉芯上料加工件将外层棉芯进行夹取输送至芯座上,对内层棉芯进行安装,输送机构继续将麻醉蒸发器芯子向前输送,芯子管道安装组件将芯子管道安装在芯座上,之后通过温度补偿单元上料安装机构将温度补偿单元安装在芯座上,完成对麻醉蒸发器芯子的自动组装,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工作的误差。
其二,本发明在对芯座进行夹取安装时,第一四爪气夹将芯座进行夹取,在夹取后通过第一转动电机工作带动第一转动盘转动,第一转动盘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板转动,将芯座输送至输送机构的上方,通过第一升降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第一安装板移动从而芯座移动至输送机构的顶部,第一四爪气夹将芯座放在输送机构的顶部,可以实现对芯座的自动上料加工作业。
其三,本发明在对外层棉芯进行加工时,两个第一输送电机工作带动两个第一输送丝杆转动,两个第一输送丝杆转动带动外层棉芯移动板移动,外层棉芯移动板在第一输送架上移动将外层棉芯向输送带上移动,在对外层棉芯进行上料时,第一移动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外层棉芯上料安装气缸移动将输送带上的外层棉芯进行夹取,第一移动电机工作带动第一转动轮转动,第一转动轮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转动,第一皮带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轮转动,第一皮带转动带动第一移动板移动从而带动外层棉芯移动,将外层棉芯移动至芯座的上方,通过外层棉芯上料安装气缸工作将外层棉芯安装在芯座上。
其四,本发明在对内层棉芯进行加工时,第二移动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内层棉芯移动板移动,内层棉芯移动板将第二输送架顶部的内层棉芯向前移动,在对内层棉芯进行上料和安装时,第二升降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四爪安装气夹移动将内层棉芯进行夹取,在夹取后通过第二转动电机工作带动第二转动盘转动,第二转动盘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板转动,第二转动板转动带动,将内层棉芯移动至芯座的顶部,第二升降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四爪安装气夹移动,四爪安装气夹移动将内层棉芯安装在芯座上,可以实现将内层棉芯自动安装在芯座上。
其五,本发明在对芯子管道进行安装时,第三升降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移动安装吸盘移动将芯子管道进行吸取,第二输送电机工作带动第二输送丝杆在第三输送架上转动,第二输送丝杆转动带动第二移动板在第三输送架上移动,第二移动板移动将芯子管道移动至芯座的顶部,第三升降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移动安装吸盘移动将芯子管道安装在芯座上,在对固定片进行安装时,第四升降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上料安装盘移动,将固定片进行吸取通过滑动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滑动块在第四输送架上移动,将固定片移动至芯座的上方,第四升降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上料安装盘移动,将固定片安装在芯座上,可以实现固定片的自动安装作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芯座上料加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外层棉芯上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的芯子管道加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B处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芯子管道加工机构的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棉布包裹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烘干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蒸发器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蒸发器芯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蒸发器芯子1,芯座11,外层棉芯12,内层棉芯13,芯子管道14,固定片15,温度补偿单元16,输送机构2,芯座上料加工组件3,第一安装座31,第一转动电机32,第一转动盘33,第一升降气缸34,第一转动板35,第一四爪气夹36,外层棉芯上料组件4,外层棉芯上料加工件41,第一固定装架411,第一移动电机412,第一转动轮413,第二转动轮414,第一移动板415,第一移动气缸416,第一皮带417,外层棉芯上料安装气缸418,第一安装板419,外层棉芯输送件42,第一输送架421,外层棉芯移动板422,第一输送电机423,第一输送丝杆424,输送带425,内层棉芯上料组件5,内层棉芯输送件51,第二输送架511,第一固定座512,第二移动气缸513,内层棉芯移动板514,限位框515,内层棉芯上料加工件52,第二安装座521,第二转动电机522,第二转动盘523,第二转动板524,第二升降气缸525,四爪安装气夹526,芯子管道安装组件6,第三输送架61,第二输送电机62,第二输送丝杆63,第二移动板64,第三升降气缸65,移动安装吸盘66,芯子管道加工机构7,安装架71,脊梁骨架固定组件72,固定电机721,固定齿轮722,固定齿板723,固定杆724,喷涂组件73,安装框731,第一驱动电机732,第一驱动轴733,连接架734,连接管735,喷涂管嘴736,棉布包裹组件74,支撑架741,第二驱动电机742,第一齿轮743,齿盘744,棉布存放辊745,脊梁骨架上料组件75,脊梁骨架下料组件76,下料转动件761,下料电机7611,转动柱7612,电机轮7613,丝杆滑台7614,下料移动件762,伸缩座7621,伸缩电机7622,旋转齿轮7623,伸缩板7624,夹取气夹7625,齿槽7626,芯子管道输送组件77,移送架771,移送电机772,输送辊773,第三皮带774,烘干组件78,烘干箱781,转动环782,烘干电机783,固定圆框784,第一转动杆785,第二转动杆786,万向球787,烘干风扇788,固定片上料安装装置8,第四输送架81,滑动块82,第四升降气缸83,滑动气缸84,上料安装盘85,温度补偿单元上料安装机构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麻醉蒸发器芯子自动组装生产线,包括输送机构2、芯座上料加工组件3、外层棉芯上料组件4、内层棉芯上料组件5、芯子管道安装组件6和芯子管道加工机构7,所述输送机构2呈竖直设置,所述芯座上料加工组件3、外层棉芯上料组件4、内层棉芯上料组件5和芯子管道加工机构7均设置在输送机构2的两侧,所述芯座上料加工组件3设置在输送机构2的进料端,所述外层棉芯上料组件4包括外层棉芯上料加工件41和外层棉芯输送件42,所述外层棉芯输送件42设置在输送机构2的一端旁侧,所述外层棉芯上料加工件41设置在外层棉芯输送件42的旁侧且与外层棉芯输送件42对应设置,所述内层棉芯上料组件5包括内层棉芯输送件51和内层棉芯上料加工件52,所述内层棉芯输送件51设置在输送机构2的另一端,所述内层棉芯上料加工件52设置在内层棉芯输送件51的旁侧且与内层棉芯输送件51对应设置,所述芯子管道安装组件6设置在输送机构2的顶部,所述芯子管道安装组件6的旁侧设有固定片上料安装装置8且固定片上料安装装置8位于输送机构2的顶部,所述输送机构2的出料端设有温度补偿单元上料安装机构9;在对麻醉蒸发器芯子1进行组装时,首先通过芯座上料加工组件3将芯座11进行夹取输送至输送机构2上,通过外层棉芯输送件42将外层棉芯12向前移动,在移动后通过外层棉芯上料加工件41工作将外层棉芯输送件42上的外层棉芯12进行夹取输送至芯座11上,将外层棉芯12安装在芯座11上,通过内层棉芯输送件51将内层棉芯13向前输送,在移动后通过内层棉芯上料加工件52将外层棉芯12进行夹取输送至芯座11上,对内层棉芯13进行安装,输送机构2继续将麻醉蒸发器芯子1向前输送,芯子管道安装组件6将芯子管道14安装在芯座11上,之后通过温度补偿单元上料安装机构9将温度补偿单元16安装在芯座11上,完成对麻醉蒸发器芯子1的自动组装,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工作的误差。
具体地,所述芯座上料加工组件3包括第一安装座31、第一转动电机32、第一转动盘33、第一升降气缸34和第一转动板35,所述第一安装座31呈竖直设置在输送机构2的进料端旁侧,所述第一转动电机32设置在第一安装座31内且第一转动电机32的输出端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一转动盘33水平设置在第一转动电机32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升降气缸34竖直设置在第一转动盘33的顶部且第一升降气缸34的输出端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一转动板35水平设置在第一升降气缸34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转动板35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四爪气夹36;在对芯座11进行夹取安装时,第一四爪气夹36将芯座11进行夹取,在夹取后通过第一转动电机32工作带动第一转动盘33转动,第一转动盘33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板35转动,将芯座11输送至输送机构2的上方,通过第一升降气缸34的输出端移动带动第一安装板419移动从而芯座11移动至输送机构2的顶部,第一四爪气夹36将芯座11放在输送机构2的顶部,可以实现对芯座11的自动上料加工作业。
具体地,所述外层棉芯输送件42包括第一输送架421、外层棉芯移动板422、两个第一输送电机423和两个第一输送丝杆424,所述第一输送架421设置在输送机构2的顶部,所述外层棉芯移动板422设置在第一输送架421的顶部且与第一输送架421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电机423对称设置在第一输送架421的两端,每个所述第一输送丝杆4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输送架421的两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电机42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输送丝杆4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层棉芯移动板4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输送丝杆42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架421的旁侧设有输送带425;在对外层棉芯12进行移动时,两个第一输送电机423工作带动两个第一输送丝杆424转动,两个第一输送丝杆424转动带动外层棉芯移动板422移动,外层棉芯移动板422在第一输送架421上移动将外层棉芯12向输送带425上移动。
具体地,所述外层棉芯上料加工件41包括第一固定装架71411、第一移动电机412、第一转动轮413、第二转动轮414、第一移动板415、第一移动气缸416和外层棉芯上料安装气缸418,所述第一固定装架71411架设在输送机构2的顶部,所述第一移动电机412设置在第一固定装架71411的侧壁上且第一移动电机412的输出端与第一固定装架714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413设置在第一固定装架71411的一端且与第一移动电机4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轮414设置在第一固定装架41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转动轮413上设有与第二转动轮414传动连接的第一皮带417,所述第一移动板415设置在第一固定装架71411的顶部且与第一固定装架7141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移动板415的底部与第一皮带4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气缸416设置在第一移动板415的顶部且第一移动气缸416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一移动气缸416的输出端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安装板419,所述外层棉芯上料安装气缸418设置在第一安装座31的底部且外层棉芯上料安装气缸418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在对外层棉芯12进行上料时,第一移动气缸416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外层棉芯上料安装气缸418移动将输送带425上的外层棉芯12进行夹取,第一移动电机412工作带动第一转动轮413转动,第一转动轮413转动带动第一皮带417转动,第一皮带417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轮414转动,第一皮带417转动带动第一移动板415移动从而带动外层棉芯12移动,将外层棉芯12移动至芯座11的上方,通过外层棉芯上料安装气缸418工作将外层棉芯12安装在芯座11上。
具体地,所述内层棉芯输送件51包括第二输送架511、第一固定座512、第二移动气缸513和内层棉芯移动板514,所述第二输送架511设置在输送机构2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输送架511的顶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框515,所述内层棉芯移动板514设置在第二输送架511的顶部且与第二输送架51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固定座512设置在第二输送架511的一端,所述第二移动气缸513水平设置在第一固定座512的顶部且第二移动气缸513的输出端与内层棉芯移动板514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框515用于对内层棉芯13进行限位,第一固定座512用于对第二移动气缸513进行安装和支撑,在对内层棉芯13进行移动时,第二移动气缸513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内层棉芯移动板514移动,内层棉芯移动板514将第二输送架511顶部的内层棉芯13向前移动。
具体地,所述内层棉芯上料加工件52包括第二安装座521、第二转动电机522、第二转动盘523、第二转动板524、第二升降气缸525和四爪安装气夹526,所述第二安装座521设置在第二输送架511的旁侧,所述第二转动电机522设置在第二安装座521内且第二转动电机522的输出端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二转动盘523设置在第二转动电机522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转动板524竖直设置在第二转动盘523的顶部,所述第二转动板524呈L型结构,所述第二升降气缸525设置在第二转动板524的顶部且第二升降气缸525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四爪安装气夹526设置在第二升降气缸525的输出端上且四爪安装气夹526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在对内层棉芯13进行上料和安装时,第二升降气缸525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四爪安装气夹526移动将内层棉芯13进行夹取,在夹取后通过第二转动电机522工作带动第二转动盘523转动,第二转动盘523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板524转动,第二转动板524转动带动,将内层棉芯13移动至芯座11的顶部,第二升降气缸525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四爪安装气夹526移动,四爪安装气夹526移动将内层棉芯13安装在芯座11上,可以实现将内层棉芯13自动安装在芯座11上。
具体地,芯子管道加工机构7包括安装架71、脊梁骨架固定组件72、喷涂组件73、棉布包裹组件74、脊梁骨架上料组件75、脊梁骨架下料组件76、芯子管道输送组件77和烘干组件78,所述安装架71呈竖直设置,所述脊梁骨架固定组件72设置在安装架71上且与安装架71滑动配合,所述喷涂组件73设置在安装架71的顶部且位于脊梁骨架固定组件72的旁侧,所述棉布包裹组件74设置在安装架71的顶部且与脊梁骨架下料组件76对应设置,所述脊梁骨架上料组件75和脊梁骨架下料组件76分别设置在安装架71的顶部两端且脊梁骨架上料组件75和脊梁骨架下料组件76对称设置,所述芯子管道输送组件77设置在安装架71的旁侧且与脊梁骨架下料组件76对应设置,所述烘干组件78设置在芯子管道输送组件77的顶部且与烘干组件78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在对芯子管道14进行加工时,首先通过脊梁骨架上料组件75将脊梁骨架输送至安装架71的顶部,脊梁骨架固定组件72工作对脊梁骨架进行固定,防止在加工时脊梁骨架为位置发生偏移,在进行固定后,喷涂组件73将涂胶喷涂在脊梁骨架上,棉布包裹组件74工作将棉布包裹在脊梁骨架上,在对集料骨架进行包裹后,脊梁骨架下料组件76对芯子管道14进行夹取移动至芯子管道输送组件77上,芯子管道输送组件77对芯子管道14进行输送,在进行输送的过程中,烘干组件78对芯子管道14进行吹干和烘干,可以实现将棉布包裹在脊梁骨架上。
具体地,所述脊梁骨架固定组件72包括固定电机721、固定齿轮722、两个固定齿板723和两个固定杆724,所述固定电机721设置在安装架71的底部且固定电机721的输出端竖直向上设置,所述安装架71的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齿轮722设置在安装槽内且固定齿轮722设置在固定电机721的输出端上,两个所述固定齿板723水平设置在安装槽内且与安装槽滑动配合,两个所述固定齿板723均与固定齿板723啮合,两个所述固定杆724对称设置在两个固定齿板723的一端且两个固定杆724均竖直设置,所述安装架71架的顶部分别设有与两个固定杆724滑动配合的滑动槽;在对脊梁骨架进行固定时,固定电机721工作带动固定齿轮722转动,固定齿轮722转动带动两个固定齿板723在安装槽内相对和相向移动,两个固定齿板723移动带动两个固定杆724在安装架71上的两个滑动槽上滑动,两个固定杆724移动对脊梁骨架进行固定,防止在加工的过程中脊梁骨架的位置发生移动,从而影响对脊梁骨架的加工。
具体地,所述喷涂组件73包括安装框731、第一驱动电机732、第一驱动轴733、连接架734、连接管735和若干喷涂管嘴736,所述安装框731设置在安装架71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轴733水平设置在安装框731上且与安装框73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32设置在安装框731的侧壁上且与第一驱动轴73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73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驱动轴733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喷涂管嘴736等间距设置在连接架734上,所述连接管735设置在若干喷涂管嘴736上;在将棉布包裹在脊梁骨架上时,需要将涂胶喷涂在脊梁骨架上,此时通过连接管735将外界的涂胶输送至若干喷涂管嘴736上,若干喷涂管嘴736将涂胶输送至脊梁骨架上,第一驱动电机732工作带动第一驱动轴733在安装框731上转动,第一驱动轴733转动带动连接架734转动,连接架734转动带动若干喷涂管嘴736转动,将涂胶均匀的喷涂在脊梁骨架上,在将涂胶喷涂在脊梁骨架上后有利于棉布的包裹作业。
具体地,所述棉布包裹组件74包括支撑架741、第二驱动电机742、第一齿轮743、齿盘744和棉布存放辊745,所述支撑架741设置在安装架71的顶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42设置在支撑架741的顶部且第二驱动电机742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一齿轮743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742的输出端上,所述齿盘744设置在支撑架741的底部且与支撑架741转动连接,所述齿盘744与第一齿轮743啮合,所述棉布存放辊745固定设置在齿盘744的底部;在对棉布进行包裹时,第二驱动电机742工作带动第一齿轮743转动,第一齿轮743转动带动齿盘744在支撑架741的底部转动,齿盘744转动带动棉布存放辊745转动,将棉布存放辊745上的棉布包裹在脊梁骨架上。
具体地,所述脊梁骨架上料组件75和脊梁骨架下料组件76结构相同,所述脊梁骨架下料组件76包括下料转动件761和下料移动件762,所述下料转动件761设置在安装架71上且与安装架71转动连接,所述下料移动件762设置在下料转动件761的移动端上,所述下料转动件761包括下料电机7611、转动柱7612、电机轮7613和丝杆滑台7614,所述下料电机7611设置在安装架71的底部且下料电机7611的输出端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电机轮7613设置在下料电机7611的输出端上,所述转动柱7612设置在安装架71的顶部且与安装架7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7612上设有与电机轮7613传动连接的第二皮带,所述丝杆滑台7614竖直设置在转动柱7612的顶部;在对脊梁骨架进行移动时,下料电机7611工作带动电机轮7613转动,电机轮7613转动带动第二皮带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柱7612在安装架71上转动,转动柱7612转动带动丝杆滑台7614移动,丝杆滑台7614的滑台移动带动下料移动件762移动,将脊梁骨架移动至芯子管道输送组件77上。
具体地,所述下料移动件762包括伸缩座7621、伸缩电机7622、旋转齿轮7623、伸缩板7624和夹取气夹7625,所述伸缩座7621固定设置在丝杆滑台7614的滑台上,所述伸缩电机7622设置在伸缩座7621的顶部且旋转齿轮7623设置在伸缩电机7622的输出端上,所述伸缩板7624水平设置在伸缩座7621上且与伸缩座7621滑动配合,所述伸缩板7624上设有与伸缩板7624啮合的齿槽7626,所述夹取气夹7625水平固定设置在伸缩板7624的端部;在对芯子管道14进行移动时,伸缩电机7622工作带动旋转齿轮7623转动,旋转齿轮7623转动带动伸缩板7624上的齿槽7626移动从而带动伸缩板7624在伸缩座7621上移动,伸缩板7624移动带动夹取气夹7625移动至脊梁骨架的旁侧,夹取气夹7625工作将脊梁骨架进行夹取。
具体地,所述芯子管道输送组件77包括移送架771、移送电机772和若干输送辊773,所述移送架771设置在安装架71的旁侧,若干所述输送辊773等间距设置在移送架771上且与移送架771转动连接,所述移送电机772设置在移送架771的侧壁上且移送电机772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输送辊773的一端固定连接,若干所述输送辊773的一端套设有第三皮带774;在对芯子管道14进行输送时,移送电机772工作带动其中一个输送辊773在移送架771上转动,其中一个输送辊773转动通过第三皮带774转动带动其余的输送辊773在移送架771上转动,若干输送辊773转动将芯座11管道向前输送。
具体地,所述烘干组件78包括烘干箱781、转动环782、烘干电机783、固定圆框784、第一转动杆785、第二转动杆786、万向球787和烘干风扇788,所述烘干箱781设置在移送架771的顶部,所述烘干电机783设置在烘干箱781的顶部且烘干电机783的输出端向下设置,所述固定圆框784设置在烘干箱781内且与烘干箱78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环782套设在烘干电机783的输出端上,所述万向球787设置在固定圆框784的底部且与固定圆框784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转动杆785呈L型设置,所述第二转动杆786的一端与万向球787固定连接,所述烘干风扇788与第二转动杆78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785的两端分别与转动环782和第二转动杆786固定连接;在将棉布包裹在脊梁骨架上后,需要对芯子管道14进行烘干作业,此时烘干电机783工作带动转动环782在烘干箱781上转动,转动环782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785转动,第一转动杆785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杆786通过万向球787在固定圆框784的底部转动,第二转动杆786转动带动烘干风扇788转动,烘干风扇788工作将热风输送至芯子管道14上,对芯子管道14进行烘干作业,使脊梁骨架和棉布充分的粘连在一起。
具体地,所述芯子管道安装组件6包括第三输送架61、第二输送电机62、第二输送丝杆63、第二移动板64、第三升降气缸65和移动安装吸盘66,所述第三输送架61设置在输送机构2的顶部,所述第二输送电机62设置在第三输送架61的侧壁上且第二输送电机62的输出端与第三输送架6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丝杆6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输送架6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丝杆63的一端与第二输送电机6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板64设置在第三输送架61的顶部且与第三输送架6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移动板64与第二输送丝杆63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升降气缸65设置在第二移动板64的顶部且第三升降气缸65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移动安装吸盘66设置在第三升降气缸65的输出端上;在对芯子管道14进行安装时,第三升降气缸65的输出端移动带动移动安装吸盘66移动将芯子管道14进行吸取,第二输送电机62工作带动第二输送丝杆63在第三输送架61上转动,第二输送丝杆63转动带动第二移动板64在第三输送架61上移动,第二移动板64移动将芯子管道14移动至芯座11的顶部,第三升降气缸65的输出端移动带动移动安装吸盘66移动将芯子管道14安装在芯座11上。
具体地,固定片上料安装装置8包括第四输送架81、滑动块82、第四升降气缸83、滑动气缸84和上料安装盘85,所述第四输送架81设置在输送机构2的顶部且位于第三输送架61的顶部,所述滑动块82设置在第四输送架81的顶部且与第四输送架81滑动配合,所述第四升降气缸83设置在滑动块82的顶部且第四升降气缸83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上料安装盘85设置在第四升降气缸83的输出端上,所述滑动气缸84水平设置在第四输送架81上且滑动气缸84的输出端与滑动块82固定连接;在对固定片15进行安装时,第四升降气缸83的输出端移动带动上料安装盘85移动,将固定片15进行吸取通过滑动气缸84的输出端移动带动滑动块82在第四输送架81上移动,将固定片15移动至芯座11的上方,第四升降气缸83的输出端移动带动上料安装盘85移动,将固定片15安装在芯座11上,可以实现固定片15的自动安装作业。
具体地,所述温度补偿单元上料安装机构9与芯座上料加工组件3的结构相同;温度补偿单元上料安装机构9工作可以将温度补偿单元1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在对芯座11进行夹取安装时,第一四爪气夹36将芯座11进行夹取,在夹取后通过第一转动电机32工作带动第一转动盘33转动,第一转动盘33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板35转动,将芯座11输送至输送机构2的上方,通过第一升降气缸34的输出端移动带动第一安装板419移动从而芯座11移动至输送机构2的顶部,第一四爪气夹36将芯座11放在输送机构2的顶部,可以实现对芯座11的自动上料加工作业,在对外层棉芯12进行加工时,两个第一输送电机423工作带动两个第一输送丝杆424转动,两个第一输送丝杆424转动带动外层棉芯移动板422移动,外层棉芯移动板422在第一输送架421上移动将外层棉芯12向输送带425上移动,在对外层棉芯12进行上料时,第一移动气缸416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外层棉芯上料安装气缸418移动将输送带425上的外层棉芯12进行夹取,第一移动电机412工作带动第一转动轮413转动,第一转动轮413转动带动第一皮带417转动,第一皮带417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轮414转动,第一皮带417转动带动第一移动板415移动从而带动外层棉芯12移动,将外层棉芯12移动至芯座11的上方,通过外层棉芯上料安装气缸418工作将外层棉芯12安装在芯座11上,在对内层棉芯13进行加工时,第二移动气缸513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内层棉芯移动板514移动,内层棉芯移动板514将第二输送架511顶部的内层棉芯13向前移动,在对内层棉芯13进行上料和安装时,第二升降气缸525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四爪安装气夹526移动将内层棉芯13进行夹取,在夹取后通过第二转动电机522工作带动第二转动盘523转动,第二转动盘523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板524转动,第二转动板524转动带动,将内层棉芯13移动至芯座11的顶部,第二升降气缸525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四爪安装气夹526移动,四爪安装气夹526移动将内层棉芯13安装在芯座11上,可以实现将内层棉芯13自动安装在芯座11上,在芯子管道14进行加工时,首先通过脊梁骨架上料组件75将脊梁骨架输送至安装架71的顶部,固定电机721工作带动固定齿轮722转动,固定齿轮722转动带动两个固定齿板723在安装槽内相对和相向移动,两个固定齿板723移动带动两个固定杆724在安装架71上的两个滑动槽上滑动,两个固定杆724移动对脊梁骨架进行固定,防止在加工的过程中脊梁骨架的位置发生移动,从而影响对脊梁骨架的加工,在将棉布包裹在脊梁骨架上时,需要将涂胶喷涂在脊梁骨架上,此时通过连接管735将外界的涂胶输送至若干喷涂管嘴736上,若干喷涂管嘴736将涂胶输送至脊梁骨架上,第一驱动电机732工作带动第一驱动轴733在安装框731上转动,第一驱动轴733转动带动连接架734转动,连接架734转动带动若干喷涂管嘴736转动,将涂胶均匀的喷涂在脊梁骨架上,在将涂胶喷涂在脊梁骨架上后有利于棉布的包裹作业,在对棉布进行包裹时,第二驱动电机742工作带动第一齿轮743转动,第一齿轮743转动带动齿盘744在支撑架741的底部转动,齿盘744转动带动棉布存放辊745转动,将棉布存放辊745上的棉布包裹在脊梁骨架上,在对芯子管道14进行移动时,伸缩电机7622工作带动旋转齿轮7623转动,旋转齿轮7623转动带动伸缩板7624上的齿槽7626移动从而带动伸缩板7624在伸缩座7621上移动,伸缩板7624移动带动夹取气夹7625移动至脊梁骨架的旁侧,夹取气夹7625工作将脊梁骨架进行夹取,在夹取后,下料电机7611工作带动电机轮7613转动,电机轮7613转动带动第二皮带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柱7612在安装架71上转动,转动柱7612转动带动丝杆滑台7614移动,丝杆滑台7614的滑台移动带动下料移动件762移动,将脊梁骨架移动至若干输送辊773上,移送电机772工作带动其中一个输送辊773在移送架771上转动,其中一个输送辊773转动通过第三皮带774转动带动其余的输送辊773在移送架771上转动,若干输送辊773转动将芯座11管道向前输送,烘干电机783工作带动转动环782在烘干箱781上转动,转动环782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785转动,第一转动杆785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杆786通过万向球787在固定圆框784的底部转动,第二转动杆786转动带动烘干风扇788转动,烘干风扇788工作将热风输送至芯子管道14上,对芯子管道14进行烘干作业,使脊梁骨架和棉布充分的粘连在一起,在对芯子管道14进行安装时,第三升降气缸65的输出端移动带动移动安装吸盘66移动将芯子管道14进行吸取,第二输送电机62工作带动第二输送丝杆63在第三输送架61上转动,第二输送丝杆63转动带动第二移动板64在第三输送架61上移动,第二移动板64移动将芯子管道14移动至芯座11的顶部,第三升降气缸65的输出端移动带动移动安装吸盘66移动将芯子管道14安装在芯座11上,在对固定片15进行安装时,第四升降气缸83的输出端移动带动上料安装盘85移动,将固定片15进行吸取通过滑动气缸84的输出端移动带动滑动块82在第四输送架81上移动,将固定片15移动至芯座11的上方,第四升降气缸83的输出端移动带动上料安装盘85移动,将固定片15安装在芯座11上,可以实现固定片15的自动安装作业,温度补偿单元上料安装机构9工作可以将温度补偿单元16,实现对麻醉蒸发器芯子1自动组装作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