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清理用淤泥传送机。
背景技术
古代城池的外围通常建有护城河,用于抵御外敌入侵,几百年后,以前的城池变为城市,土房变为高楼大厦,但是护城河还依然存在,而且各大城市会投入大量资金对护城河进行维修和新建,通常在时间的流逝中,河道的内部都沉积有细粒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河道底部的淤泥,这种淤泥常年沉积在河道底部,难以对其清理。
现有对河道的清理都是将河道中的水进行抽干,并对底部的淤泥向岸上进行运输,进而形成对淤泥进行清理,但是现有的淤泥运送机常常由于淤泥在运输过程中向下滑落,造成运输的效率低,且运输过程中,大量淤泥沾染在运输工具内部,进行堵塞,严重影响运输效率,此外,传送带在河道底部进行固定时也使用固定台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的固定效果差,可能会使装置在河道内部倒塌,对河道清理进程造成极大阻碍,为此,我们研究开发了一种河道清理用淤泥传送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清理用淤泥传送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河道清理用淤泥传送机,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微型高压机、齿轮减速箱和电动机,所述固定台的一侧设置有收集池,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皮带活动套接有齿轮减速箱的输入端,所述齿轮减速箱的输出端固定套装有第二皮带,所述齿轮减速箱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皮带活动套接有带轮,所述微型高压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收集池的内部设置有空心杆,所述空心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喷头,所述带轮的内部固定套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部固定套装有位于带轮一侧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部活动套接有齿轮带,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部通过齿轮带与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齿轮保护壳,所述齿轮保护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固定套装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部固定套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长铆钉。
可选的,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套装有第一带轮,所述齿轮减速箱的输入轴固定套装有第二带轮,所述齿轮减速箱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位于第二带轮一侧的第三带轮,且第一带轮的外部通过第一皮带活动套接有第二带轮,第三带轮的外部通过第二皮带活动套接有位于第一齿轮外侧的带轮。
可选的,所述空心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的输出端,且空心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喷头。
可选的,所述齿轮带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适配的齿轮,且齿轮带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运输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底座,且第二齿轮内部转动轴的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位于齿轮保护壳底部的固定板。
可选的,所述固定支架的数量为四根,相对平行的两根固定支架之间采用伸缩杆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清理用淤泥传送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河道清理用淤泥传送机,通过在齿轮带外部设置有运输槽,能够对淤泥实现从河道内部向岸上进行运输,避免了运输过程中淤泥滑落问题的出现,再利用在齿轮带的一侧设置有收集池,能够将淤泥自动放置到收集池内部,配合上在收集池内部固定安装有空心杆和喷头,且微型高压机的输出端通过输水管固定连接有空心杆,能够对运输槽的内部进行冲刷,将运输槽内部的淤泥进行清理,避免了运输槽内部堵塞的情况出现,解决了现有装置运输效率低的问题。
2、该河道清理用淤泥传送机,通过在齿轮保护壳的下方设置有轴承和固定支架,且固定支架之间使用伸缩杆进行连接,能够自由地根据河道内的地形对固定支架进行位置上的调节,进而达到对齿轮保护壳进行平稳固定的效果,再利用在固定支架的底部固定那个安装有长铆钉,能够将长铆钉插入淤泥中,使该装置在淤泥底部进行固定,避免了齿轮保护壳在河道内部倒塌的情况出现,此外,通过在第二齿轮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齿轮保护壳,能够对第二齿轮进行保护,使其不受淤泥的干扰且避免堵塞的情况出现,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台;2、电动机;3、第一皮带;4、齿轮减速箱;5、微型高压机;6、输水管;7、收集池;8、空心杆;9、第二皮带;10、喷头;11、带轮;12、第一转动轴;13、第一齿轮;14、运输槽;15、齿轮带;16、齿轮保护壳;17、第二齿轮;18、固定板;19、轴承;20、第二转动轴;21、伸缩杆;22、长铆钉;23、固定支架;24、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清理用淤泥传送机,包括固定台1,固定台1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微型高压机5、齿轮减速箱4和电动机2,固定台1的一侧设置有收集池7,电动机2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3,电动机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皮带3活动套接有齿轮减速箱4的输入端,齿轮减速箱4的输出端固定套装有第二皮带9,齿轮减速箱4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皮带9活动套接有带轮11,微型高压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6,收集池7的内部设置有空心杆8,空心杆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喷头10,带轮11的内部固定套装有第一转动轴12,第一转动轴12的外部固定套装有位于带轮11一侧的第一齿轮13,第一齿轮13的外部活动套接有齿轮带15,第一齿轮13的外部通过齿轮带15与第二齿轮17传动连接,第二齿轮17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齿轮保护壳16,齿轮保护壳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8,固定板18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24,固定块24的内部固定套装有第二转动轴20,第二转动轴20的外部固定套装有轴承19,轴承19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23,固定支架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长铆钉22。
其中,电动机2的输出轴固定套装有第一带轮,齿轮减速箱4的输入轴固定套装有第二带轮,齿轮减速箱4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位于第二带轮一侧的第三带轮,且第一带轮的外部通过第一皮带3活动套接有第二带轮,第三带轮的外部通过第二皮带9活动套接有位于第一齿轮13外侧的带轮11,电动机2启动时,能够带动齿轮减速箱4的输入端进行转动,通过齿轮减速箱4内部的齿轮配合,对转动速度进行削弱,再由齿轮减速箱4输出端进行输出,进而带动第一齿轮13进行转动,为齿轮带15的转动提供动力。
其中,空心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6的输出端,且空心杆8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喷头10,空心杆8的顶端设置有螺纹,喷头10的内部也开设有与空心杆8顶端螺纹适配的螺纹,进而能够将喷头10与空心杆8进行螺纹连接,能够便于喷头10和空心杆8之间的分离和拆卸维修,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其中,齿轮带1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齿轮13和第二齿轮17相适配的齿轮,且齿轮带15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运输槽14,运输槽1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运输的卡槽,能够对淤泥从河道内部向岸上进行运输,运输完成后还能使用喷头10对运输槽14进行清理,使该装置的运输效率大大增加,解决了现有装置运输效率低下的问题。
其中,第一转动轴12的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底座,且第二齿轮17内部转动轴的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位于齿轮保护壳16底部的固定板18,齿轮保护壳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7,齿轮保护壳16能够对第二齿轮17进行保护,避免第二齿轮17与齿轮带15的接触点受到淤泥的干扰,使第二齿轮17免于堵塞,增加了装置实用性。
其中,固定支架23的数量为四根,相对平行的两根固定支架23之间采用伸缩杆21进行连接,固定支架23根据河道内部地形的不同进行调整,进而能够对齿轮保护壳16进行固定,增加装置的固定适用性,再利用在固定支架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长铆钉22,通过长铆钉22与淤泥之间的铆接关系,对固定装置进行第二步固定,增加了装置的固定效果,解决了现有装置固定效果差的问题。
综上所述,该河道清理用淤泥传送机,使用时,在河道内部寻找合适位置对固定支架23进行位置上的调节,再将长铆钉22插入淤泥中,对齿轮保护壳16内部的第二齿轮进行固定,对岸上的第一齿轮13、收集池7、微型高压机、齿轮减速箱4和电动机2进行安装,打开微型高压机5,赋予水流动力,使其穿过空心杆8,并从喷头10喷出,然后打开电动机2,使其带动齿轮减速箱4和第一齿轮1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齿轮带15进行转动,达到齿轮带15外部上运输槽14内部的淤泥进行运输的效果,运输槽14达到最高点时,进行向下转动,将淤泥投放至收集池7内部,再利用喷头10喷出的有动力的水流对运输槽14进行清洗,避免运输槽14堵塞的情况出现,工作完成后,将长铆钉22拔出,对各装置进行收集,最后对收集池7内部的淤泥进行清理,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