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收集生活垃圾填埋气的收集筒。
背景技术
垃圾填埋气体是生活垃圾填埋后,在填埋场内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气体。填埋气体中的甲烷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由于甲烷爆炸时需要与空气混合,占到空气中的5%~15%才会发生爆炸,因此在封闭的填埋场内几乎没有爆炸的危险。但是,当填埋气体通过土壤的空隙转移到填埋场以外,并与空气混合时,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填埋气体还含有微量的氨、一氧化碳、硫化氢、多种挥发性有机物等物质,会产生恶臭问题和空气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收集生活垃圾填埋气的收集筒,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筒体的内部设置冷凝腔和分离腔,便于对收集到的废气进行初步脱水,减少废气的含水量;通过设置倾斜的底板,便于集气腔的排污,通过在锥形冷凝板的底部设置排水管,便于不排水。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收集生活垃圾填埋气的收集筒,包括下端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底板和冷凝板,所述底板的四周设置有多个进气短管,所述筒体的内腔包括所述筒体的顶部与所述冷凝板间的冷凝水腔和所述冷凝板与所述底板间的分离腔,所述冷凝水腔的一侧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另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贯穿所述冷凝水腔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下端设置锥套,所述锥套的小端与所述排气管的外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板为锥形板且锥形端朝下,所述锥形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筒体的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倾斜设置且左高右低,所述筒体的右侧壁靠近所述底板处设置有排污口。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左侧外壁设置有用于连接气压表的气压表座。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下端外壁设置有便于将所述筒体固定在废气井的出口的连接法兰,所连接述法兰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筒体的内部设置冷凝腔和分离腔,便于对收集到的废气进行初步脱水,减少废气的含水量;通过设置倾斜的底板,便于集气腔的排污,通过在锥形冷凝板的底部设置排水管,便于不排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收集生活垃圾填埋气的收集筒,包括下端开口的筒体1,所述筒体1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底板2和冷凝板3,所述底板2的四周设置有多个进气短管4,所述筒体1的内腔包括所述筒体1的顶部与所述冷凝板3间的冷凝水腔和所述冷凝板3与所述底板2间的分离腔,通过在收集筒的内部设置冷凝水腔和分离腔,便于对收集到的废气进行初步脱水,减少废气的含水量;所述冷凝水腔的一侧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11、另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12,所述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贯穿所述冷凝水腔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排气管5,所述排气管5的下端设置锥套6,所述锥套6的小端与所述排气管5的外壁相连;避免从冷凝板流下的水滴由排气管的外壁下端带入到排气管中;所述进气短管的顶部高于所述锥套的下端,避免收集气不经过冷凝板冷却直接从排气管排出,有利于分离收集气中的水分。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板3为锥形板且锥形端朝下,所述锥形端设置有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筒体1的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2倾斜设置且左高右低,所述筒体1的右侧壁靠近所述底板2处设置有排污口13。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1的左侧外壁设置有用于连接气压表的气压表座8。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1的下端外壁设置有便于将所述筒体1固定在废气井的出口的连接法兰9,所连接述法兰9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