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老化房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老化房的隧道检测通道。
背景技术
老化房,又叫高温老化房、煲机房和烧机房,是针对高性能电子产品仿真出一种高温、恶劣环境测试的设备。开关电源、充电器、适配器、LED电源等需要做老化试验和性能测试。其中,老化测试通常利用电子负载或节能负载在设定电压、电流和温度下进行产品长时间工作,并检验其稳定性。
如申请号为:CN201821874647.7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老化房的隧道检测通道,包括用于传送老化架的隧道线机构,所述隧道线机构贯穿所述自动化老化房;所述隧道线机构包括设于中间位置的输送动力线、两侧的承重导轨及固定支座,所述输送动力线和承重导轨之间设置有供电导轨,所述输送动力线、供电导轨和承重导轨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支座上;所述输送动力线包括链条驱动机构和设于所述链条驱动机构上的移动推板;所述供电导轨与固定支座之间设有绝缘电木板,且供电导轨通过螺丝固定在绝缘电木板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老化房的隧道检测通道,在老化测试工序中实现自动供电,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老化测试效率。
基于上述,在老化架送入老化房中时进行光照测试时,下侧板上的电子产品容易受到上侧板的阻挡,使下侧电子产品受到光照的强度较弱,降低测试效果,其次在送入到老化房中过程中一直与导电轨接触,损耗碳刷并浪费电能,并缺乏缓冲结构容易使老化架与传送机构脱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老化房的隧道检测通道,以解决下侧电子产品受到光照的强度较弱,降低测试效果,在送入到老化房中过程中一直与导电轨接触,损耗碳刷并浪费电能,并缺乏缓冲结构容易使老化架与传送机构脱开的问题。
本发明自动化老化房的隧道检测通道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自动化老化房的隧道检测通道,包括动力齿轮,老化架;所述动力齿轮设有五组并分别通过动力轴转动镶嵌在输送板上,且动力轴向下穿入到动力腔中并相互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其中一组动力轴还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输送板的两侧端还连接有外卡板,且外卡板的后端连接有导电轨,所述输送板的后端还安装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包括固定板、缓冲板、连杆与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板的后端连接有两组连杆,且连杆上套装有缓冲弹簧并活动穿插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输送板上,所述老化架通过底端的移动轮推入到输送板上并贴在外卡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板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四组支架,且前侧两组支架的上端外侧设有齿条A,后侧两组支架的上端内侧也设有齿条A。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的上端长度大于老化架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老化架包括上撑架、固定安装板、下撑架、活动安装板、翻转齿轮、过渡齿轮、齿条B、辅助轮以及碳刷,所述固定安装板设有四组并固定安装在上撑架上,所述活动安装板设有四组转动连接在下撑架上并通过卡轴连接到翻转齿轮上,且翻转齿轮与过渡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老化架的底部中间还连接有齿条B并可与动力齿轮啮合连接,且老化架的前端分别连接有碳刷,所述辅助轮转动连接在老化架的底部四角端并可与外卡板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下撑架的长度为上撑架长度的两倍。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齿轮的直径为过渡齿轮直径的2倍,且过渡齿轮上的卡齿与齿条A上的卡齿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老化架的前端接触刚到缓冲板时,末组动力齿轮与齿条B的后端啮合,且碳刷卡入到导电轨中,齿条B的长度大于两组动力齿轮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安装板中前侧两组底部的过渡齿轮设在翻转齿轮的外侧,并可分别与前侧两组支架上的齿条A啮合连接,且活动安装板中后侧两组底部的过渡齿轮设在翻转齿轮的内侧,并可分别与后侧两组支架上的齿条A啮合连接。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装置通过在输送板上设置四组支架并在支架的上端外侧设置齿条A,在将老化架推入到输送板上时,老化架上的齿条B与动力齿轮啮合,通过动力齿轮带动老化架向前运动,并使过渡齿轮与齿条A啮合,并在老化架向前运动过程中使过渡齿轮转动一圈,并带动翻转齿轮转动半圈,使活动安装板向外翻转180°从下撑架上翻出,防止活动安装板上的电子产品在老化房中的光照受到固定安装板的阻挡,影响测试。
本装置通过在输送板上设置缓冲机构,在老化架的后端接触到缓冲板时,能够阻挡老化架继续向前移动,还能使碳刷置于导电轨中,使老化架连接电源,避免碳刷一直与导电轨接触,提高碳刷的使用寿命与节省电能,并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使齿条B还能与动力齿轮啮合,从而便于通过动力齿轮带动老化架向回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老化架推入到输送板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老化架上过渡齿轮与支架上齿条A啮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老化架后端接触到缓冲板时以及碳刷卡入到导电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输送板;101、动力腔;102、外卡板;1021、导电轨;2、动力齿轮;201、动力轴;3、支架;301、齿条A;4、缓冲机构;401、固定板;402、缓冲板;4021、连杆;403、缓冲弹簧;5、老化架;501、上撑架;5011、固定安装板;502、下撑架;5021、活动安装板;503、翻转齿轮;504、过渡齿轮;505、齿条B;506、辅助轮;507、碳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老化房的隧道检测通道,包括动力齿轮2,老化架5;动力齿轮2设有五组并分别通过动力轴201转动镶嵌在输送板1上,且动力轴201向下穿入到动力腔101中并相互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其中一组动力轴201还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输送板1的两侧端还连接有外卡板102,且外卡板102的后端连接有导电轨1021,输送板1的后端还安装有缓冲机构4,且缓冲机构4包括固定板401、缓冲板402、连杆4021与缓冲弹簧403,缓冲板402的后端连接有两组连杆4021,且连杆4021上套装有缓冲弹簧403并活动穿插在固定板401上,固定板401固定连接在输送板1上,老化架5通过底端的移动轮推入到输送板1上并贴在外卡板102上,其中将输送板1埋入到老化房内部,使输送板1的上端面与地面持平。
其中,输送板1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四组支架3,且前侧两组支架3的上端外侧设有齿条A301,后侧两组支架3的上端内侧也设有齿条A301,便于在老化架5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利用齿条A301使过渡齿轮504转动一圈,并带动翻转齿轮503转动半圈,使活动安装板5021向外翻转180°从下撑架502上翻出。
其中,缓冲板402的上端长度大于老化架5的宽度,便于利用缓冲板402对老化架5进行阻挡,防止老化架5从输送板1上脱出,与动力齿轮2脱开,无法利用动力齿轮2将老化架5带回。
其中,老化架5包括上撑架501、固定安装板5011、下撑架502、活动安装板5021、翻转齿轮503、过渡齿轮504、齿条B505、辅助轮506以及碳刷507,固定安装板5011设有四组并固定安装在上撑架501上,活动安装板5021设有四组转动连接在下撑架502上并通过卡轴连接到翻转齿轮503上,且翻转齿轮503与过渡齿轮504啮合连接,老化架5的底部中间还连接有齿条B505并可与动力齿轮2啮合连接,且老化架5的前端分别连接有碳刷507,辅助轮506转动连接在老化架5的底部四角端并可与外卡板102贴合。
其中,下撑架502的长度为上撑架501长度的两倍,在活动安装板5021从下撑架502上翻出,能够对活动安装板5021进行支撑。
其中,翻转齿轮503的直径为过渡齿轮504直径的2倍,且过渡齿轮504上的卡齿与齿条A301上的卡齿相同,在过渡齿轮504转动一圈时能够带动翻转齿轮503转动半圈,使活动安装板5021向外翻转180°从下撑架502上翻出。
其中,老化架5的前端接触刚到缓冲板402时,末组动力齿轮2与齿条B505的后端啮合,且碳刷507卡入到导电轨1021中,齿条B505的长度大于两组动力齿轮2之间的间距,如图3所示,便于通过两组动力齿轮2的接力与齿条B505的啮合带动老化架5继续向前移动,并利用缓冲板402阻挡老化架5继续向前移动,还能使碳刷507置于导电轨1021中,使老化架5连接电源,避免碳刷507一直与导电轨1021接触,提高碳刷507的使用寿命与节省电能。
其中,活动安装板5021中前侧两组底部的过渡齿轮504设在翻转齿轮503的外侧,并可分别与前侧两组支架3上的齿条A301啮合连接,且活动安装板5021中后侧两组底部的过渡齿轮504设在翻转齿轮503的内侧,并可分别与后侧两组支架3上的齿条A301啮合连接,如图4所示,在老化架5向前移动过程中,前侧两组过渡齿轮504与前侧两组齿条A301啮合,后侧两组过渡齿轮504与后侧两组齿条A301啮合,并在老化架5继续向前运动过程中使过渡齿轮504转动一圈,并带动翻转齿轮503转动半圈,使活动安装板5021向外翻转180°从下撑架502上翻出,可防止活动安装板5021上的电子产品在老化房中的光照受到固定安装板5011的阻挡,影响测试。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将输送板1埋入到老化房内部,使输送板1的上端面与地面持平,需要测试时,将老化架5推入到输送板1上,使齿条B505与动力齿轮2啮合,启动电机带动五组动力齿轮2同步同方向转动,带动老化架5向前移动,并在向前移动过程中,前侧两组过渡齿轮504与前侧两组齿条A301啮合,后侧两组过渡齿轮504与后侧两组齿条A301啮合,并在老化架5继续向前运动过程中使过渡齿轮504转动一圈,并带动翻转齿轮503转动半圈,使活动安装板5021向外翻转180°从下撑架502上翻出,可防止活动安装板5021上的电子产品在老化房中的光照受到固定安装板5011的阻挡,影响测试,老化架5的前端接触到缓冲板402时,末组动力齿轮2与齿条B505的后端啮合,能够阻挡老化架5继续向前移动,还能使碳刷507置于导电轨1021中,使老化架5连接电源,避免碳刷507一直与导电轨1021接触,提高碳刷507的使用寿命与节省电能,并在缓冲弹簧403的作用下使齿条B505还能与动力齿轮2啮合,从而便于通过动力齿轮2带动老化架5向回移动。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