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停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共享单车停放的市政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共享经济,为人们的短距离出行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方式,而随着信用免押金以及助力电单车的推出,城市中共享单车的使用者也变得越来越多。
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共享单车不规范停放的现象,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虽然对于助力单车设立有专属的停车点,但在人群集中的区域,常常会出现共享单车泛滥成灾的现象,且在停放的过程中,摆放的很杂乱,不仅不利于拿取,且大大缩减了停车点的容纳量,容易造成人行道的拥堵。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供了一种便于共享单车停放的市政停车装置,有利于提高人们规范停车的意识,避免了在停车后对于车尾的挪动,有利于单车的整齐有序排放,且能够停放地更加紧凑,提高了停车点的容纳量,改善了市容市貌,缩减了对于人行道两侧道路的占用面积,避免了人行道的拥堵。
发明内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共享单车停放的市政停车装置,包括底板、锥形口、滚轴、导向槽、限位板、伸缩块、第一弹簧、转杆、转筒、连接杆、折叠杆、挡块、第二弹簧、按钮、单车。
其中:
所述底板的前端开设有锥形口,所述底板铺设在道路两旁单车停放点的地面上,所述锥形口两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滚轴,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底板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底板内部限位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伸缩块,所述伸缩块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块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围套设有转筒,所述转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挡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按钮,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放置有单车。
优选的,所述锥形口的前端开设有向下的坡口,且两侧的滚轴延伸至锥形口的内侧,因此,在单车转弯的过程中,当后轮与滚轴后,有利于使后轮移动至前轮对齐的状态,避免了停放后对于单车尾部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底部为半圆弧槽,且直径大于单车轮胎的宽度,所述导向槽的前端与锥形口相连通,使得单车能够从锥形口处移动至导向槽内。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数量共有两块,之间留有与导向槽相同宽度的凹槽,且与导向槽相对齐,所述限位板的高度和宽度均小于单车轮胎的半径,因此,单车的前轮能够在限位板之间进行转动,且限位板能够对单车的前轮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转筒转动连接在底板的内部,且转杆穿过转筒,转动连接在转筒的内部,使得转杆围绕转筒转动的过程中,也能够在转筒内进行滑动。
优选的,所述折叠杆由两个相互转动连接的直杆组成,转动连接处与连接杆转动连接,一根直杆的另一端与底板的底端转动连接,另一根直杆的另一端与挡块转动连接,因此,当折叠杆收缩时,能够使挡块向下移动,当折叠杆伸展时,能够使挡块向上移动。
优选的,所述按钮滑动连接在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挡块的一侧,并与挡块固定连接,因此,能够通过踩踏按钮来控制挡块的上下移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共享单车停放的市政停车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共享单车停放的市政停车装置,通过停车装置的摆放,有利于提高人们规范停车的意识,改善了市容市貌,且通过锥形口和导向槽的设计,利用锥形口两侧的滚轴,能够使单车在拐弯停放的过程中,前轮和后轮能够更好更快地移动至对齐的状态,避免了在停车后对于车尾的挪动,更加地省力,有利于单车的整齐有序排放,且能够停放地更加紧凑,提高了停车点的容纳量。
2、该便于共享单车停放的市政停车装置,通过挡板和限位板内伸缩块的设计,能够使共享单车的前端向上抬起并稳定放置,从而缩减了对于人行道两侧道路的占用面积,提高了人行道的通行面积,避免了人行道的拥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停放时图1中A-A处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未停放时图1中A-A处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转杆和转筒连接处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滚轴截面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底板、2锥形口、3滚轴、4导向槽、5限位板、6伸缩块、7第一弹簧、8转杆、9转筒、10连接杆、11折叠杆、12挡块、13第二弹簧、14按钮、15单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便于共享单车停放的市政停车装置的实施例如下:
请参阅图1-5,一种便于共享单车停放的市政停车装置,包括底板1、锥形口2、滚轴3、导向槽4、限位板5、伸缩块6、第一弹簧7、转杆8、转筒9、连接杆10、折叠杆11、挡块12、第二弹簧13、按钮14、单车15。
其中:
底板1的前端开设有锥形口2,底板1铺设在道路两旁单车停放点的地面上,锥形口2的前端开设有向下的坡口,且两侧的滚轴3延伸至锥形口2的内侧,因此,在单车转弯的过程中,当后轮与滚轴3后,有利于使后轮移动至前轮对齐的状态,避免了停放后对于单车尾部的移动,锥形口2两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滚轴3,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4,导向槽4底部为半圆弧槽,且直径大于单车轮胎的宽度,导向槽4的前端与锥形口2相连通,使得单车能够从锥形口2处移动至导向槽4内,底板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5,限位板5的数量共有两块,之间留有与导向槽4相同宽度的凹槽,且与导向槽4相对齐,限位板5的高度和宽度均小于单车轮胎的半径,因此,单车的前轮能够在限位板5之间进行转动,且限位板5能够对单车的前轮进行限位,通过停车装置的摆放,有利于提高人们规范停车的意识,改善了市容市貌,且通过锥形口2和导向槽4的设计,利用锥形口2两侧的滚轴3,能够使单车在拐弯停放的过程中,前轮和后轮能够更好更快地移动至对齐的状态,避免了在停车后对于车尾的挪动,更加地省力,有利于单车的整齐有序排放,且能够停放地更加紧凑,提高了停车点的容纳量。
底板1内部限位板5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伸缩块6,伸缩块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伸缩块6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杆8,转杆8的外围套设有转筒9,转筒9转动连接在底板1的内部,且转杆8穿过转筒9,转动连接在转筒9的内部,使得转杆8围绕转筒9转动的过程中,也能够在转筒9内进行滑动,转杆8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折叠杆11,折叠杆11由两个相互转动连接的直杆组成,转动连接处与连接杆10转动连接,一根直杆的另一端与底板1的底端转动连接,另一根直杆的另一端与挡块12转动连接,因此,当折叠杆11收缩时,能够使挡块12向下移动,当折叠杆11伸展时,能够使挡块12向上移动,折叠杆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挡块12,挡块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挡块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按钮14,按钮14滑动连接在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挡块12的一侧,并与挡块12固定连接,因此,能够通过踩踏按钮14来控制挡块12的上下移动,导向槽4的内部放置有单车15,通过挡板12和限位板5内伸缩块6的设计,能够使共享单车的前端向上抬起并稳定放置,从而缩减了对于人行道两侧道路的占用面积,提高了人行道的通行面积,避免了人行道的拥堵。
在使用时,当需要停车时,将车头拐入锥形口2内,使其能够更加方便地进入到导向槽4中,然后继续将车身向前推动,使得后轮与锥形口2两侧的滚轴3相接触,利用滚轴3的旋转,有助于后轮移动至与前轮对齐,从而使整个车身竖直进入到导向槽4中,继续向前推动,使得前轮进入到限位板5之间,使前轮向上滚动并压缩伸缩块6向内移动,在伸缩块6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转杆8的作用,使连接杆10向右侧摆动,从而使折叠杆11伸展而将挡块12推出,来对后轮提供限位,使得单车稳定停放在导向槽4内,且车头向上抬起,而在拿取车辆时,只需要用脚踩踏按钮14,使其带动挡块12向下移动,来解除对于单车的限位,并带动伸缩块6向外移动,从而推动单车从导向槽4内滑出,完成对于单车的拿取。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