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冲压后自动卸料的五金加工辅助用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五金产品的种类非常多,对家居装饰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可使装置材料使用起来更加安全、便捷,五金包括锁具磨具、家居五金、建筑五金、工具五金、日用五金、厨卫五金、五金零部件等几类,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五金是由不锈钢、铝、铜、铁等金属经过车床、钻床、抛光等机械按照图纸或者样品加工而成的各种金属器件,原材料在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冲压,利用冲床及模具使板材及异性材发生变形或断裂,以此获得规定尺寸和形状的材料,现有技术在冲压结束后,需要人工手动进行卸料,批量生产时具有较大的工作强度,并且工作效率比较低,对零件的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压后自动卸料的五金加工辅助用转运装置,具备操作便捷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优点,解决了操作不便的问题,使冲压机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物料进行冲压,冲压完成后推杆自动左右移动,将操作台上的物料推出,解放双手,操作便捷,同时推杆在右移推动物料时,对推杆的高度进行调整,避免推杆对物料施加力的位置太低,物料各区域受力的力度大小相差太大,不足以将物料推出操作台,增大结构之间的关联性,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操作便捷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冲压后自动卸料的五金加工辅助用转运装置包括移动仓、遮盖室、驱动室、上板、齿轮、下板、第一移动杆、固定柱、移动块、滑杆、固定杆、第二移动杆、卡杆、第三移动杆、卡球、转盘、齿条、踩杆
其中:
上述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如下:
一种冲压后自动卸料的五金加工辅助用转运装置,包括第一转盘,第一转盘的正面呈现阶梯状,第一转盘的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的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限位块的一侧与第一连杆活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冲压机构,冲压机构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操作台,第一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远离第一转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盘簧,盘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的表面开设有圆形凹槽,其尺寸与拉绳和盘簧的尺寸相适配,盘簧远离拉绳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二转盘的圆形凹槽内,第二转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圈板,圈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三转盘,圈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三个尺寸相同的连接杆,三个连接杆等距分布在圈板的外侧,连接杆远离圈板的一侧与第二转盘固定连接,使第二转盘转动时带动圈板同步转动,圈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锯齿圈,第三转盘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卡杆,其尺寸与圈板锯齿圈的尺寸相适配,圈板的内部开设有槽道,第三转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三个尺寸相同的连接杆,三个连接杆等距分布在第三转盘的外侧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尺寸与圈板槽道的尺寸相适配,使第三转盘活动卡在圈板的内侧,第三转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转盘,第四转盘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起弧块,凸柱位于第一凸起弧块的外侧,使第四转盘的第一凸起处弧块靠近凸柱时,推动凸柱右移,第四转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起弧块,凸块位于第二凸起弧块的顶部,使第四转盘的第二凸起弧块靠近凸块时,推动凸块上移。
第四转盘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内部开设有通槽,其尺寸与第二转杆的尺寸相适配,第二转杆远离凸块的一侧与移动杆靠近第二连杆的一侧活动连接,使凸块受到第四转盘的推动时,可带动第二转杆以其与移动杆的连接处为旋转点逆向转动,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板,连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第二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移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移动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块,第二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位于操作台的上方,使推杆右移时,可将物料推出操作台,移动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柱。
(二)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压后自动卸料的五金加工辅助用转运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转盘、第一转杆、第一连杆和冲压机构的共同作用下,第一转盘转动使其较低区域推动顶杆下移使第一转杆以其与外侧固定块的连接处为旋转点逆向转动,带动第一转杆下移,冲压机构同步下移靠近操作台上的物料,冲压机构移动到最低点并且保持短暂停留;后续第一转盘的较高区域靠近顶杆靠近第一转杆的顶杆,第一转盘不再对顶杆施加向下的压力,第一连杆外侧的弹簧恢复成初始状态并带动第一连杆和冲压机构上移,使冲压机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物料进行冲压。
2、通过拉绳、盘簧、第二转盘、圈板和第三转盘的共同作用下,初始时,拉绳拉动盘簧使其拉伸到最大程度,随着拉绳下移,盘簧恢复成收卷状态并带动第二转盘转动,圈板同步转动,其锯齿圈的锯齿推动第三转盘的卡杆远离锯齿,使圈板转动时第三转盘保持静止状态;后续拉绳上移,拉动盘簧拉伸,盘簧带动第二转盘反向转动,圈板随之转动,使第三转盘的卡杆卡在圈板锯齿圈的锯齿之间,引起第三转盘同步转动,使圈板顺指针转动时带动第三转盘同步转动,圈板逆时针转动时第三转盘保持静止状态,有利于后续推动物料,增大结构之间的关联性,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3、通过第四转盘、移动杆、第二连杆、第二转杆、凸块、推杆和凸柱的共同作用下,第四转盘转动使其第一凸起处弧块靠近再远离凸柱,推动凸柱右移,再受第二连杆外侧的弹簧的作用下左移,推杆同步左右移动,将操作台上的物料推出,解放双手,操作便捷,同时第四转盘的第二凸起弧块靠近再远离凸块,推动凸块上移,带动第二转杆逆向转动,第二转杆靠近凸块的一侧上移,再受第二转杆受重力作用顺时针转动,第二转杆靠近凸块的一侧下移,引起推杆同步下上移,使推杆在右移推动物料时,对推杆的高度进行调整,避免推杆对物料施加力的位置太低,物料各区域受力的力度大小相差太大,不足以将物料推出操作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此时各结构处于初始状态,不发生位置变化;
图2为本发明图1运动轨迹示意图,此时第一转盘转动引起冲压机构下移;
图3为本发明结构拉绳、盘簧和第二转盘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第二转盘和圈板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圈板和第三转盘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结构第四转盘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结构第四转盘和推杆连接关系示意图,此时各结构处于初始状态,不发生位置变化;
图8为本发明结构第四转盘和推杆运动轨迹示意图,此时第四转盘转动引起推杆右移的同时上移。
图中:1-第一转盘、2-第一转杆、3-第一连杆、4-冲压机构、5-拉绳、6-盘簧、7-第二转盘、8-圈板、9-第三转盘、10-第四转盘、11-移动杆、12-第二连杆、13-第二转杆、14-凸块、15-推杆、16-凸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一种冲压后自动卸料的五金加工辅助用转运装置,包括第一转盘1,第一转盘1的正面呈现阶梯状,第一转杆2靠近第一转盘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杆,初始状态时,第一转盘1的较高处于顶杆接触,随第一转盘1转动,其较低处靠近顶杆并推动顶杆下移,第一转盘1的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一转杆2,第一转杆2的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3,第一连杆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限位块的一侧与第一连杆3活动连接,第一转杆2的顶杆下移后引起弹簧压缩,后续第一转盘1的较高处靠近顶杆时,不再对顶杆施加向下的压力,弹簧恢复到初始状态引起顶杆上移靠近第一转盘1的较高处,第一连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冲压机构4,冲压机构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操作台,第一转杆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绳5,拉绳5远离第一转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盘簧6,盘簧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7,第二转盘7的表面开设有圆形凹槽,其尺寸与拉绳5和盘簧6的尺寸相适配,盘簧6远离拉绳5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二转盘7的圆形凹槽内,使拉绳5拉长时带动盘簧6同步拉伸带动第二转盘7转动,拉绳5不再受到拉伸作用时,可在盘簧6的作用下引起第二转盘7反向转动对拉绳5进行收卷。
第二转盘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圈板8,圈板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三转盘9,圈板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三个尺寸相同的连接杆,三个连接杆等距分布在圈板8的外侧,连接杆远离圈板8的一侧与第二转盘7固定连接,使第二转盘7转动时带动圈板8同步转动,圈板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锯齿圈,第三转盘9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卡杆,其尺寸与圈板8锯齿圈的尺寸相适配,使圈板8顺时针转动时,第三转盘9的卡杆卡在圈板8锯齿圈的锯齿之间,引起第三转盘9同步转动,圈板8逆时针转动时,锯齿圈的锯齿不断推动卡杆远离锯齿,使第三转盘9不再转动,圈板8的内部开设有槽道,第三转盘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三个尺寸相同的连接杆,三个连接杆等距分布在第三转盘9的外侧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尺寸与圈板8槽道的尺寸相适配,使第三转盘9活动卡在圈板8的内侧,第三转盘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转盘10,第四转盘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起弧块,凸柱16位于第一凸起弧块的外侧,使第四转盘10的第一凸起处弧块靠近凸柱16时,推动凸柱16右移,第四转盘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起弧块,凸块14位于第二凸起弧块的顶部,使第四转盘10的第二凸起弧块靠近凸块14时,推动凸块14上移。
第四转盘10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移动杆11,移动杆11的内部开设有通槽,其尺寸与第二转杆13的尺寸相适配,第二转杆13远离凸块14的一侧与移动杆11靠近第二连杆12的一侧活动连接,使凸块14受到第四转盘10的推动时,可带动第二转杆13以其与移动杆11的连接处为旋转点逆向转动,移动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板,连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12,第二连杆1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第二连杆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使凸柱16右移带动移动杆11同步右移,第二连杆12同步右移使其外侧的弹簧压缩,之后第四转盘10的第一凸起弧块远离凸柱16时,第二连杆12外侧的弹簧不再受到挤压并恢复成初始状态,并带动第二连杆12左移,移动杆11同步左移,凸柱16左移靠近第四转盘10的平缓处,移动杆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12,移动杆1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3,第二转杆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4,第二转杆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推杆15,推杆15位于操作台的上方,使推杆15右移时,可将物料推出操作台,移动杆11远离第二连杆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柱16。
该装置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
第一转盘1转动使其较低处靠近第一转杆2的顶杆,推动顶杆下移使第一转杆2以其与外侧固定块的连接处为旋转点逆向转动,第一转杆2远离固定块的一侧下移推动第一连杆3同步下移,拉绳5同步下移,第一连杆3下移带动冲压机构4靠近操作台上的物料,冲压机构4移动到最低点并且保持短暂停留,第一连杆3外侧的弹簧挤压收缩;后续第一转盘1的较低处远离第一转杆2的顶杆,其较高处靠近顶杆,第一转盘1不再对顶杆施加向下的压力,第一连杆3外侧的弹簧恢复成初始状态并带动第一连杆3和冲压机构4上移,第一连杆3推动第一转杆2顺时针转动,使第一转杆2的顶杆靠近第一转盘1。
上述结构及过程请参阅图1-2。
初始状态时,拉绳5拉动盘簧6使其拉伸到最大程度,随着拉绳5下移,盘簧6恢复成收卷状态并带动第二转盘7转动,圈板8同步转动,圈板8锯齿圈的锯齿推动第三转盘9的卡杆远离锯齿,使圈板8转动时第三转盘9保持静止状态;后续拉绳5上移,拉动盘簧6拉伸,盘簧6带动第二转盘7反向转动,圈板8随之转动,使第三转盘9的卡杆卡在圈板8锯齿圈的锯齿之间,引起第三转盘9同步转动,第四转盘10随之转动,第四转盘10的第一凸起处弧块靠近凸柱16,推动凸柱16右移,移动杆11和第二连杆12同步右移,第二连杆12的弹簧被压缩,之后第一凸起弧块远离凸柱16,不再对凸柱16具有向右的推动力,第二连杆12外侧的弹簧不再挤压并且恢复成成初始状态,带动第二连杆12和移动杆11左移,凸柱16同步左移靠近第四转盘10的平缓处,由于第二转杆13活动连接在移动杆11的通槽内,使第二转杆13同步左右移动,推杆15随之左右移动,同时第四转盘10的第二凸起弧块靠近凸块14,推动凸块14上移,带动第二转杆13以其与移动杆11的连接处为旋转点逆向转动,第二转杆13靠近凸块14的一侧上移,带动推杆15同步上移,之后第二凸起弧块远离凸块14,第二转杆13受重力作用以与移动杆11的连接处为旋转点顺时针转动,第二转杆13靠近凸块14的一侧下移,推杆15同步下移,使推杆15向右移动的同时向上移动,向左移动的同时向下移动。
上述结构及过程请参阅图3-8。
综上所述,在冲压机构4下移进行冲压时,第三转盘保持静止状态,推杆15位于左侧的最低位置,后续冲压机构4完成操作上移时,推杆15右移的同时上移将物料推出操作台,再回到左下方的位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