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是一种机器人关节。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日渐发展,以及各类产业政策的大力推动,机 械臂在工农业生产加工、医疗康复、家庭服务、教育科研等领域已经 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类的劳动强度, 使得人类已经或者可以远离一些危险、极端的作业环境,机械臂作为 人类不可或缺的助手,将在众多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伴随着机械臂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科研工作者们已经不仅仅将 目光停留在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等应用场合了,普遍开始关注一 些新的应用需求。比如,科研工作者们已经在思考或探索如何让一台 机械臂走出铁丝网围成的笼子,能够与人近距离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一 项复杂的装配工作,从而让机械臂不仅仅扮演助手的角色,还能扮演 伙伴的角色,这对机械臂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对其安全 性有更高要求的一些未来的可能应用还包括人体健康理疗、家庭生活 服务、助幼助老助残、果蔬采摘拣选包装、人机交互与娱乐等等。
以减速机等刚性传动部件为基础的机械臂转动关节在刚性、精确 度、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以钢丝、齿轮等刚性传动部件为基 础的机器人仿人灵巧手指关节同样在刚性、精确度和灵巧性等方面表 现良好。科研工作者们为弥补刚性传动关节给机械臂和机器人仿人灵 巧手带来的安全性的不足,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成功,其实现策 略大体上都是采用末端力反馈并配合智能算法的方式,可称之为主动 柔性。另一类研究成果如基于气动柔性驱动器的机器人仿人灵巧手, 可通过调整气压来任意改变指关节的刚度,使之能充分保障被接触对 象的安全及其本体安全,可称之为被动柔性,但是却带来了刚性不足 的问题。现有的机器人关节无法同时兼顾主动柔性、被动柔性、刚性 的需求,从而在本质安全性方面有一定欠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机器人关节的无法兼顾主动柔性、被动柔性和传动 刚性,从而导致安全性较低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同时兼 有主动柔性、被动柔性和传动刚性,且安全性较高的超柔性机器人关 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柔性机器人关节,该关节位于机器人的前杆和后杆的连接 处,所述关节包括磁致超柔性驱动器,所述磁致超柔性驱动器包括主 动转子、从动转子和转子保护罩,所述后杆内安装驱动电机,所述驱 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转子的主动轴连接,所述从动转子与所述 主动转子相互嵌入式装配且相互之间设有转动间隙,所述转动间隙的 敞口处设有动密封件,所述动密封件和转动间隙形成供磁流变液填充 的密封腔体,所述从动转子和主动转子均位于转子保护罩内,所述转 子保护罩上安装用以改变密封腔体内磁场强度的电磁线圈,所述从动 转子的从动轴与执行机构的下端连接,所述执行机构的上端与所述前 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动转子上开有供所述从动转子插装的安装腔,所 述从动转子的插装段的截面呈齿形,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开有与所述齿 形匹配的齿形缺口,所述安装腔的开口与所述插装段之间设有所述动 密封件。该方式属于优选的一种方案,当然,只要所述从动转子与所 述主动转子相互嵌入式装配且相互之间设有转动间隙,也可以采用其 他实现方式。
再进一步,所述执行机构为弯曲执行机构,所述弯曲执行结构包 括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轴上安装所述主动锥齿轮,所 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的转轴安装在 所述前杆的下端。上述方案为弯曲执行机构的一种方式,当然,也可 以采用其他机构来实现;再者,执行结构也可以是旋转执行机构等具 有其他功能的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磁流变液是一种在磁场环境中具有相变特 性的智能材料,当磁场强度为零时表现为液态,当磁场强度足够大时 转变为凝固态,相变过程可控、可逆、时间短。本专利定义的超柔性 机器人关节以基于磁流变液的磁致超柔性驱动器为主要传动装置,并 通过施加前杆受力的反馈控制,使该关节在运动过程中能同时满足传 动刚性、主动柔性与被动柔性的需求,适用于开发具有本质安全性的 机械臂或机器人仿人灵巧手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通过施加前杆受力的反馈控制, 使得所述的关节兼有主动柔性、被动柔性和传动刚性,从而具有较高 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超柔性机器人关节的伸直状态示意图。
图2是超柔性机器人关节的弯曲状态示意图。。
图3是主动转子的示意图。
图4是从动转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4,一种超柔性机器人关节,该关节位于机器人的前 杆1和后杆2的连接处,所述关节包括磁致超柔性驱动器,所述磁致 超柔性驱动器包括主动转子3、从动转子4和转子保护罩5,所述后杆 2内安装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转子3的主动 轴6连接,所述从动转子4与所述主动转子3相互嵌入式装配且相互 之间设有转动间隙,所述转动间隙的敞口处设有动密封件,所述动密 封件和转动间隙形成供磁流变液7填充的密封腔体,所述从动转子4 和主动转子3均位于转子保护罩5内,所述转子保护罩5上安装用以 改变密封腔体内磁场强度的电磁线圈8,所述从动转子4的从动轴9 与执行机构的下端连接,所述执行机构的上端与所述前杆1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动转子4上开有供所述从动转子4插装的安装腔, 所述从动转子4的插装段的截面呈齿形,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开有与所 述齿形匹配的齿形缺口,所述安装腔的开口与所述插装段之间设有所 述动密封件。该方式属于优选的一种方案,当然,只要所述从动转子 与所述主动转子相互嵌入式装配且相互之间设有转动间隙,也可以采 用其他实现方式。
再进一步,所述执行机构为弯曲执行机构,所述弯曲执行结构包 括主动锥齿轮10和从动锥齿轮11,所述从动轴9上安装所述主动锥 齿轮10,所述主动锥齿轮10与所述从动锥齿轮11啮合,所述从动锥 齿轮11的转轴安装在所述前杆1的下端。上述方案为弯曲执行机构的 一种方式,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机构来实现;再者,执行结构也可以 是旋转执行机构等具有其他功能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磁流变液7填充在所述密封腔体内,当电磁线圈8 断电时,磁场强度为零,磁流变液7为液态,主从动转子之间不能传 递扭矩,磁致超柔性驱动器无扭矩传递功能;当电磁线圈8通电时, 磁场强度增大,磁流变液7向凝固态转变呈现半固态,磁致超柔性驱 动器可实现变速传动,传动比可调;当磁场强度足够大时,磁流变液 7转变为凝固态,主从动转子之间实现硬连接。
本实施例的超柔性机器人关节由磁致超柔性驱动器、后杆、前杆、 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组成,以磁致超柔性驱动器为主要传动装置, 电动机固定在后杆内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磁致超柔性驱动器的输 入轴相连,主从动锥齿轮将磁致超柔性驱动器从动轴的旋转运动转变 为前杆的弯曲和伸直运动。运动控制策略分析如下:
1)磁致超柔性驱动器的电磁线圈通电后,磁流变液由液态向凝固 态转变,此时控制电机旋转,前杆可以做弯曲或伸直运动。当磁流变 液处于半固态时,可以实现变速传动,传动比可控可调;当磁流变液 处于凝固态时,传动过程表现为刚性;
2)当关节运动到达目标位姿后,电动机停止输出,通过调节磁致 超柔性驱动器电磁线圈的磁场强度来保持关节位姿,同时使前杆得到 需要的扭矩,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改变电磁线圈的磁场强度来调整扭矩 大小;
3)当前杆突遇碰撞危险时,可通过前杆受力的反馈控制实时改变 电磁线圈的磁场强度,进而改变关节的刚度,从而对关节本身和被接 触对象同时起到保护作用;当前杆突遇碰撞危险时,即使传感装置或 控制装置失效,也能通过固态/半固态磁流变液的剪切破坏效应对关节 本身和被接触对象进行保护,从而提高了机器人产品的本质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