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商城 > 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检查调节装置
专利ID: 13729 收藏

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检查调节装置 出售状态:未出售

提示:购买之前,请仔细核对自己的需求或询问客服!
专利号 2018111941153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分类 加工制造 专利状态 已下证
出售价格 ¥ 咨询客服 浏览 0

服务承诺: 极速办理   安全有保障   办理不成功全额退款

手机查看购买

同类专利推荐

专利详细内容

专利名: 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检查调节装置 出售状态: 未出售
专利号: 2018111941153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分类: 加工制造
专利权人: 联系人 出售价格: 面议
详细介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检查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一种机械设备中经常使用到的重要零部件,而轴承套圈指的是轴承中具有一个或多个滚道的环形金属零件,轴承套圈是轴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轴承套圈的质量决定了轴承整体的质量。

随着轴承套圈不断的生产,在切管机将管材切成环状结构后,环状结构的材料还需要经过轴承套圈自动液压机床的加工,在轴承套圈自动液压机床的上料机构,将环状结构的材料输送至加工工位的过程中,传统的轴承套圈自动液压机床控制轴承套圈进入加工工位的结构简单,无法稳定的将经过上料机构调整为垂直状态的轴承套圈一个一个的间歇性的输送至加工工位,并且传统的轴承套圈自动液压机床没有设置检查结构,导致一些存在瑕疵的轴承套圈无法被发现,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就需要设计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检查调节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检查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无法稳定的将轴承套圈间歇性的输送至加工工位,无法检查待加工的轴承套圈的品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检查调节装置,包括传输轨道、有齿轨道和固定轴,所述传输轨道内侧上部安装有承接板,且承接板的内壁上固定有伺服电机,并且伺服电机上设置有主动筒,同时主动筒上安装有水平皮带和倾斜皮带,所述倾斜皮带的顶端与上滚筒相互连接,且上滚筒安装在传输轨道的内壁上,并且上滚筒的边侧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面与控制块的下端面相互连接,且控制块的顶端安装有磁力辊,所述有齿轨道固定在水平皮带上,且水平皮带安装在下滚筒上,并且下滚筒与传输轨道的内壁相互连接,所述有齿轨道与功能齿轮相互连接,且功能齿轮固定在水平轴上,并且水平轴与传输轨道的内壁相互连接,同时水平轴上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端固定有支杆,且支杆上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固定轴固定在传输轨道的内壁上,且固定轴上安装有旋转板,并且旋转板安装有扭力弹簧,同时扭力弹簧与传输轨道的内壁相互连接,所述旋转板上安装有第二磁铁和顶轴,且顶轴与连接杆的底端相互连接,并且连接杆的顶端与背轴相互连接,同时背轴固定在活动杆上,所述活动杆固定在工作轴上,且工作轴安装在承接板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通过上滚筒与传输轨道构成转动机构,且支撑架为横向放置的“T”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磁力辊为由磁石制成的圆筒状结构,且磁力辊在控制块顶端的弧形边上均匀分布有3个。

优选的,所述功能齿轮与有齿轨道为啮合连接,且功能齿轮通过水平轴与传输轨道构成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支杆的水平部分与限位块为垂直分布,且限位块和支杆通过水平轴与传输轨道构成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均为钕磁铁,且第一磁铁的N极为面向第二磁铁的N极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旋转板通过固定轴与传输轨道构成转动机构,且旋转板通过顶轴与连接杆构成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通过背轴与活动杆构成转动机构,且活动杆通过工作轴与传输轨道构成转动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轴承套圈加工用检查调节装置,采用了可靠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可以调节轴承套圈进入加工工位的时间间隔,使轴承套圈能够稳定的间歇性的进入加工工位,并且当轴承套圈在本装置中停留时,使得机床的操作人员,还可以观察轴承套圈的品相,及时的将残次品挑出,避免对残次品进行加工,浪费资源。

1.主动筒、水平皮带、倾斜皮带、上滚筒、支撑架、控制块、磁力辊、有齿轨道、功能齿轮和限位块组成的结构,可以对轴承套圈进行固定,并使轴承套圈能够在控制块和限位块之间稳定停留,方便对轴承套圈进行检查,并且能够调节轴承套圈进入加工工位的时间间隔;

2.支杆、第一磁铁、旋转板、扭力弹簧、第二磁铁、连接杆和活动杆组成的结构,可以在控制块和限位块将轴承套圈限位固定的同时,阻止下一个轴承套圈继续运动,保证相邻的2个轴承套圈之间能够保持一端距离,方便对轴承套圈的检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承接板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限位块倾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支撑架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支撑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输轨道;2、承接板;3、伺服电机;4、主动筒;5、水平皮带;6、倾斜皮带;7、上滚筒;8、支撑架;9、控制块;10、磁力辊;11、有齿轨道;12、功能齿轮;13、限位块;14、支杆;15、第一磁铁;16、固定轴;17、旋转板;18、扭力弹簧;19、第二磁铁;20、顶轴;21、连接杆;22、背轴;23、活动杆;24、工作轴;25、水平轴;26、下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检查调节装置,包括传输轨道1、承接板2、伺服电机3、主动筒4、水平皮带5、倾斜皮带6、上滚筒7、支撑架8、控制块9、磁力辊10、有齿轨道11、功能齿轮12、限位块13、支杆14、第一磁铁15、固定轴16、旋转板17、扭力弹簧18、第二磁铁19、顶轴20、连接杆21、背轴22、活动杆23、工作轴24、水平轴25和下滚筒26,传输轨道1内侧上部安装有承接板2,且承接板2的内壁上固定有伺服电机3,并且伺服电机3上设置有主动筒4,同时主动筒4上安装有水平皮带5和倾斜皮带6,倾斜皮带6的顶端与上滚筒7相互连接,且上滚筒7安装在传输轨道1的内壁上,并且上滚筒7的边侧固定有支撑架8,支撑架8的上端面与控制块9的下端面相互连接,且控制块9的顶端安装有磁力辊10,有齿轨道11固定在水平皮带5上,且水平皮带5安装在下滚筒26上,并且下滚筒26与传输轨道1的内壁相互连接,有齿轨道11与功能齿轮12相互连接,且功能齿轮12固定在水平轴25上,并且水平轴25与传输轨道1的内壁相互连接,同时水平轴25上安装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的底端固定有支杆14,且支杆14上安装有第一磁铁15,固定轴16固定在传输轨道1的内壁上,且固定轴16上安装有旋转板17,并且旋转板17安装有扭力弹簧18,同时扭力弹簧18与传输轨道1的内壁相互连接,旋转板17上安装有第二磁铁19和顶轴20,且顶轴20与连接杆21的底端相互连接,并且连接杆21的顶端与背轴22相互连接,同时背轴22固定在活动杆23上,活动杆23固定在工作轴24上,且工作轴24安装在承接板2内部。

支撑架8通过上滚筒7与传输轨道1构成转动机构,且支撑架8为横向放置的“T”形结构,支撑架8的这种结构设计不仅能保证固定在其上的控制块9能够与限位块13和活动杆23处于同一垂面上,且能够使控制块9可以跟随支撑架8被上滚筒7带动旋转;

磁力辊10为由磁石制成的圆筒状结构,且磁力辊10在控制块9顶端的弧形边上均匀分布有3个,磁力辊10的这种设计使得磁力辊10可以将轴承套圈吸附固定,且磁力辊10的磁力还能保证磁力辊10在跟随控制块9转动时可以带着轴承套圈一起位移,在需要与轴承套圈脱离时不需要过大的力的作用来克服磁力辊10对轴承套圈的吸力;

功能齿轮12与有齿轨道11为啮合连接,且功能齿轮12通过水平轴25与传输轨道1构成转动机构,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有齿轨道11在跟随水平皮带5运动时可以利用啮合连接关系稳定的驱动功能齿轮12及与功能齿轮12连接的结构稳定的旋转;

支杆14的水平部分与限位块13为垂直分布,且限位块13和支杆14通过水平轴25与传输轨道1构成转动机构,这种结构设计使得与限位块13和支杆14连接的结构能够跟随限位块13和支杆14同步进行运动,是装置实现调节轴承套圈进入加工工位的结构基础;

第一磁铁15和第二磁铁19均为钕磁铁,且第一磁铁15的N极为面向第二磁铁19的N极方向设置,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与第一磁铁15连接的结构可以在运动时利用磁铁的“同性相斥”原理驱动第二磁铁19及与第二磁铁19连接的结构运动,并使得第一磁铁15和第二磁铁19的磁力足够保证与二者连接的结构处于稳定的状态;

旋转板17通过固定轴16与传输轨道1构成转动机构,且旋转板17通过顶轴20与连接杆21构成转动机构,上述的结构设计令第一磁铁15利用磁力推动第二磁铁19时,可以带动固定有第二磁铁19的旋转板17以固定轴16为轴转动,而旋转板17在转动时能够通过顶轴20推动连接杆21运动;

连接杆21通过背轴22与活动杆23构成转动机构,且活动杆23通过工作轴24与传输轨道1构成转动机构,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连接杆21在被旋转板17通过顶轴20推动时,可以通过背轴22推动活动杆23以工作轴24为轴旋转。

工作原理:本装置的初始状态如图2所示,磁力辊10和限位块13均通过承接板2上开设的窗口,隐藏于承接板2上端面的下方,当轴承套圈自动液压机床的上料机构将轴承套圈调整至垂直状态后,轴承套圈以垂直姿态落在图1中的承接板2上,并沿着承接板2的轨迹向下滚动;

此时通过外部电路给图1中的伺服电机3供电,伺服电机3正转,并带动固定在其上的主动筒4旋转,主动筒4在旋转时,通过安装在其上的水平皮带5和倾斜皮带6分别驱动上滚筒7和下滚筒26转动,此时第一个轴承套圈恰好经过仍然隐藏于承接板2上端面的下方的限位块13上方,紧接着上滚筒7在转动的同时通过固定在其上的支撑架8带动控制块9逆时针旋转出承接板2,此处的转动方向为从图1装置的正视角度判定,与此同时,有齿轨道11在跟随水平皮带5运动时利用啮合连接关系驱动功能齿轮12带着水平轴25顺时针旋转,水平轴25在旋转时,带着限位块13旋转出承接板2,且带着固定有第一磁铁15的支杆14旋转靠近固定有第二磁铁19的旋转板17,这样控制块9和限位块13均由图2所示状态旋转变换为图1所示状态,控制块9和限位块13就将落下的第一个轴承套圈夹住,控制块9顶端设置的磁力辊10与轴承套圈的外侧接触,并将轴承套圈吸附住,此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侧壁由透明塑料板制成的传输轨道1对轴承套圈的品相进行观察,如果无瑕疵就不需要其他操作,如果轴承套圈存在瑕疵,可以直接将轴承套圈取出;

而在固定有第一磁铁15的支杆14跟随水平轴25旋转靠近固定有第二磁铁19的旋转板17,第一磁铁15利用磁铁的“同性相斥”原理驱动第二磁铁19连同旋转板17以固定轴16为轴逆时针向上转动,此处的转动方向为从图1装置的正视角度判定,这样旋转板17在转动时通过顶轴20推动连接杆21,连接杆21通过背轴22推动活动杆23以工作轴24为轴顺时针旋转翻出承接板2的倾斜部分,活动杆23就如图1所示支起阻止下一个轴承套圈滚落与处于控制块9和限位块13之间的轴承套圈碰撞;

随后伺服电机3反转,上述结构均进行与之前运动方向相反的运动,支杆14带着第一磁铁15旋转远离第二磁铁19,旋转板17就在扭力弹簧18的作用下向下旋转复位至图2所示状态,控制块9通过磁力辊10吸附轴承套圈,带着轴承套圈进行顺时针旋转,此处的转动方向为从图1装置的正视角度判定,当控制块9完全旋转隐藏于承接板2上端面的下方时,轴承套圈由于承接板2的阻隔,与控制块9上设置的磁力辊10脱离,并从承接板2滚落至加工工位,此时限位块13也完全隐藏于承接板2上端面的下方,活动杆23也隐藏于承接板2倾斜部分开设的窗口内,此处控制块9、限位块13和活动杆23的宽度,以及在承接板2上开设的供控制块9、限位块13和活动杆23活动的窗口的宽度均小于轴承套圈的宽度,所以轴承套圈不会从上述的窗口落下,由于失去活动杆23的阻挡,下一个轴承套圈可以自由下落,当轴承套圈经过仍然隐藏于承接板2上端面的下方的限位块13上方时,伺服电机3正转,装置重复之前所述操作,控制块9和限位块13再次对轴承套圈进行限位,活动杆23再次支起,阻挡下一个轴承套圈滚落,这样装置就完成了对轴承套圈的检查操作;

可以根据加工工位加工一个轴承套圈的时间,调整伺服电机3正转和反转之间的时间差,从而达到调节轴承套圈进入加工工位的时间间隔的效果,这样本装置就可以有效避免轴承套圈碰撞堆积,对加工造成影响,本装置中伺服电机3及控制伺服电机3工作的技术为现有成熟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购买本专利

专利交易流程

购买专利流程

专利交易常见问题

1、在赋翼网没有找到自己需要的专利怎么办?

答:如果在网站没有找到须要的专利,可联系客服提交自己的需求,工作人员会在十分钟内检索全网专利库,给满意的答复。

2、在赋翼网购买专利安全吗?

答:赋翼网所出售专利均经专利权人本人核实,专利真实有效,请放心购买。

3、购买专利是一次性收费吗? 还有其他的费用吗?

答:在赋翼网购买专利,均为一次性收费(办理期间客户另提其他要求除外)。

4、购买后多久能收到专利证书?

答:跟赋翼网签订合作合同后,工作人员会立刻办理进行手续办理,买专利最快7天下证(根据办理速度不同,具体下证时间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际为准)。

5、购买后变更失败怎么办?

答:如遇到付款后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变更专利权人(含合同约定任何一项没有做到),经核实后赋翼网将在2个工作日内全额退款。

购 买 专 利
专利能干什么?

信息保密,请放心填写!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
联系电话
TEL:15321932656
扫一扫

手机访问 扫一扫

全国服务热线
1532193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