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玻璃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玻璃圆形镜片高效率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并能改变紫外、可见或红外光的相对光谱分布的玻璃,光学玻璃可用于制造光学仪器中的透镜、棱镜、反射镜及窗口等,由光学玻璃构成的部件是光学仪器中的关键性元件,在加工圆形镜片时需要对圆形镜片四周进行多次的打磨抛光,其每个步骤所需要的磨具也不同,现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光学玻璃圆形镜片转换装置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发明光学玻璃圆形镜片转换装置在加工时一般只可夹持单个镜片,需要人工操作夹具,步骤繁琐,并且镜片夹持时容易划伤,频繁的更换磨具效率低下且无法保证加工位置的精准度,而且在加工时打磨的粉尘过于细小,直接收集难以处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光学玻璃圆形镜片高效率转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发明光学玻璃圆形镜片转换装置在加工时一般只可夹持单个镜片,需要人工操作夹具,步骤繁琐,并且镜片夹持时容易划伤,频繁的更换磨具效率低下且无法保证加工位置的精准度,而且在加工时打磨的粉尘过于细小,直接收集难以处理的问题,从而达到了自动上料、盘式交错转换加工和高效集尘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学玻璃圆形镜片高效率转换装置,包括支撑板、控制屏、传送机构、自动上料机构、第一转换机构、集尘机构和第二转换机构,所述支撑板底端前左侧通过螺母与控制屏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右侧设置有自动上料机构,所述支撑板底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一转换机构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换机构底部右侧与上料机构相连接,所述支撑板顶端左侧设置有集尘机构,所述支撑板底端中左侧通过转轴与第二转换机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左底部通过传动带与传送机构进行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变速电机、支撑座、轴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拨杆、弯弧板、第三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四传动轮,所述变速电机底端与支撑座进行焊接,所述变速电机地段中部与轴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轴杆外表面顶部与第一传动轮进行插接,所述轴杆外表面中下方通过套环与拨杆进行插接,所述轴杆外表面底部与第三传动轮进行插接,所述轴杆外表面底部与第一锥齿轮进行插接,并且第一锥齿轮位于第三传动轮下方,所述第一传动轮外表面左侧通过传动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拨杆左侧与弯弧板进行焊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后侧底部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后中部与第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底部与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底部与第二转换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轮外表面左侧与第一转换机构相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轮外表面左侧与传送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换机构包括放置圆盘、电动转盘、气动吸盘、支撑柱、异形板、圆杆、传动圆盘和第五传动轮,所述放置圆盘顶端后左侧与电动转盘进行套接,所述放置圆盘底端通过螺母与支撑柱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动转盘顶端中部与气动吸盘进行插接,所述支撑柱底端与异形板进行焊接,所述异形板右前部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底端与传动圆盘进行焊接,所述传动圆盘底端中部与第五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放置圆盘顶端中部与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第五传动轮外表面右侧与自动上料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集尘机构包括集尘管、调流板、套框、收集箱、顶罩、净化板、栅格板、筛网和风机,所述集尘管右前部与调流板进行滑动连接,所述集尘管右前部外表面与套框进行套接,所述集尘管左端与收集箱进行插接,收集箱顶部右侧通过转轴与顶罩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收集箱内中部右侧与栅格板进行焊接,所述收集箱内底部通过螺母与风机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顶罩中部与净化板进行套接,所述栅格板左侧与筛网进行套接,所述集尘管底端与支撑板相连接,所述套框前端与支撑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栅格板自右向左倾斜,并且位于斜坡处等距安装有四个栅格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换机构和第二转换机构结构相同,并且之间呈反方向水平交错位置安装,其第一转换机构和第二转换机构安装的交错处两者的气动吸盘水平垂直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转盘和气动吸盘均设置有六个,分别组合呈环形状安装在放置圆盘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板夹层可以更换滤芯。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技术发明光学玻璃圆形镜片转换装置在加工时一般只可夹持单个镜片,需要人工操作夹具,步骤繁琐,并且镜片夹持时容易划伤,频繁的更换磨具效率低下且无法保证加工位置的精准度,而且在加工时打磨的粉尘过于细小,直接收集难以处理的问题,设计了自动上料机构、第一转换机构、集尘机构和第二转换机构,使用时通过自动上料机构传动第一转换机构配合上料,然后第一转换机构吸附圆形镜片,配合外设模具进行打磨,同时集尘机构进行吸尘过滤,加工后传动第二转换机构进行转移,本装置通过电机联动整个装置运行,实现了自动上料、盘式交错转换加工和高效集尘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动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转换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集尘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X区放大图;
图中:支撑板-1、控制屏-2、自动上料机构-3、第一转换机构-4、集尘机构-5、传送机构-6、第二转换机构-7、变速电机-301、支撑座-302、轴杆-303、第一传动轮-304、第二传动轮-305、拨杆-306、弯弧板-307、第三传动轮-308、第一锥齿轮-309、第二锥齿轮-3010、第四传动轮-3011、放置圆盘-401、电动转盘-402、气动吸盘-403、支撑柱-404、异形板-405、圆杆-406、传动圆盘-407、第五传动轮-408、集尘管-501、调流板-502、套框-503、收集箱-504、顶罩-505、净化板-506、栅格板-507、筛网-508、风机-509。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方案中:
自动上料机构-3、第一转换机构-4、集尘机构-5、第二转换机构-7、变速电机-301、支撑座-302、轴杆-303、第一传动轮-304、第二传动轮-305、拨杆-306、弯弧板-307、第三传动轮-308、第一锥齿轮-309、第二锥齿轮-3010、第四传动轮-3011、放置圆盘-401、电动转盘-402、气动吸盘-403、支撑柱-404、异形板-405、圆杆-406、传动圆盘-407、第五传动轮-408、集尘管-501、调流板-502、套框-503、收集箱-504、顶罩-505、净化板-506、栅格板-507、筛网-508、风机-509为本发明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
支撑板-1、控制屏-2、传送机构-6为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玻璃圆形镜片高效率转换装置:包括支撑板1、控制屏2、传送机构6、自动上料机构3、第一转换机构4、集尘机构5和第二转换机构7,支撑板1底端前左侧通过螺母与控制屏2进行螺栓连接,支撑板1右侧设置有自动上料机构3,支撑板1底端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一转换机构4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换机构4底部右侧与上料机构3相连接,支撑板1顶端左侧设置有集尘机构5,支撑板1底端中左侧通过转轴与第二转换机构7进行转动连接,自动上料机构3左底部通过传动带与传送机构6进行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自动上料机构3包括变速电机301、支撑座302、轴杆303、第一传动轮304、第二传动轮305、拨杆306、弯弧板307、第三传动轮308、第一锥齿轮309、第二锥齿轮3010和第四传动轮3011,所述变速电机301底端与支撑座302进行焊接,所述变速电机301地段中部与轴杆303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轴杆303外表面顶部与第一传动轮304进行插接,所述轴杆303外表面中下方通过套环与拨杆306进行插接,所述轴杆303外表面底部与第三传动轮308进行插接,所述轴杆303外表面底部与第一锥齿轮309进行插接,并且第一锥齿轮309位于第三传动轮308下方,所述第一传动轮304外表面左侧通过传动带与第二传动轮305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拨杆306左侧与弯弧板307进行焊接,所述第一锥齿轮309后侧底部与第二锥齿轮3010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3010后中部与第四传动轮3011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302底部与支撑板1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305底部与第二转换机构7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轮308外表面左侧与第一转换机构4相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轮3011外表面左侧与传送机构6相连接,可以联动第一转换机构4、传送机构6和第二转换机构7同时运行,并且配合第一转换机构4上料进行圆形镜片的吸附。
其中,所述第一转换机构4包括放置圆盘401、电动转盘402、气动吸盘403、支撑柱404、异形板405、圆杆406、传动圆盘407和第五传动轮408,所述放置圆盘401顶端后左侧与电动转盘402进行套接,所述放置圆盘401底端通过螺母与支撑柱40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动转盘402顶端中部与气动吸盘403进行插接,所述支撑柱404底端与异形板405进行焊接,所述异形板405右前部设置有圆杆406,所述圆杆406底端与传动圆盘407进行焊接,所述传动圆盘407底端中部与第五传动轮408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放置圆盘401顶端中部与支撑板1相连接,所述第五传动轮408外表面右侧与自动上料机构3相连接,可以对圆形镜片进行多组吸附固定,并且可以根据圆形镜片的硬度调节吸附的强度,确保吸附的安全和防止过度吸附破碎。
其中,所述集尘机构5包括集尘管501、调流板502、套框503、收集箱504、顶罩505、净化板506、栅格板507、筛网508和风机509,所述集尘管501右前部与调流板502进行滑动连接,所述集尘管501右前部外表面与套框503进行套接,所述集尘管501左端与收集箱504进行插接,收集箱504顶部右侧通过转轴与顶罩505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收集箱504内中部右侧与栅格板507进行焊接,所述收集箱504内底部通过螺母与风机509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顶罩505中部与净化板506进行套接,所述栅格板507左侧与筛网508进行套接,所述集尘管501底端与支撑板1相连接,所述套框503前端与支撑板1相连接,可以将粉尘进行拦截,使空气在进入后可以被初过滤,并且不定时自动通过筛网508流入收集。
其中,所述栅格板507自右向左倾斜,并且位于斜坡处等距安装有四个栅格条,可以拦截粉尘便于辅助净化板506净化。
其中,所述第一转换机构4和第二转换机构7结构相同,并且之间呈反方向水平交错位置安装,其第一转换机构4和第二转换机构7安装的交错处两者的气动吸盘403水平垂直相对,可以组合形成一个转换机构。
其中,所述电动转盘402和气动吸盘403均设置有六个,分别组合呈环形状安装在放置圆盘401顶部,可以同时进行多组使用。
其中,所述净化板506夹层可以更换滤芯,确保净化的效率,定时更换。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光学玻璃圆形镜片高效率转换装置放置在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将传送机构6左侧转接下一步骤操作转移的传送带,然后可在装置底部安装支撑座,同时将气动吸盘403与外接气管相连接,同时将打磨设备安装在放置圆盘4011前部,调试好打磨设备打磨的位置与气动吸盘403吸附圆形镜片的位置,在前部的多个气动吸盘403相对应安装多个打磨头,自右向左逐步为粗打磨,细打磨,抛光等,可依据需求调节,同时在放置圆盘4011后侧安装传送带,传送带开口贴近后右侧的气动吸盘403,同时其开口前端安装一个导流板,使其可以通过拨杆306带动弯弧板307将圆形镜片拨送到气动吸盘403上,然后外接电源,使用时将圆形镜片放置在外设的传送带上,并且放置时有一定间距,记着通过控制屏2开启变速电机301转动,带动轴杆303调动拨杆306带动弯弧板307拨动圆形镜片,当拨送到气动吸盘403上方时,气动吸盘403吸附圆形镜片进行固定,然后同时通过第三传动轮308带动第五传动轮408传动传动圆盘407调动圆杆406拨动异形板405转动,带动放置圆盘401转动,在转动的同时继续上料,其在转动的时候可以避免圆形镜片在吸附后被弯弧板307转动时挤压,可以错开之间的转动,然后放置圆盘401转动到前部的打磨设备上依次进行打磨,打磨时可以先根据打磨的程度,调节调流板502的角度,根据粉尘的打磨量加强其位置的吸尘,避免大量的风流浪费,可以针对粉尘的打磨量调节,然后在打磨时可以通过电动转盘402转动带动气动吸盘403上的圆形镜片转动,自转来配合打磨的角度,进行多角度无死角打磨,打磨后可以同变速电机301带动第一传动轮304传动第二传动轮305使第二转换机构7转动,其在对应的第一转换机构4交错位置时,底部第一转换机构4的气动吸盘403泄气,同时顶部的第二转换机构7的气动吸盘403吸附,配合转动,移动到传送机构6上使泄气进行传送,并且在加工时打磨产生的粉尘可以通过风机509吸附传送到栅格板507内通过栅格条进行粉尘的拦截,使空气可以被快速的初过滤,然后通过净化板506过滤排放,然后粉尘堆积后可以通过筛网508收集,本装置可以通过单个变速电机301同时带动自动上料同时联动转换机构进行圆形镜片的吸附固定,配合不同步骤的打磨,可以同时实现多步骤实施操作,大大减少了工作量,而且机械效率高,并且联动传送机构6传送加工好的圆形镜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