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推躺架,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体育教育用卧推躺架。
背景技术
平板卧推是练就强壮胸肌的一种主打动作。卧推是一个复合动作,既涉及到多个关节的动作,参与运动的有肩关节和肘关节,健身房里使用最频繁的器械就是平板卧推架,能推很大重量的人也不少。胸肌只控制其中肩关节的运动,将上臂从两侧拉向胸前。而肘关节的运动是由肱三头肌来完成,使胳膊从弯曲变成伸直状态。
现有的卧推躺架大多是固定的装置,大多固定于室内,但是在体育教学的时候,大多是在户外,现有的卧推躺架移动不便,体积较大,占据空间,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体育教育用卧推躺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体育教育用卧推躺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卧推躺架大多是固定的装置,大多固定于室内,但是在体育教学的时候,大多是在户外,现有的卧推躺架移动不便,体积较大,占据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体育教育用卧推躺架,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躺架,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之间通过稳固杆连接,所述稳固杆的下端安装有挡杆,所述挡杆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杆下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内壁连接,所述转轴的外壁套装有躺架,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底部均安装有底座,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表面安装有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两端均安装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外壁活动套装有支腿的一端,所述支腿的另一端连接有移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与放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与支腿相适配的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安装有轴承且轴承的外壁和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插接于轴承的内腔且轴承的内壁和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体育教育用卧推躺架,通过底座两端装有移动轮,可以通过移动轮进行移动,使得移动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体育教育用卧推躺架,通过在不需要移动的时候,移动轮可旋转式至底座顶部的放置槽内,使得底座进行支撑,从而使得在使用卧推支架的时候支撑稳固。
3.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体育教育用卧推躺架,通过躺架可旋转,使得在不使用的时候将躺架旋转至靠在挡杆上,然后通过杠铃杆挂于挂钩上进行限位,从而使得体积减小,不占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体育教育用卧推躺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体育教育用卧推躺架的底座和移动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体育教育用卧推躺架的底座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体育教育用卧推躺架的底座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体育教育用卧推躺架的第一支柱内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柱;2、第二支柱;3、底座;4、稳固杆;5、挡杆;6、转轴;7、躺架;8、挂钩;9、支撑件;10、支腿;11、移动轮;12、放置槽;13、限位槽;14、凹槽;1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便携式体育教育用卧推躺架,包括第一支柱1、第二支柱2和躺架7,所述第一支柱1个第二支柱2之间通过稳固杆4进行连接,所述稳固杆4的下端安装有挡杆5,所述挡杆5的两端分别分别和第一支柱1和第二支柱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杆5下端安装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支柱1和第二支柱2的内壁连接,所述转轴6的外壁套装有躺架7,所述第一支柱1和第二支柱2的底部均安装有底座3,所述第一支柱1和第二支柱2的表面安装有挂钩8。
其中,所述底座3的两端均安装有支撑件9,所述支撑件9的外壁活动套装有支腿10的一端,所述支腿10的另一端连接有移动轮11。
其中,所述底座3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与放置槽12。
其中,所述底座3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与支腿10相适配的限位槽13。
其中,所述第一支柱1和第二支柱2的内壁开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内腔安装有轴承15且轴承15的外壁和凹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的两端插接于轴承15的内腔且轴承15的内壁和转轴6的外壁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躺架7旋转至外端与地面接触,然后躺于躺架7上,手持杠铃杆进行卧推锻炼即可,不使用时将杠铃杆挂于挂钩8上即可,当在户外教学进行锻炼的时候,通过取下杠铃杆,然后将躺架7利用轴承15的活动性,使得转轴6能够转动,从而使得躺架7能够靠在挡杆5上,然后将杠铃杆挂在挂钩8上进行限位,然后将第一支柱1抬起,使得第一支柱1底部底座3脱离地面,然后将放置槽12内的支腿10以及底部的移动轮11旋转至底座3的底部,使得支腿12置于限位槽13内进行限位,然后将第二支柱2抬起,同理将第二支柱2底部的底座3顶部放置槽12内的支腿10以及移动轮11旋转至底座3的底部,进行支腿即可,然后推动第一支柱1和第二支柱2进行移动,使得移动方便,当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将两组移动轮11复位,使得底座3进行支撑即可,从而使得支撑稳固,然后放下躺架7即可进行锻炼,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实用性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