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塑料袋印刷机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具有渗透印料切换的编织塑料袋环保印刷机。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市场上对于编织塑料袋的需求量的增加,为了减低其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响应国家的塑料袋使用政策越来越多的商店选择使用可循环使用的塑料袋,其中在农业中,因其所需的物料量较为庞大且分类较为众多,在利用编织塑料袋进行物料的装卸时,通常是采用印刷有相关字体的编织塑料袋进行物料装卸,其中这些编织塑料袋进行印刷时通常采用流水线产生用印刷机,以便于该编织塑料袋的一体化生产,但因编织塑料袋其自身的特性,密度较为稀疏,在印刷时,由于设备出墨较多则导致容易渗透延伸,从而导致其背面的编织塑料袋由此也染到墨汁,且墨汁渗透过编织塑料袋后则直接停留在工作运输台表面从而使得在进行下一次的印刷时,编织塑料袋在经过该区域时,同样的也会被印染到,而墨汁主要由碳元素组成,其长期的大量堆积会产生较为刺鼻的异味,从而影响到周遭工作人员的呼吸,长期下来则会出现呼吸道感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渗透印料切换的编织塑料袋环保印刷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但因编织塑料袋其自身的特性,密度较为稀疏,在印刷时,由于设备出墨较多则导致容易渗透延伸,从而导致其背面的编织塑料袋由此也染到墨汁,且墨汁渗透过编织塑料袋后则直接停留在工作运输台表面从而使得在进行下一次的印刷时,编织塑料袋在经过该区域时,同样的也会被印染到,而墨汁主要由碳元素组成,其长期的大量堆积会产生较为刺鼻的异味,从而影响到周遭工作人员的呼吸,长期下来则会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渗透印料切换的编织塑料袋环保印刷机,其结构包括工作运输台、设备框架、驱动电机、印刷辊轴、调节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运输台一端伸入设备框架内部并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于设备框架右表面并电连接,所述印刷辊轴呈横向结构安装于设备框架内上部,所述调节轴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设备框架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工作运输台包括凹型孔、切换印料机构、刮料槽,所述工作运输台置于设备框架内侧部开设有有凹型孔,所述切换印料机构安装于凹型孔内侧且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刮料槽安装于切换印料机构下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凹型孔其宽度较短于切换印料机构且通过扣合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切换印料机构包括空心转轴、扇形板、实心磁球、活动杆、软磁条、吸墨板,所述扇形板共设有三块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空心转轴外表面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实现磁球共设有三颗且分别安装于空心转轴内部并通过活动杆与扇形板电焊相连接,所述软磁条共设有三条且分别安装于扇形板内部上表面,所述软磁条与扇形板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吸墨板共设有三块且分别安装于扇形板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渗透在工作运输台上墨汁及时的处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实心磁球与软磁条为异磁性磁质材料,有利于通过异性相吸的原理对吸墨板做固定作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吸墨板其宽度较短于扇形板截面宽度,所述吸墨板其宽度与凹型孔较长且扣合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吸墨板与凹型孔的齐平。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吸墨板包括不规则框板、凹型槽、连接杆、封块,所述凹型槽安装于不规则框板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连接杆设有若干根且分别设于不规则框板内部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封块与凹型槽数量一致,所述封块安装于凹型槽内部且与连接杆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编织塑料袋在进行印刷时其渗透的墨汁做清除处理,以防止对下一个印刷的编织塑料袋产生影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凹型槽其空洞极细小,实现可单方面的进行墨汁的吸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刮料槽呈半弧形结构,所述刮料槽内侧壁设有若干个与凹型槽相呼应的凸粒,所述凸粒与刮料槽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有利于通过凸粒与凹型槽的相互套合摩擦进行其内部墨汁的清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刮料槽内部装有清水,有利于实现凹型槽的清洗。
发明有益效果
相对比较于传统的编织塑料袋环保印刷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设有的切换印料机构其与凹型孔相接触面为直线平面,从而有效实现在对编织塑料袋进行印刷时的表面水平,以及通过该机构呈三个扇形板的有间隔的不断旋转替换对正在进行印刷时渗透过编织塑料袋的墨汁进行有效的处理,以避免渗透的墨汁直接停留在工作运输台上,从而使得下一个印刷的编织塑料袋出现多余的墨汁印刷,且工业墨汁其气味较大,长期的渗透在运输台上,其对工作人员的呼吸到会产生伤害。
本发明利用设有的吸墨板对渗透的墨汁有效的收集在凹型槽内侧,且在印刷完一个编织塑料袋后,扇形板则旋转至干净的一面与凹型孔扣合,而渗透有墨汁的吸墨板则旋转至刮料槽内侧,通过与凸粒的相互套合摩擦,实现凹型槽内侧墨汁的清洗,以实现二次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渗透印料切换的编织塑料袋环保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工作运输台的结构平面图。
图3为本发明工作运输台的正视切剖图。
图4为本发明工作运输台的侧视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吸墨板的侧视拆分图一。
图6为本发明吸墨板的侧视拆分图二。
图7为本发明刮料槽的结构图。
图中:工作运输台-1、设备框架-2、驱动电机-3、印刷辊轴-4、调节轴-5、凹型孔-10、切换印料机构-11、刮料槽-12、空心转轴-110、扇形板-111、实心磁球-112、活动杆-113、软磁条-114、吸墨板-115、不规则框板-1150、凹型槽-1151、连接杆-1152、封块-1153、凸粒-12a。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渗透印料切换的编织塑料袋环保印刷机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具有渗透印料切换的编织塑料袋环保印刷机,其结构包括工作运输台1、设备框架2、驱动电机3、印刷辊轴4、调节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运输台1一端伸入设备框架2内部并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设于设备框架2右表面并电连接,所述印刷辊轴4呈横向结构安装于设备框架2内上部,所述调节轴5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设备框架2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工作运输台1包括凹型孔10、切换印料机构11、刮料槽12,所述工作运输台1置于设备框架2内侧部开设有有凹型孔10,所述切换印料机构11安装于凹型孔10内侧且与驱动电机3电连接,所述刮料槽12安装于切换印料机构11下方。
如图2所示,所述凹型孔10其宽度较短于切换印料机构11且通过扣合相连接。
如图3-图4所示,所述切换印料机构11包括空心转轴110、扇形板111、实心磁球112、活动杆113、软磁条114、吸墨板115,所述扇形板111共设有三块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空心转轴110外表面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实现磁球112共设有三颗且分别安装于空心转轴110内部并通过活动杆113与扇形板111电焊相连接,所述软磁条114共设有三条且分别安装于扇形板111内部上表面,所述软磁条114与扇形板111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吸墨板115共设有三块且分别安装于扇形板111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渗透在工作运输台1上墨汁及时的处理。
如图4所示,所述实心磁球112与软磁条114为异磁性磁质材料,有利于通过异性相吸的原理对吸墨板115做固定作用。
如图4所示,所述吸墨板115其宽度较短于扇形板111截面宽度,所述吸墨板115其宽度与凹型孔10较长且扣合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吸墨板115与凹型孔10的齐平。
如图4-图6所示,所述吸墨板115包括不规则框板1150、凹型槽1151、连接杆1152、封块1153,所述凹型槽1151安装于不规则框板1150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连接杆1152设有若干根且分别设于不规则框板1150内部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封块1153与凹型槽1151数量一致,所述封块1153安装于凹型槽1151内部且与连接杆1152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编织塑料袋在进行印刷时其渗透的墨汁做清除处理,以防止对下一个印刷的编织塑料袋产生影响。
如图6所示,所述凹型槽1151其空洞极细小,实现可单方面的进行墨汁的吸收。
如图7所示,所述刮料槽12呈半弧形结构,所述刮料槽12内侧壁设有若干个与凹型槽1151相呼应的凸粒12a,所述凸粒12a与刮料槽12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有利于通过凸粒12a与凹型槽1151的相互套合摩擦进行其内部墨汁的清洗。
如图7所示,所述刮料槽12内部装有清水,有利于实现凹型槽1151的清洗。
综上所述,通过设有的吸墨板115呈有间距的安装于空心转轴110外表面且与凹型孔10相扣合的呈平整式,从而对渗透过编织塑料袋的墨汁进行吸附,以防止该墨汁对下一批编织塑料袋的背部造成污染,且墨汁的长期大量堆放会产生浓厚的刺激味道,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呼吸道,同时在刮料槽12的作用下对经由吸墨板115吸附的墨汁进行清洗处理,并利用其内表面置有的凸粒12a对凹型槽1151内残留的墨汁进行摩擦式的处理,从而实现二次使用。
其具体实现原理如下:该印刷机通过工作运输台1与其他编织塑料袋生产设备相连接,将编织塑料袋运输至设备框架2内部,从而通过调节轴5调节所需在印刷辊轴4的作用下进行印刷,但因编织塑料袋其自身的特性,密度较为稀疏,在印刷时,由于设备出墨较多则导致容易渗透延伸,从而导致其背面的编织塑料袋由此也染到墨汁,且墨汁渗透过编织塑料袋后则直接停留在工作运输台1表面从而使得在进行下一次的印刷时,编织塑料袋在经过该区域时,同样的也会被印染到,而墨汁主要由碳元素组成,其长期的大量堆积会产生较为刺鼻的异味,从而影响到周遭工作人员的呼吸,长期下来则会出现呼吸道感染,故而利用伸入设备框架2内部的工作运输台1开设的凹型孔10,吸墨板115设有三个且呈有间距的均匀等距状安装,其与凹型孔10相互扣合,拼成一个完整体,实现编织塑料袋在进行印刷时其底部不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从而导致印刷出现错位现象,当吸墨板115与凹型孔10齐平时,实心磁球112受到来自自身的重力则向下移动,从而通过活动杆113拉动扇形板111上部向下移动,因实心磁球112与软磁条114为异性磁质,且其在实心磁球112向下移动时则跟随其向下移动同时又受异性磁相吸的原理,软磁条114则处于向下移动的状态,从而利用,连接杆1152拉动与其相连接的封块1153向下移动,使得凹型槽1151暴露出来,进而使得渗透在工作运输台1表面的墨汁渗透进凹型槽1151内部,而当该编织塑料袋印刷完毕后,切换印料机构11则旋转至另一面干净的吸墨板115与凹型孔10相扣合,而吸附墨汁的一面则在空心转轴110旋转至向下时与刮料槽12相接触并浸入刮料槽12内部,因刮料槽12内部装设有清水,而实心磁球112在空心转轴110旋转至向下时其受到自身重力的影响向下移动,并通过活动杆113推动软磁条114向下移动,而连接杆1152受到来自软磁条114的向下推力,因活动杆113为固定长度,故而其将封块1153向下推出从而将收集在凹型槽1151内部的墨汁向下推出,又刮料槽12表面设有凸粒12a且与凹型槽1151相适应,从而对凹型槽1151内部的残留墨汁进行摩擦式的清除。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但因编织塑料袋其自身的特性,密度较为稀疏,在印刷时,由于设备出墨较多则导致容易渗透延伸,从而导致其背面的编织塑料袋由此也染到墨汁,且墨汁渗透过编织塑料袋后则直接停留在工作运输台表面从而使得在进行下一次的印刷时,编织塑料袋在经过该区域时,同样的也会被印染到,而墨汁主要由碳元素组成,其长期的大量堆积会产生较为刺鼻的异味,从而影响到周遭工作人员的呼吸,长期下来则会出现呼吸道感染,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发明利用设有的切换印料机构其与凹型孔相接触面为直线平面,从而有效实现在对编织塑料袋进行印刷时的表面水平,以及通过该机构呈三个扇形板的有间隔的不断旋转替换对正在进行印刷时渗透过编织塑料袋的墨汁进行有效的处理,以避免渗透的墨汁直接停留在工作运输台上,从而使得下一个印刷的编织塑料袋出现多余的墨汁印刷,且工业墨汁其气味较大,长期的渗透在运输台上,其对工作人员的呼吸到会产生伤害,利用设有的吸墨板对渗透的墨汁有效的收集在凹型槽内侧,且在印刷完一个编织塑料袋后,扇形板则旋转至干净的一面与凹型孔扣合,而渗透有墨汁的吸墨板则旋转至刮料槽内侧,通过与凸粒的相互套合摩擦,实现凹型槽内侧墨汁的清洗,以实现二次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