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曝气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水中污染物进行富集后实现水体净化的一项技术,大型的污水处理项目一般都需要在专门的污水处理厂中完成。目前,现有国内绝大部分处理生活污水和能生化的污水设备都采用活性污泥法去除COD、BOD5和脱氨氮等污染物。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污水处理效率低,而且浪费能源,进而导致处理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曝气水处理设备,能够有效处理废水中的污染物,具备节约成本和节约能源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曝气水处理设备,包括废水储存罐、过滤罐、厌氧处理罐和需氧处理罐,所述废水储存罐通过引水管与过滤罐上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过滤罐内沿水平方向安装有圆盘,所述圆盘通过转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圆盘的下表面上均匀安装有多个过滤膜支杆,所述过滤膜支杆上依次交错连接有多个厚度不同的叠片,所述圆盘上均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进水口通过水环与过滤罐的下腔体相连通,且进水口的开口方向沿水环的切线方向设置,所述水环安装在过滤膜支杆下方的过滤罐侧壁上,所述过滤罐的下腔体呈倒置的圆锥状结构,且过滤罐的底端设有排污口,所述过滤罐的顶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水泵与厌氧处理罐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厌氧处理罐的顶端通过导水管与需氧处理罐的顶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废水储存罐内设有格栅,所述格栅呈H型结构,且格栅由不锈钢材制成。
优选的,所述电机安装在过滤罐的顶部,且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过滤罐并延伸至过滤罐内部。
优选的,所述厌氧处理罐内设有厌氧微生物黏附载体,所述需氧处理罐内设有需氧微生物黏附载体,且需氧处理罐的底部设有排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罐、厌氧处理罐和需氧处理罐,利用无爆气微生物膜法技术,能够有效处理废水中的污染物,还具备节约成本和节约能源的优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废水储存罐,2-过滤罐,3-厌氧处理罐,4-需氧处理罐,5-引水管,6-进水口,7-圆盘,8-转动轴,9-电机,10-过滤膜支杆,11-叠片,12-通孔,13-水环,14-排污口,15-出水口,16-水泵,17-导水管,18-格栅,19-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曝气水处理设备技术方案:一种无曝气水处理设备,包括废水储存罐1、过滤罐2、厌氧处理罐3和需氧处理罐4,所述废水储存罐1内设有用于去除污水中体积较大的杂物的格栅18,便于废水顺畅进入后续处理设备,所述格栅18呈H型结构,且格栅18由不锈钢材制成,所述废水储存罐1通过引水管5与过滤罐2上的进水口6相连接,所述过滤罐2内沿水平方向安装有用于对由污物构成的过滤膜支杆10进行支撑的圆盘7,所述圆盘7通过转动轴8与电机9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电机9安装在过滤罐2的顶部,且电机9的输出轴穿过过滤罐2并延伸至过滤罐2内部,所述圆盘7的下表面上均匀安装有多个过滤膜支杆10,所述过滤膜支杆10上依次交错连接有多个厚度不同的叠片11,在水流的作用下可使得污水中的污物黏附在过滤膜支杆10上形成过滤膜,该过滤膜具有过滤污物的作用,所述圆盘7上均匀设有多个通孔12,所述进水口6通过水环13与过滤罐2的下腔体相连通,且进水口6的开口方向沿水环13的切线方向设置,所述水环13安装在过滤膜支杆10下方的过滤罐2侧壁上,这样可降低污水的流速,使得过滤罐2内污水的流动状态为层流,便于污水中的污物形成过滤膜,所述过滤罐2的下腔体呈倒置的圆锥状结构,且过滤罐2的底端设有排污口14,倒置圆锥状的下腔体可利于收集污水中的污染,便于从排污口14排出,所述过滤罐2的顶端设有出水口15,所述出水口15通过水泵16与厌氧处理罐3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厌氧处理罐3内设有厌氧微生物黏附载体,所述厌氧处理罐3的顶端通过导水管17与需氧处理罐4的顶端相连通,所述需氧处理罐4内设有需氧微生物黏附载体,且需氧处理罐4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9。
工作原理:首先,将除渣后的废水通过引水管5通入过滤罐2内,水环13可降低污水的流速,使得过滤罐2内污水的流动状态为层流,污水在流经过滤膜支杆10时,在水流的作用下可使得污水中的污物黏附在过滤膜支杆10上形成过滤膜,过滤膜可对污水进行过滤,与此同时,当过滤膜厚度和密度超过预设值时,通过电机9驱动圆盘7转动,进而带动过滤膜支杆10转动,可抖落部分污物,使得过滤膜的厚度和密度减小,重新高效的污水进行过滤,然后,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水被供给至厌氧处理罐3的底部,在水流上升的过程中由黏附在厌氧微生物黏附载体上的厌氧微生物进行处理,以去除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导水管17被供给至需氧处理罐4的顶端,当水流向下流动的过程中由黏附在需氧微生物黏附载体上的需氧微生物进行处理,以分解和去除残留的有机污染物,最后,处理后的清水从需氧处理罐4底部的排水口19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