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增效健身机的摇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健身领域,随着体育用品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层出不穷,而在健身器材领域,摇杆装置由于良好的实用性而不断被发展。但是在目前使用的摇杆装置中,仅仅能够发挥出使用摇杆部分肌肉的锻炼,但是实际的锻炼效果并不好,而且由于整体结构过于稳定,不能发挥在使用过程中的乐趣,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受训者兴趣缺缺,难以发挥出摇杆装置的训练效果。其次是由于在现有的摇杆装置中,不能够调动全身的肌肉运动,实际的训练效果并不理想,训练效果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增效健身机的摇杆装置,能够发动整个身子的肌肉,通过摇杆的运动和脚踏板的运动来达到整体肌肉的运动,提高实际训练的效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增效健身机的摇杆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动力四连杆和波浪五连杆,所述动力四连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动力四连杆分别位于基座两侧,所述波浪五连杆设在两个动力四连杆之间,所述波浪五连杆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增力五连杆和摇杆四连杆,所述增力五连杆和摇杆四连杆在波浪五连杆顶部共轴,且摇杆四连杆设在增力五连杆内部,所述增力五连杆和摇杆四连杆顶部共轴,且在摇杆四连杆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末端固定安装有坐垫,在增力五连杆顶部固定安装有摇杆;
所述动力四连杆、波浪五连杆、增力五连杆和摇杆四连杆均由连杆和铰接座组成,所述相邻连杆之间均通过铰接座连接,并且连杆可以绕着铰接座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座的平面形状为π字型,且在基座末端上凸用于固定波浪五连杆,所述基座侧面向外延展用于固定动力四连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四连杆侧面连杆延长,且在延长的连杆末端固定安装有踏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中心还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在增力五连杆和摇杆四连杆之间,且用于限制增力五连杆的转动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坐垫末端还固定安装有靠背,所述靠背与坐垫之间呈100°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摇杆的形状为内敛的U字形,且在摇杆的末端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为一个抬升人体做圆弧运动的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一个将手部臂力放大的五连杆机构,及将上部动力传递到下部机构的四连杆机构和一个配合上部运动的五连杆机构,如此一来,人体只需坐在座位上,以自身自重作为负载,将自己的臂力,腰部力量以及腿部蹬力通过摇杆传给整个机构,一前一后,一上一下,能够发动整个身子的肌肉,通过摇杆的运动和脚踏板的运动来达到整体肌肉的运动,采用限位块,将初始位置即最低位置,以及最终位置即最高位置均利用人体的重力实现机构自锁,保证机构稳定性,方便使用者在其上随意更改位置进行其他类型的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动力四连杆;3-波浪五连杆;4-增力五连杆;5-摇杆四连杆;6-支架;7-坐垫;8-摇杆;9-连杆;10-铰接座;11-踏板;12-限位块;13-靠背;1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增效健身机的摇杆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动力四连杆2和波浪五连杆3,所述动力四连杆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动力四连杆2分别位于基座1两侧,所述波浪五连杆3设在两个动力四连杆2之间,所述波浪五连杆3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增力五连杆4和摇杆四连杆5,所述增力五连杆4和摇杆四连杆5在波浪五连杆3顶部共轴,且摇杆四连杆4设在增力五连杆4内部,所述增力五连杆4和摇杆四连杆5顶部共轴,且在摇杆四连杆5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架6,所述支架6末端固定安装有坐垫7,在增力五连杆4顶部固定安装有摇杆8;
所述动力四连杆2、波浪五连杆3、增力五连杆4和摇杆四连杆5均由连杆9和铰接座10组成,所述相邻连杆9之间均通过铰接座10连接,并且连杆9可以绕着铰接座10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基座1的平面形状为π字型,且在基座1末端上凸用于固定波浪五连杆3,所述基座1侧面向外延展用于固定动力四连杆2;所述动力四连杆2侧面连杆9延长,且在延长的连杆9末端固定安装有踏板11;所述支架6中心还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设在增力五连杆4和摇杆四连杆5之间,且用于限制增力五连杆4的转动角度;所述坐垫7末端还固定安装有靠背13,所述靠背13与坐垫7之间呈100°夹角;所述摇杆8的形状为内敛的U字形,且在摇杆8的末端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把手14。
另外的,在本实用新型中,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连杆是平面连杆机构,主要是由刚性构件组成,而本实用新型中的四连杆和五连杆分别是由四个和五个构件组成的四连杆和五连杆,所述动力四连杆、波浪五连杆、增力五连杆和摇杆四连杆均由连杆和铰接座组成,所述相邻连杆之间均通过铰接座连接,并且连杆可以绕着铰接座转动,主要作用在于使得连杆在滑槽内部能够收到外力作用而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为一个抬升人体做圆弧运动的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一个将手部臂力放大的五连杆机构,及将上部动力传递到下部机构的四连杆机构和一个配合上部运动的五连杆机构。如此一来,人体只需坐在座位上,以自身自重作为负载,将自己的臂力,腰部力量以及腿部蹬力通过摇杆传给整个机构,一前一后,一上一下,能够发动整个身子的肌肉,通过摇杆的运动和脚踏板的运动来达到整体肌肉的运动,采用限位块,将初始位置即最低位置,以及最终位置即最高位置均利用人体的重力实现机构自锁,保证机构稳定性,方便使用者在其上随意更改位置进行其他类型的运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