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污泥的处理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所关注,而处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河道中的污泥进行收集,此时就需要一种污泥输送机构来对污泥进行收集,一种高效的输送机构不仅能最大化的减少污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能对河道进行整理,市场上的污泥输送机构不能根据地面的倾斜程度来相应的调整装置的角度,不仅提高了人力成本和电能消耗,同时也降低了污泥输送效率,其次对河道中的污泥没有采取过滤处理,易导致体积较大的物质进入,从而影响后续设备的正常工作,并且污泥中的水分不能够分离出来以供再利用,浪费了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输送机构,以解决现有装置不能适用不同地形进行污泥输送,输送效率低,以及不能够对污泥进行过滤传输,容易对装置造成损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泥输送机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污泥输送机构,包括底板、输送箱,底板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之间卡接有连接板,连接板顶部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污泥箱顶部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底板顶部上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箱,输送箱从左至右等距离依次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转接有滚轴,滚轴上端套接有传送带,输送箱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二号传输板、一号传输板,二号传输板左侧延伸至传送带正上方,一号传输板右侧延伸至水箱内,水箱固定连接在输送箱底部,底板右侧上下端卡接有污泥泵,污泥泵底部套接有导管,导管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内卡接有进料球,污泥泵顶部套接有软管,软管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架顶部一号传输板左侧上方,一号传输板与二号传输板连接处正上方设有承载板与输送箱顶部固定连接,承载板下端转接有螺旋轮,底板左侧卡接有刮板,输送箱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料口。
优选的,滚轴等距离设有三个,滚轴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且电机通过同步带连接。
优选的,刮板顶部与传送带下端相切,刮板卡接在底板内的卡槽内,且刮板与底板内部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刮板位于污泥箱顶部右侧外沿上。
优选的,支撑柱为两节,上端为空心套筒,底部为实心柱体,实心主体底部连接有滚轮,滚轮设置有杀车片,空心套筒设置有旋钮。
优选的,螺旋轮与滚轴同步带连接。
优选的,一号传输板与二号传输板呈倒V型,一号传输板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挡板,一号传输板左右端斜面设有引水槽,挡板位于软管延伸末端的右侧。
优选的,进料球与卡块球面设置有多个污泥孔,进料球可在卡块内部转动,卡块内部为空心状。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支撑柱上端的空心套筒设有旋钮,使支撑柱下端的实心柱体能够通过旋钮调整高度,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不同地势污泥输送,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在污泥泵连接的导管末端连接有球形进料口,进料球可自由旋转,使进料球接触污泥的接触面积实现最大化,提高污泥输送的效率,同时进料球上设有多个进料孔,可以将大块的杂质垃圾隔绝在外,防止垃圾进入堵塞内部管道。
本实用新型设有一号传输板、二号传输板连接呈倒V型,当进过软管将污泥传输至一号传输板时,通过螺旋轮将污泥旋转输送之二号输送板,滑至传送带,在一号传输板污泥中的水分通过引水槽落入水箱,达到污泥与水分分离,实现水资源回收利用,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号传输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底板1、输送箱2、软管3、水箱4、一号传输板5、挡板6、承载板7、螺旋轮8、二号传输板9、滚轴10、传送带11、支撑杆12、支撑柱13、旋钮14、滚轮15、污泥箱16、连接板17、电机18、弹簧19、刮板20、卡槽21、支撑架22、污泥泵23、导管24、卡块25、进料球26、引水槽27、出料口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污泥输送机构,包括底板1、输送箱2,底板1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3,支撑柱13之间卡接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顶部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污泥箱16,连接板17顶部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8,底板1顶部上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箱2,输送箱2从左至右等距离依次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顶部转接有滚轴10,滚轴10上端套接有传送带11,输送箱2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2,支撑架22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二号传输板9、一号传输板5,二号传输板9左侧延伸至传送带11正上方,一号传输板5右侧延伸至水箱4内,水箱4固定连接在输送箱2底部,底板1右侧上下端卡接有污泥泵23,污泥泵23底部套接有导管24,导管24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25,卡块25内卡接有进料球26,污泥泵23顶部套接有软管3,软管3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架22顶部一号传输板5左侧上方,一号传输板5与二号传输板9连接处正上方设有承载板7与输送箱2顶部固定连接,承载板7下端转接有螺旋轮8,底板1左侧卡接有刮板20,输送箱2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料口28。
其中:滚轴10等距离设有三个,滚轴10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且电机18与滚轴10通过同步带连接,当污泥传输至传送带11,传送带11依靠电机18带动滚轴10转动,多个滚轴10使传输更佳有效率,并且滚轴10还取到支撑传送带11的作用,使承载了污泥的传送带11能够正常运行。
其中:刮板20顶部与传送带11下端相切,刮板20卡接在底板1内的卡槽21内,且刮板20与底板1内部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19,刮板20位于污泥箱16顶部右侧外沿上,当传送带11将污泥通过出料口28输出后,传送带11循坏转动,在转到刮板20时,刮板可以将传送带11上残留的污泥刮下掉入污泥箱,使传送带11保持干净,增加传送带11的使用寿命,同时刮板20在卡槽21内连接有弹簧19,可以缓解刮板20与传送带11的摩擦力,防止刮板20受到损坏。
其中:支撑柱13为两节,上端为空心套筒,底部为实心柱体,实心主体底部连接有滚轮15,滚轮15设置有杀车片,空心套筒设置有旋钮14,通过旋钮14可以调节支撑柱13的高度,来适应不同的地势高度,并且底部设置刹车片防止溜车的问题,提高了实用性。
其中:螺旋轮8上端的转动齿为月牙状,且螺旋轮8与滚轴10同步带连接,当电机18带动滚轴10转动,同时螺旋轮8也随着转动,通过月牙状的转动齿使污泥更快速的传送至传送带11,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一号传输板5与二号传输板9呈倒V型,一号传输板5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挡板6,一号传输板5左右端斜面设有引水槽27,挡板6位于软管3延伸末端的右侧,当污泥泵23将污泥通过软管3进入一号传输板5时,挡板6有效的将污泥挡住,污泥不会顺着一号传输板5斜面流入水箱4,同时污泥中的水分可以通过引水槽27渗入水箱4,达到回收水资源的作用,当螺旋轮8将污泥转动输送至二号传输板9时,二号传输板9为倾斜面,使污泥快速导入传送带11,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进料球26与卡块25卡接,进料球26球面设置有多个污泥孔,进料球26可在卡块25内部转动,卡块25内部为空心状,当污泥泵23通过进料球26进行吸取污泥时,球型的进料球26与污泥接触面积更大,更佳利于吸取污泥,并且进料球26可以在卡块25内部转动,当进料球26进料孔被堵住时,通过转动球面也不会影响吸取污泥的效率,同时进料孔也可以将大块垃圾挡在外面,防止大块垃圾进入堵塞管道。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旋钮14将支撑柱13对应地势调节好高度,将滚轮15上的刹车片锁止,然后将导管24与进料球26放入污泥中,打开电机18与污泥泵23,通过污泥泵23将污泥吸取,通过软管3传输至一号传输板5,污泥中的水分通过引水槽27进入水箱储存,同时螺旋轮8将污泥转动传输至二号传输板9,通过二号传输板9滑至传送带11,通过传送带11将污泥传输至出料口28,传送带11继续循环转动,当传送带11传输至刮板20顶部时,刮板20将传送带11上的污泥残余刮下掉入污泥箱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