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物烘干除絮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可除絮的纺织快速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织物是由纺织纤维和纱线按照一定方法制成的柔软且有一定力学性能的片状物:服装用织物是组成服装面料、辅料的主要材料,织物的外观与性能特征直接影响到成品的外观与性能,且纺织物在制成初期,成品的含水量高于标准,且纺织物的表面会夹杂有许多纺织物原料被加工而产生的絮。基于上述描述,现有的纺织物除絮装置无回收结构,在除絮到一定量后需要人工手动清除,且纺织物烘干装置的多于纺织物配套设置,无法适应尺寸更宽的纺织物,使得纺织物除絮装置的除絮过程使用受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除絮的纺织快速烘干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纺织物除絮装置无法对不同孔宽度的纺织物进行处理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可除絮的纺织快速烘干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可除絮的纺织快速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收卷辊,固定架,送料带,吸湿板,滚轴,清理刮板,输料轴,弧凸,风道,收纳槽,内轴,张板,支板,弹簧,刮板,螺纹轴,定位槽和通孔,烘干箱体的内壁下方设置有收卷辊,烘干箱体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靠近收卷辊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吸湿板,固定架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滚轴,滚轴的表面环绕有送料带,固定架远离烘干箱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清理刮板,烘干箱体的内壁上活动设置有输料轴,输料轴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内活动设置有弧凸,弧凸的内部开设有风道,输料轴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内轴,内轴的表面活动设置有张板,固定架的顶面固定设置有支板,支板远离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刮板,刮板与支板固定设置有弹簧,内轴靠近烘干箱体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螺纹轴,输料轴的内部远离螺纹轴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内轴的内部贯穿有通孔。
进一步的,烘干箱体为一侧开口,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固定架设置于烘干箱体的内壁两侧,固定架的宽度与烘干箱体的内部宽度一致,送料带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小倒钩,且清理刮板靠近送料带的一侧开设有配套设置与小倒钩的沟槽。
进一步的,固定架与吸湿板组合为如图4所示的尖端型,且吸湿板的内部充满吸湿材料,固定架如图2所示为“W”状。
进一步的,烘干箱体如图2所示为“M”型节点分布,且输料轴均匀分布于烘干箱体的内壁两端,输料轴表面的纺织物与固定架和吸湿板为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支板如图4所示设置于固定架的顶面,支板为两个一组,且另一个支板设置于与固定架平行设置的吸湿板的底面,每组支板靠近输料轴的一端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支板的组数比固定架与吸湿板的组数少一组,刮板为靠近输料轴的一端如图4所示为较为尖锐的斜边板,且刮板为对称设置,且弹簧均匀分布于支板与刮板之间。
进一步的,风道贯穿过输料轴的内壁,且风道与收纳槽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阻隔网,弧凸如图5所示为顶部为半球状,底部为圆柱状且配套设置与收纳槽的凸起,且弧凸设置于输料轴的四象限点处,弧凸的轴线处贯通有一个通槽,且通槽的中心点与输料轴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
进一步的,输料轴的内部开设有配套设置与内轴的孔洞,输料轴的轴心与内轴的轴心处于同于同一直线,内轴的表面开设有配套设置与张板的开口,且张板与输料轴的开口配套设置,张板为顶面为半环状的“T”型板,且张板通过活动轴与内轴连接,螺纹轴与输料轴的内部螺纹连接,且定位槽的内壁为光滑表面,输料轴的表面均匀贯穿有通孔,输料轴远离螺纹轴的一侧为开口。
进一步的,收卷辊靠近烘干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滚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且第二旋转电机的数量与滚轴的数量一致,输料轴靠近烘干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旋转电机,收卷辊的一侧设置有风机和电热丝,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风机和电热丝分别与电源通过导线连接,且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风机和电热丝分别包括有与其配套设置的控制按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风道贯穿过输料轴的内壁,且风道与收纳槽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阻隔网,通过通孔和风道可使烘干热风穿过输料轴和内轴,加热输料轴和内轴的同时将热量积蓄在输料轴和内轴内,使纺织物的受热更加均匀,提高纺织物的烘干效率,弧凸如图5所示为顶部为半球状,底部为圆柱状且配套设置与收纳槽的凸起,且弧凸设置于输料轴的四象限点处,弧凸的轴线处贯通有一个通槽,且通槽的中心点与输料轴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通过第三旋转电机的转动可将弧凸展开,输料轴可将纺织物撑开,使纺织物被进一步拉直,最大程度的扩大纺织物的表面积,使纺织物的受热面积变大,加快纺织物的烘干速度,输料轴的内部开设有配套设置与内轴的孔洞,输料轴的轴心与内轴的轴心处于同于同一直线,内轴的表面开设有配套设置与张板的开口,且张板与输料轴的开口配套设置,张板为顶面为半环状的“T”型板,且张板通过活动轴与内轴连接,螺纹轴与输料轴的内部螺纹连接,且定位槽的内壁为光滑表面,输料轴的表面均匀贯穿有通孔,输料轴远离螺纹轴的一侧为开口,通过张板的甩出可使输料轴的扩张面积加长增大,使输料轴适应不同宽度的纺织物,使不同宽度尺寸的纺织物均可被处理,增大输料轴的适用范围,支板如图4所示设置于固定架的顶面,支板为两个一组,且另一个支板设置于与固定架平行设置的吸湿板的底面,每组支板靠近输料轴的一端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支板的组数比固定架与吸湿板的组数少一组,刮板为靠近输料轴的一端如图4所示为较为尖锐的斜边板,且刮板为对称设置,且弹簧均匀分布于支板与刮板之间,通过刮板可刮过纺织物表面的大部分,将纺织物表面的絮由纺织物的表面刮下,去除表面杂物,提高产品质量,固定架与吸湿板组合为如图4所示的尖端型,且吸湿板的内部充满吸湿材料,固定架如图2所示为“W”状,通过固定架的位置,可最大程度加大纺织物表面的絮的下落范围,同时在距离纺织物最近的距离对絮进行收集,避免絮落至纺织物的其他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由图1引出的结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由图2引出的送料带和吸湿板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由图2引出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由图1引出的送料带与清理刮板接触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由图1引出的输料轴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由图6引出的输料轴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由图6引出的输料轴纵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由图6引出的内轴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由图5引出的送料带和吸湿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烘干箱体,101-收卷辊,2-固定架,201-送料带,202-吸湿板,203-滚轴,204-清理刮板,3-输料轴,301-弧凸,302-风道,303-收纳槽,304-内轴,305-张板,4-支板,401-弹簧,402-刮板,5-螺纹轴,501-定位槽,50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除絮的纺织快速烘干装置,包括有:烘干箱体1,收卷辊101,固定架2,送料带201,吸湿板202,滚轴203,清理刮板204,输料轴3,弧凸301,风道302,收纳槽303,内轴304,张板305,支板4,弹簧401,刮板402,螺纹轴5,定位槽501和通孔502,烘干箱体1的内壁下方设置有收卷辊101,烘干箱体1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固定架2,固定架2靠近收卷辊1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吸湿板202,固定架2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滚轴203,滚轴203的表面环绕有送料带201,固定架2远离烘干箱体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清理刮板204,烘干箱体1的内壁上活动设置有输料轴3,输料轴3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303,收纳槽303内活动设置有弧凸301,弧凸301的内部开设有风道302,输料轴3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内轴304,内轴304的表面活动设置有张板305,固定架2的顶面固定设置有支板4,支板4远离固定架2的一侧设置有刮板402,刮板402与支板4固定设置有弹簧401,内轴304靠近烘干箱体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螺纹轴5,输料轴3的内部远离螺纹轴5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501,内轴304的内部贯穿有通孔502。
其中,烘干箱体1为一侧开口,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固定架2设置于烘干箱体1的内壁两侧,固定架2的宽度与烘干箱体1的内部宽度一致,送料带201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小倒钩,且清理刮板204靠近送料带201的一侧开设有配套设置与小倒钩的沟槽。
其中,固定架2与吸湿板202组合为如图4所示的尖端型,且吸湿板202的内部充满吸湿材料,固定架2如图2所示为“W”状,通过固定架2的位置,可最大程度加大纺织物表面的絮的下落范围,同时在距离纺织物最近的距离对絮进行收集,避免絮落至纺织物的其他部分。
其中,烘干箱体1如图2所示为“M”型节点分布,且输料轴3均匀分布于烘干箱体1的内壁两端,输料轴3表面的纺织物与固定架2和吸湿板202为平行设置,通过吸湿板202可将烘干纺织物所挥发的水分吸收,避免水分进入纺织物的其他部分,提高纺织物的烘干效率。
其中,支板4如图4所示设置于固定架2的顶面,支板4为两个一组,且另一个支板4设置于与固定架2平行设置的吸湿板202的底面,每组支板4靠近输料轴3的一端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支板4的组数比固定架2与吸湿板202的组数少一组,刮板402为靠近输料轴3的一端如图4所示为较为尖锐的斜边板,且刮板402为对称设置,且弹簧401均匀分布于支板4与刮板402之间,通过刮板402可刮过纺织物表面的大部分,将纺织物表面的絮由纺织物的表面刮下,去除表面杂物,提高产品质量。
其中,风道302贯穿过输料轴3的内壁,且风道302与收纳槽30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阻隔网,通过通孔502和风道302可使烘干热风穿过输料轴3和内轴304,加热输料轴3和内轴304的同时将热量积蓄在输料轴3和内轴304内,使纺织物的受热更加均匀,提高纺织物的烘干效率,弧凸301如图5所示为顶部为半球状,底部为圆柱状且配套设置与收纳槽303的凸起,且弧凸301设置于输料轴3的四象限点处,弧凸301的轴线处贯通有一个通槽,且通槽的中心点与输料轴3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通过第三旋转电机的转动可将弧凸301展开,输料轴3可将纺织物撑开,使纺织物被进一步拉直,最大程度的扩大纺织物的表面积,使纺织物的受热面积变大,加快纺织物的烘干速度。
其中,输料轴3的内部开设有配套设置与内轴304的孔洞,输料轴3的轴心与内轴304的轴心处于同于同一直线,内轴304的表面开设有配套设置与张板305的开口,且张板305与输料轴3的开口配套设置,张板305为顶面为半环状的“T”型板,且张板305通过活动轴与内轴304连接,螺纹轴5与输料轴3的内部螺纹连接,且定位槽501的内壁为光滑表面,输料轴3的表面均匀贯穿有通孔502,输料轴3远离螺纹轴5的一侧为开口,通过张板305的甩出可使输料轴3的扩张面积加长增大,使输料轴3适应不同宽度的纺织物,使不同宽度尺寸的纺织物均可被处理,增大输料轴3的适用范围。
其中,收卷辊101靠近烘干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滚轴20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且第二旋转电机的数量与滚轴203的数量一致,输料轴3靠近烘干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旋转电机,收卷辊101的一侧设置有风机和电热丝,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风机和电热丝分别与电源通过导线连接,且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风机和电热丝分别包括有与其配套设置的控制按钮。
使用时:用户先通过导线将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和第三旋转电机分别与电源连接,之后将纺织物绕过输料轴3并将纺织物的一端接于收卷辊101上,固定好纺织物后,用户手动按下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风机和电热丝的按钮,风机将电热丝产生的热风吹向烘干箱体1内,同时第三旋转电机使输料轴3甩开,将弧凸301从收纳槽303露出而展开,使输料轴3将纺织物撑开,拉直纺织物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扩大纺织物的表面积,在输料轴3转动时螺纹轴5从输料轴3的内部不断旋出,在定位槽501的位置螺纹轴5后停下,使内轴304从输料轴3内露出,同时将张板305甩出,通过张板305可使输料轴3的扩张面积加长增大,使输料轴3可适应不同宽度的纺织物,将纺织物撑开,在纺织物由输料轴3向收卷辊101收卷时经过刮板402,刮板402刮过纺织物表面的大部分,同时刮板402将纺织物表面的絮由纺织物的表面刮下,通过弹簧401可将刮板402向前顶出,使刮板402始终贴合纺织物的表面,再纺织物表面的絮被刮落后会落至固定架2的表面,同时固定架2表面的倒钩对絮进行收集,避免絮落至纺织物的其他部分,同时通过第二旋转电机的转动,使送料带201将絮向清理刮板204处移动,并通过清理刮板204将送料带201表面的絮刮下,在热风对纺织物烘干时,热风经过弧凸301、通孔502和风道302穿过输料轴3和内轴304,加热输料轴3和内轴304的同时将热量积蓄在输料轴3和内轴304内,使纺织物的受热更加均匀,吸湿板202将烘干纺织物所挥发的水分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