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机箱。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发展与更新,CPU,显卡等硬件的工作功率也越来越大,持续运作时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当温度过高时,cpu等硬件会自动降低工作频率来保护自身的使用寿命,这就会影响到计算机的使用,而水冷散热的价格与要求也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机箱,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机箱,包括机箱主体、垫脚、电源开关、散热开关、接口面板、右侧板、左侧板、固定柱、转动板、开口,所述机箱主体底端四角固定有垫脚,所述机箱主体前端上部竖直依次安装有电源开关,散热开关和接口面板,所述机箱主体右端内部四角固定有水平方向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右端连接有转动板,所述右侧板右端四角水平开有开口,所述转动板与开口旋转固定,所述左侧板与机箱主体一体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右侧板下部水平开有多个散热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左侧板左端中部竖直安装有散热结构,两个所述风扇竖直等距安装在散热结构内部,两个所述保护圈层对应风扇的位置水平固定在散热结构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散热开关与散热结构通过电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当需要对机箱内硬件进行散热时,可以按动位于机箱前侧的散热开关控制位于机箱主体左侧板的散热结构,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上部风扇转动,下部风扇转动和两个风扇一起转动的三种散热方式,不需要像水冷散热安装复杂在机箱内部走线,也更加便宜,节省资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侧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主体,2、垫脚,3、电源开关,4、散热开关,5、接口面板,6、右侧板,7、左侧板,8、固定柱,9、转动板,10、开口,11、散热孔,12、散热结构,13、风扇,14、保护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散热机箱,包括机箱主体1、垫脚2、电源开关3、散热开关4、接口面板5、右侧板6、左侧板7、固定柱8、转动板9、开口10,所述机箱主体1底端四角固定有垫脚2,所述机箱主体1前端上部竖直依次安装有电源开关3,散热开关4和接口面板5,所述机箱主体1右端内部四角固定有水平方向的固定柱8,所述固定柱8右端连接有转动板9,所述右侧板6右端四角水平开有开口10,所述转动板9与开口10旋转固定,所述左侧板7与机箱主体1一体成型。
所述右侧板6下部水平开有多个散热孔11。
所述左侧板7左端中部竖直安装有散热结构12,两个所述风扇13竖直等距安装在散热结构12内部,两个所述保护圈层14对应风扇13的位置水平固定在散热结构12外侧。
所述散热开关4与散热结构12通过电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机箱内硬件进行散热时,可以按动位于机箱前侧的散热开关控制位于机箱主体左侧板的散热结构,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上部风扇转动,下部风扇转动和两个风扇一起转动的三种散热方式,位于机箱右侧板的多个散热孔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散热作用,通过旋转版与开口固定右侧板也很方便拆卸与安装,机箱内过热时可以直接将右侧板拿下进行内部的散热。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