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漂珠用搅拌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生产漂珠用搅拌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粉煤灰漂珠是指粉煤灰中密度小于水的空心玻璃微珠,是粉煤灰珠状颗粒中的一种,因能漂浮在水上而得名。它的产生是当煤粉在热电厂锅炉内燃烧时,粘土质物质熔融成微液滴,在炉内湍流的热空气作用下高速自旋,形成浑圆硅铝球体。燃烧和裂解反应产生的氮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在熔融的高温硅铝球体内迅速膨胀,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中空的玻璃泡,然后进入烟道迅速冷却,硬化后,成为高真空的玻璃态空心微珠,即粉煤灰漂珠。
但是,现有的生产漂珠用搅拌器在使用过程中漂珠极易黏附在该装置内壁表面,难以清洁,且对物料造成了浪费,同时物料搅拌前由于没有过滤,含有较多杂质,使得搅拌效率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生产漂珠用搅拌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生产漂珠用搅拌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生产漂珠用搅拌器在使用过程中漂珠极易黏附在该装置内壁表面,难以清洁,且对物料造成了浪费,同时物料搅拌前由于没有过滤,含有较多杂质,使得搅拌效率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生产漂珠用搅拌器,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前端面安装有阀门,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外侧安装有环形盖,所述环形盖的下端面安装有过滤网架,所述壳体的前端面安装有压力表,所述壳体的上端面安装有电机保护外壳,所述壳体的内侧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下端面安装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的外侧安装有六个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的上方安装有圆形支撑板,所述圆形支撑板的内侧安装有两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安装有挡板,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安装有清洁刮板。
优选的,所述圆形支撑板的内侧安装有环形连接件,且环形连接件与顶板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保护外壳的内侧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棒通过连接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进料管与环形盖通过环形卡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两端均安装有弹簧连接件,所述顶板与弹簧连接件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支撑杆通过接枝胶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清洁刮板与壳体通过滑槽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环形盖与过滤网架通过环形卡槽与进料管套结,将物料倒入进料管的内侧,通过过滤网架的作用,对物料进行过滤筛选,过滤完全后,通过环形卡槽和环形盖的配合,取出过滤网架,将过滤的物质倒出,提高了搅拌反应的效率和精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了搅拌棒的转动,进而带动了搅拌叶的转动,同时搅拌棒的转动带动了顶板的转动,通过弹簧的作用,对支撑杆施加了预紧力,有效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而且通过挡板和限位块的作用,可有效避免支撑杆在移动过程中产生位移而从圆形支撑板的内侧滑出,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通过支撑杆的转动带动了清洁刮板在滑槽内转动,进而将黏附在壳体内壁上的漂珠等物料刮下,避免漂珠等物料黏附在壳体的内壁上,便于壳体的清洁,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形支撑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料管的剖视图。
图中:1、电机保护外壳;2、压力表;3、进料管;4、壳体;5、支撑架;6、出料管;7、阀门;8、连接轴;9、支撑杆;10、清洁刮板;11、顶板;12、搅拌棒;13、搅拌叶;14、挡板;15、弹簧;16、圆形支撑板;17、环形盖;18、过滤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电机(型号为Y90L-6)可从市场采购或私人定制获得。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生产漂珠用搅拌器,包括支撑架5,对该装置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架5的内侧安装有壳体4,壳体4的下端面安装有出料管6,出料管6的前端面安装有阀门7,壳体4的两侧均安装有进料管3,进料管3的外侧安装有环形盖17,环形盖17的下端面安装有过滤网架18,便于将物料中的杂质过滤掉,有效提高了搅拌反应的精度和效率,壳体4的前端面安装有压力表2,壳体4的上端面安装有电机保护外壳1,壳体4的内侧安装有连接轴8,连接轴8的下端面安装有搅拌棒12,搅拌棒12的外侧安装有六个搅拌叶13,搅拌叶13的上方安装有圆形支撑板16,圆形支撑板16的内侧安装有两个弹簧15,弹簧15的一端安装有顶板11,顶板11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杆9,支撑杆9的外侧安装有挡板14,支撑杆9的一端安装有清洁刮板10,避免漂珠等物料黏附在壳体4的内壁上,便于壳体4的清洁,节省了成本。
进一步,圆形支撑板16的内侧安装有环形连接件,且环形连接件与顶板11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顶板11、圆形支撑板16与环形连接件的配合,便于圆形支撑板16与搅拌棒12的固定连接,避免圆形支撑板16的脱落,有效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电机保护外壳1的内侧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棒12通过连接轴8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保护外壳1、连接轴8和搅拌棒12的配合,便于通过电机的作用带动搅拌棒12的转动,进而带动了搅拌叶13的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
进一步,进料管3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卡槽,进料管3与环形盖17通过环形卡槽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料管3、环形盖17和环形卡槽的配合,便于将过滤网架18和环形盖17与进料管3安装固定,且便于环形盖17和过滤网架18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对物料进行过滤,提高搅拌反应的效率和精度。
进一步,弹簧15的两端均安装有弹簧连接件,顶板11与弹簧连接件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顶板11与弹簧连接件的配合,对支撑杆9施加一定预紧力,便于支撑清洁刮板10的转动。
进一步,支撑杆9的外侧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支撑杆9通过接枝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杆9和限位块的配合,便于支撑杆9在转动过程中产生位移而从圆形支撑板16内侧滑出,有效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壳体4的内壁设置有滑槽,清洁刮板10与壳体4通过滑槽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槽、壳体4和清洁刮板10的配合,便于清洁刮板10的转动,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漂珠等物料黏附在壳体4的内壁上,节省了成本,便于壳体4的清洁。
工作原理:使用时,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观察压力表2,将环形盖17与过滤网架18通过环形卡槽与进料管3套结,将物料倒入进料管3的内侧,通过过滤网架18的作用,对物料进行过滤筛选,提高了搅拌反应的效率和精度,过滤完全后,通过环形卡槽和环形盖17的配合,取出过滤网架18,将过滤的物质倒出,打开电机,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了搅拌棒12的转动,进而带动了搅拌叶13的转动,同时搅拌棒12的转动带动了顶板11的转动,通过弹簧15的作用,对支撑杆9施加了预紧力,有效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而且通过挡板14和限位块的作用,可有效避免支撑杆9在移动过程中产生位移而从圆形支撑板16的内侧滑出,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通过支撑杆9的转动带动了清洁刮板10在滑槽内转动,进而将黏附在壳体4内壁上的漂珠等物料刮下,避免漂珠等物料黏附在壳体4的内壁上,便于壳体4的清洁,节省了成本,搅拌结束后,打开阀门7,将漂珠从出料管6内流出,该装置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搅拌效率和精度较高,且可有效避免漂珠等物料黏附在壳体4的内壁上,节省了成本,便于壳体4的清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