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驱动器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轮定位销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阀门驱动器包括手轮、手轮轴及设置于壳体内的蜗轮和蜗杆,手轮通过定位销与手轮轴固定相连,手轮轴与蜗杆同轴固定,通过转动手轮驱动手轮轴旋转,进而带动蜗杆及蜗轮转动,蜗轮再驱动安装在其内孔中的阀杆转动,实现阀芯的启闭。
目前,手轮是通过定位销安装在手轮轴端部的,操作人员需要将手轮凸台和手轮轴上的销孔对正,再将定位销插入手轮上的销孔,然后用锤子将定位销砸入销孔内。对于大批量生产订单,装配操作人员频繁举锤、砸销,劳动强度很大,长时间操作会导致胳膊酸痛,不仅生产效率低,操作人员在极度疲劳状态下还存在误伤自己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轮定位销装配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人工安装手轮定位销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及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轮定位销装配装置,包括用于定位手轮凸台及驱动器壳体的底模,所述底模的上方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底模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杆及设置于支撑杆顶部的驱动部,所述支撑杆设置于底模的一侧,所述驱动部的活塞杆设置于底模上对应手轮销孔位的正上方;所述活塞杆的末端设有用于砸销的锤体。
优选的,所述锤体包括导向套、连接杆、锤头和第一弹簧,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活塞杆的下端,所述导向套的中部设有与连接杆配合的通孔,所述导向套的通孔下部为与锤头配合的盲孔,所述锤头设置于连接杆的下端;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活塞杆与导向套之间、且套装于连接杆外部。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为气缸或液压缸。
优选的,所述底模为L形,包括长边部和短边部,所述长边部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长边部的上表面设有与驱动器壳体配合的定位槽;所述短边部沿工作台边缘设置,所述短边部的上端面与手轮凸台配合。
优选的,所述短边部的上端面设有与手轮销孔相匹配的销钉,所述销钉通过第二弹簧内嵌于短边部。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传输驱动器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为两个、且均由动力机构驱动,两个传送带分别设置于底模两侧的工作台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模对手轮及驱动器壳体进行精确定位,将定位销插入手轮的销孔内后,启动升降机构的驱动部,下降的活塞杆带动锤体对定位销快速击打,可将定位销砸入手轮凸台及手轮轴上的销孔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极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安全系数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轮定位销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锤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底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01-手轮凸台;02-驱动器壳体;03-手轮;04-定位销;05-手轮轴;1-底模;2-工作台;3-支撑杆;4-驱动部;5-活塞杆;6-锤体;7-导向套;8-连接杆;9-锤头;10-第一弹簧;11-盲孔;12-第二弹簧;13-长边部;14-短边部;15-定位槽;16-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轮定位销装配装置进行说明。所述手轮定位销装配装置,包括用于定位手轮凸台01及驱动器壳体02的底模1,所述底模1的上方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底模1设置于工作台2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杆3及设置于支撑杆3顶部的驱动部4,所述支撑杆3设置于底模1的一侧,所述驱动部4的活塞杆5设置于底模1上对应手轮销孔位的正上方;所述活塞杆5的末端设有用于砸销的锤体6。将驱动器的手轮03及驱动器壳体02放置在底模1上定位,将定位销04插入销孔内一部分,再启动升降机构的驱动部,借助活塞杆5端部的锤体6将定位销04砸入销孔内,实现将手轮03安装在手轮轴05上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轮定位销装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机械化程度高的优点,借助升降机构能够将定位销砸入手轮及手轮轴上的销孔内,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安全系数;同时,砸销的力度一致,能够确保定位销的装配质量。
进一步地,参见图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锤体6包括导向套7、连接杆8、锤头9和第一弹簧10,所述连接杆8设置于活塞杆5的下端,所述导向套7的中部设有与连接杆8配合的通孔,所述导向套7的通孔下部为与锤头9配合的盲孔11,所述锤头9设置于连接杆8的下端;所述第一弹簧10设置于活塞杆5与导向套7之间、且套装于连接杆8外部。其中,盲孔的下端开口设有锥孔,定位销可沿锥孔导入盲孔内;活塞杆带动连接杆及锤头快速下降,可将定位销顺序砸入手轮凸台及手轮轴上的销孔内。在砸销过程中,借助第一弹簧能够缓冲作用在定位销上的作用力,避免定位销在导向套内导向过程中受到过大冲击力,这样能够确保在定位销定位准确后安装就位,提高了手轮的安装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驱动部4可选用气缸或液压缸。也可以选用气锤,将气锤安装在支撑杆顶部,利用气锤的冲击杆对定位销进行击打,实现安装手轮的目的。
进一步地,参见图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底模1为L形,包括长边部13和短边部14,所述长边部13设置于工作台2上,所述长边部13的上表面设有与驱动器壳体02配合的定位槽15,确保驱动器壳体准确定位;所述短边部14沿工作台2边缘设置,所述短边部14的上端面与手轮凸台01配合。采用该结构能够保证驱动器在底模上安装就位,操作人员仅需将手轮销孔与手轮轴上销孔对正即可,插入定位销即可启动驱动部的活塞杆下降。
进一步地,参见图3、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短边部14的上端面设有与手轮销孔相匹配的销钉16,所述销钉16通过第二弹簧12内嵌于短边部14。当手轮凸台放到短边部上时,销钉对手轮凸台的销孔进行找正,能够快速使手轮销孔与手轮轴上销孔对正。当定位销砸入销孔候,定位销从手轮凸台下部的销孔伸出,可将销钉顶出,销钉在第二弹簧作用下回缩在弹簧安装孔内。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短边部的上表面设置于手轮凸台配合的弧形槽,放置手轮时可使手轮凸台嵌入弧形槽内,与销钉同时对手轮进行定位,快速实现手轮凸台上销孔与手轮轴上销孔的对正。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传输驱动器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为两个、且均由动力机构驱动,两个传送带分别设置于底模两侧的工作台上。未安装手轮的驱动器通过一侧传送带输送过来,操作人员可预先在传送带上将手轮安装在手轮轴上,在砸销工位将定位销插入销孔并启动驱动部,利用锤头将定位销砸入手轮及手轮轴上的销孔;手轮安装好后放到另一侧传送带上,通过另一侧传送带将装配好的驱动器传输至下一包装工序。
在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