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硬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散热性的笔记本电脑用硬盘。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所使用的硬盘一般是2.5英寸,而台式机为3.5英寸,由于两者的制作工艺技术参数不同,首先,2.5硬盘只是使用一个或两个磁盘进行工作,而3.5的硬盘最多可以装配五个进行工作,另外,由于3.5硬盘的磁盘直径较大,则可以相对提供较大的存储容量,如果只是进行区域密度存储容量比较的话,2.5硬盘的表现也相当令人满意,笔记本电脑硬盘是笔记本电脑中为数不多的通用部件之一,基本上所有笔记本电脑硬盘都是可以通用的。
但是传统的笔记本电脑用硬盘,由于笔记本电脑内部安装空间较小,所以当硬盘安装在笔记本电脑内部的时候,其散热性的好坏决定了硬盘使用寿命的长短,而目前笔记本电脑用硬盘不仅散热效果过差,而且减震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笔记本电脑用硬盘散热效果过差,而且减震性较差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散热性的笔记本电脑用硬盘,不仅笔记本电脑用硬盘提高了散热效果,而且提高了减震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散热性的笔记本电脑用硬盘,包括硬盘本体,所述硬盘本体包括硬盘外壳、吸热管道和套环,所述套环共有两组,两组所述套环分别嵌入固定在硬盘外壳上端左右两侧,所述吸热管道至少六根,每根所述吸热管道均穿插设置在左右同一水平面的两个套环内部,每根所述吸热管道内侧均水平均匀相连有至少六根连管,每根所述连管外部均穿插设置有套圈,所述套圈与硬盘外壳贯穿固定,每个所述吸热管道内侧上下两端均水平均匀相接有小弹簧,所述小弹簧末端与硬盘外壳相接,所述小弹簧位于连管左右两侧,所述硬盘外壳内部上侧固定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上端涂抹有导热层;所述硬盘外壳内壁左右两端的下侧对称固定有两块固定板,每块所述固定板下端均固定有固定杆,每根所述固定杆外部均滑动连接有滑管,每根所述滑管管底均嵌接固定有大弹簧,所述大弹簧上端与固定杆相接,所述滑管下端贯穿过硬盘外壳相接有缓冲底板。
作为优选的,上述高散热性的笔记本电脑用硬盘,所述硬盘本体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固定在硬盘外壳上端,所述防尘罩覆盖着吸热管道,所述防尘罩上端均匀开有至少三十个细孔。
作为优选的,上述高散热性的笔记本电脑用硬盘,每组所述套环均至少有六个,每组所述套环均从前到后水平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的,上述高散热性的笔记本电脑用硬盘,所述吸热管道围呈矩形状结构,所述吸热管道头尾两端焊接并相通,所述吸热管道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吸热管道内部装有机油。
作为优选的,上述高散热性的笔记本电脑用硬盘,所述吸热板为不锈钢板,所述导热层由导热硅脂组成,所述导热层的厚度为3mm-8mm。
作为优选的,上述高散热性的笔记本电脑用硬盘,所述连管与吸热管道相通,所述吸热管道中的机油流入连管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该种高散热性的笔记本电脑用硬盘,通过吸热板吸收硬盘外壳内的热量传输到吸热板上表面,使得通过导热层进行导热,之后通过吸热管道吸热,并通过吸热管道内的机油吸热,可以进一步进行散热,从而提高了散热效果;当硬盘外壳安装到笔记本电脑内部后,通过缓冲底板,可以起到第一步的缓冲减震作用,而通过固定杆与滑管滑动挤压大弹簧,则可以起到第二步缓冲减震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硬盘的减震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硬盘外壳的A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硬盘外壳的B局部放大图。
图中:1-硬盘外壳、2-吸热管道、3-连管、4-防尘罩、5-细孔、6-缓冲底板、7-套环、8-套圈、9-小弹簧、10-吸热板、11-导热层、12-固定板、13-固定杆、14-滑管、15-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高散热性的笔记本电脑用硬盘,包括硬盘本体,所述硬盘本体包括硬盘外壳1、吸热管道2和套环7,所述套环7共有两组,两组所述套环7分别嵌入固定在硬盘外壳1上端左右两侧,所述吸热管道2至少六根,每根所述吸热管道2均穿插设置在左右同一水平面的两个套环7内部,每根所述吸热管道2内侧均水平均匀相连有至少六根连管3,每根所述连管3外部均穿插设置有套圈8,所述套圈8与硬盘外壳1贯穿固定,每个所述吸热管道2内侧上下两端均水平均匀相接有小弹簧9,所述小弹簧9末端与硬盘外壳1相接,所述小弹簧9位于连管3左右两侧,所述硬盘外壳1内部上侧固定有吸热板10,所述吸热板10上端涂抹有导热层11,每组所述套环7均至少有六个,每组所述套环7均从前到后水平均匀分布,所述吸热管道2围呈矩形状结构,所述吸热管道2头尾两端焊接并相通,所述吸热管道2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吸热管道2内部装有机油,所述吸热板10为不锈钢板,所述导热层11由导热硅脂组成,所述导热层11的厚度为3mm-8mm,所述连管3与吸热管道2相通,所述吸热管道2中的机油流入连管3内部,通过吸热板10吸收硬盘外壳1内的热量传输到吸热板10上表面,使得通过导热层11进行初步导热散热,之后通过贯穿在硬盘外壳1内的吸热管道2吸热,并通过吸热管道2内的机油吸热,可以将热量传输到贯穿过硬盘外壳1的吸热管道2,且机油可以流入吸热管道2内侧的连管3,这样增加了吸热的面积,使得进一步进行散热,从而提高了散热效果。
另外,通过套环7,可以增加吸热管道2与硬盘外壳1之间的稳定性,而通过小弹簧9,则可以增加吸热管道2的缓冲减震性。
另外,通过套圈8,可以增加连管3与与硬盘外壳1之间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小弹簧9也可以增加连管3的缓冲减震性。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硬盘外壳1内壁左右两端的下侧对称固定有两块固定板12,每块所述固定板12下端均固定有固定杆13,每根所述固定杆13外部均滑动连接有滑管14,每根所述滑管14管底均嵌接固定有大弹簧15,所述大弹簧15上端与固定杆13相接,所述滑管14下端贯穿过硬盘外壳1相接有缓冲底板6,当硬盘外壳1安装到笔记本电脑内部后,通过缓冲底板6,可以随着缓冲底板6与安装架接触,而可以起到第一步的缓冲减震作用,而由于固定板12下端的固定杆13可以与滑管14滑动挤压大弹簧15,且固定杆13与滑管14随着笔记本震动而相互滑动,使得起到第二步缓冲减震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减震性。
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的,所述硬盘本体还包括防尘罩4,所述防尘罩4固定在硬盘外壳1上端,所述防尘罩4覆盖着吸热管道2,所述防尘罩4上端均匀开有至少三十个细孔5,通过防尘罩4中的细孔5,不仅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而且便于硬盘外壳1上的透气散热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