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收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讯用线缆收卷设备。
背景技术
卷料加工生产线的收料部分,把原材料通过机械方式收卷成卷料,广泛运用在纸卷,布卷,塑料卷,金属卷材加工生产线上,根据实际工艺要求设计多样化,一般的线缆收卷设备,在卷入线缆时,设备的在高速转动下,容易产生重心不稳的现象,并且线缆容易发生堆积在一起的现象,使其收卷不够平整,影响收卷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收卷设备容易发生重心不稳和线缆集中在一起,影响收卷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讯用线缆收卷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讯用线缆收卷设备,包括左圆盘、右圆盘、分线器、支座以及竖杆,所述右圆盘平行于左圆盘右侧,且所述分线器固定于左圆盘和右圆盘之间中上方,所述支座垂直固定于左圆盘和右圆盘之间下方中心位置,且所述竖杆设有两根并分别对称排布于支座上方左右两侧;
所述左圆盘和右圆盘之间中间转动连接有转杆,且所述左圆盘左面中心插入有与转杆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左面焊接有与其为一体的摇杆,且所述摇杆左侧末端水平焊接有横杆,所述摇杆右面末端水平固定有滑杆,且所述左圆盘左面环绕转轴外侧开设有一圈滑槽,所述滑杆末端滑入滑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所述分线器包括软管、斜杆以及拉力弹簧,且所述软管熔接于分线器前面中心位置,所述斜杆设有四根,且四根所述斜杆一端分别与分线器前面四角处焊接固定,四根所述斜杆另一端分别与软管外侧四周固定,且所述拉力弹簧设有四根并分别固定于四根所述斜杆内部末端;
所述竖杆包括插块、挤压板以及压缩弹簧,所述插块垂直固定于竖杆底部,且所述挤压板垂直焊接于竖杆顶部,所述压缩弹簧设有三个并分别垂直等距固定于挤压板左面,且所述挤压板右面开设有边槽,所述边槽内壁通过粘合剂粘结有软垫。
进一步的,所述左圆盘和右圆盘直径大小相等,且所述左圆盘和右圆盘前后两侧边缘均垂直焊接有支杆,两根所述支杆末端均水平焊接有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底部与底板上表面中间接触。
进一步的,两根所述竖杆均平行于左圆盘和右圆盘之间,且所述边槽右面中心呈孔洞结构,所述孔洞直径大于转杆直径,所述挤压板通过孔洞穿过转杆左右两端并套入于其外壁,且两块所述挤压板中的压缩弹簧末端分别与左圆盘和右圆盘内壁接触,使得所述挤压板通过压缩弹簧分别与左圆盘和右圆盘弹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上方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插块尺寸与插槽尺寸相吻合,且两根所述竖杆中的插块分别插入两个所述插槽内并与支座插接为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握住横杆并将滑杆沿着滑槽进行转动,使得转轴也带动转杆一同转动,这样便可以将进入的线缆慢慢收卷缠绕起来,滑杆沿着滑槽不停的滑动,不仅可以保证摇杆始终处于同一轨迹上进行转动,并且有利于增强收卷设备的稳固性,并且利用支杆和支座可以有效加强左圆盘和右圆盘的整体稳固性,避免产生重心不稳的现象;
将线缆端头穿过软管并穿过分线器,再将其缠绕在转杆的外部,利用软管方便使用者将线缆一根一根分开收卷,避免多根线缆同时收卷而发生打结的现象,通过拉力弹簧的弹力可以增加斜杆的弹性空间,并且使用者将线缆一边收卷一边左右拉动,能够避免线缆缠绕不均的现象发生,通过边槽中的软垫能够起到减少摩擦保护作用,并且挤压板与左圆盘和右圆盘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当线缆始终往转杆外部的左右两侧缠绕时,挤压板便会在弹力的作用下,将线缆慢慢挤压向转杆的中部位置,这样能够进一步避免线缆缠绕不均的现象发生,同时也有效保证缠绕完成的线缆外表齐平工整。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竖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左圆盘;101-右圆盘;102-转杆;103-支杆;104-支座;105-插槽;106-底板;107-摇杆;108-横杆;109-转轴;110-滑杆;111-滑槽;2-分线器;201-软管;202-斜杆;203-拉力弹簧;3-竖杆;301-插块;302-挤压板;303-压缩弹簧;304-边槽;305-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讯用线缆收卷设备,包括左圆盘1、右圆盘101、分线器2、支座104以及竖杆3,右圆盘101平行于左圆盘1右侧,且分线器2固定于左圆盘1和右圆盘101之间中上方,支座104垂直固定于左圆盘1和右圆盘101之间下方中心位置,且竖杆3设有两根并分别对称排布于支座104上方左右两侧;
具体的,左圆盘1和右圆盘101能够将线缆集中在一起,避免散开,而通过分线器2可以避免线缆多根缠绕打结的现象发生,利用支座104能够加强左圆盘1和右圆盘101之间的稳固性,竖杆3可以保持线缆收卷过程中更加匀称;
左圆盘1和右圆盘101之间中间转动连接有转杆102,且左圆盘1左面中心插入有与转杆102转动连接的转轴109,转轴109左面焊接有与其为一体的摇杆107,且摇杆107左侧末端水平焊接有横杆108,摇杆107右面末端水平固定有滑杆110,且左圆盘1左面环绕转轴109外侧开设有一圈滑槽111,滑杆110末端滑入滑槽111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左圆盘1和右圆盘101直径大小相等,且左圆盘1和右圆盘101前后两侧边缘均垂直焊接有支杆103,两根支杆103末端均水平焊接有底板106,支座104底部与底板106上表面中间接触;
具体的,使用者将转轴109与转杆102转动连接在一起,并将摇杆107和横杆108分别与转轴109相连,而其中的滑杆110则滑入滑槽111中,随后,使用者在收卷线缆的过程中,便可以握住横杆108并将滑杆110沿着滑槽111进行转动,使得转轴109也带动转杆102一同转动,这样便可以将进入的线缆慢慢收卷缠绕起来,滑杆110沿着滑槽111不停的滑动,不仅可以保证摇杆107始终处于同一轨迹上进行转动,并且有利于增强收卷设备的稳固性,并且利用支杆103和支座104可以有效加强左圆盘1和右圆盘101的整体稳固性,避免产生重心不稳的现象;
分线器2包括软管201、斜杆202以及拉力弹簧203,且软管201熔接于分线器2前面中心位置,斜杆202设有四根,且四根斜杆202一端分别与分线器2前面四角处焊接固定,四根斜杆202另一端分别与软管201外侧四周固定,且拉力弹簧203设有四根并分别固定于四根斜杆202内部末端;
具体的,使用者将分线器2固定在左圆盘1和右圆盘101之间中上方,并将需要收卷的线缆端头穿过软管201并穿过分线器2,再将其缠绕在转杆102的外部,利用软管201方便使用者将线缆一根一根分开收卷,避免多根线缆同时收卷而发生打结的现象,并且利用四根斜杆202中的拉力弹簧203,在收卷过程中,使用者还可以将线缆在软管201内向四周拉动,通过拉力弹簧203的弹力可以增加斜杆202的弹性空间,并且使用者将线缆一遍收卷一边左右拉动,能够避免线缆缠绕不均的现象发生;
竖杆3包括插块301、挤压板302以及压缩弹簧303,插块301垂直固定于竖杆3底部,且挤压板302垂直焊接于竖杆3顶部,压缩弹簧303设有三个并分别垂直等距固定于挤压板302左面,且挤压板302右面开设有边槽304,边槽304内壁通过粘合剂粘结有软垫305,两根竖杆3均平行于左圆盘1和右圆盘101之间,且边槽304右面中心呈孔洞结构,孔洞直径大于转杆102直径,挤压板302通过孔洞穿过转杆102左右两端并套入于其外壁,且两块挤压板302中的压缩弹簧303末端分别与左圆盘1和右圆盘101内壁接触,使得挤压板302通过压缩弹簧303分别与左圆盘1和右圆盘101弹性连接,支座104上方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槽105,插块301尺寸与插槽105尺寸相吻合,且两根竖杆3中的插块301分别插入两个插槽105内并与支座104插接为一体;
具体的,使用者将两根竖杆3均通过插块301插入支座104中的两个插槽105内,并将两块挤压板302通过孔洞套入在转杆102的外部左右两侧,而压缩弹簧303的末端则与左圆盘1和右圆盘101的内壁接触,使得挤压板302与左圆盘1和右圆盘101弹性连接,每当使用者将线缆缠绕在转杆102外部中,线缆与转杆102外部左右两侧的挤压板302接触,通过边槽304中的软垫305能够起到减少摩擦保护作用,并且挤压板302与左圆盘1和右圆盘101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当线缆始终往转杆102外部的左右两侧缠绕时,挤压板302便会在弹力的作用下,将线缆慢慢挤压向转杆102的中部位置,这样能够进一步避免线缆缠绕不均的现象发生,同时也有效保证缠绕完成的线缆外表齐平工整。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