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基站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信基站设备吊装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基站设备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但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基站设备逐渐往智能化和更高集成度度方向发展,其中将射频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天线进行整合,不但可以大幅简化整个天馈系统的安装,使站点更加简洁,同时能够避免射频和天线之间通过传统馈线进行传导而造成的馈损,提升产品性能方便进行使用,能提高传递效率和质量,而模块集成后的基站设备的重量会大幅增加,进而带来了相应高空作业部分的重量增加的问题出现,因此现有技术中会使用到吊装辅助装置来进行对基站设备进行吊运作业,但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中基站设备与吊装辅助装置挂钩之间的稳定性能一般,在起吊过程中稳定安全性得不到较好的保障,且在基站设备起吊完成后,无法将基站设备移动至需要进行安装使用平面的上方进行拆解作业,不仅对操作人员的体能消耗较大,而且还有可以发生坠落的危险情况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基站设备吊装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会使用到吊装辅助装置来进行对基站设备进行吊运作业,但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中基站设备与吊装辅助装置挂钩之间的稳定性能一般,在起吊过程中稳定安全性得不到较好的保障,且在基站设备起吊完成后,无法将基站设备移动至需要进行安装使用平面的上方进行拆解作业,不仅对操作人员的体能消耗较大,而且还有可以发生坠落的危险情况出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基站设备吊装辅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的右侧底端设有挂盘组件,所述横板的右侧从前到后依次固接有两个圆环,所述圆环的左侧底端固接有拉带,所述拉带的另一端固接有预埋件。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和钢丝绳,所述电机位于箱体的内部左侧,所述电机的右侧固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和电机的外壁上下两端均固接有基座,所述基座与箱体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减速机的右侧固接有转杆,所述转杆通过第一轴承与箱体转动相连,所述转杆的右侧固接有辊筒,所述辊筒的外壁插缠绕有钢丝绳。
优选的,所述辊筒与转杆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条水平垂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立柱、第二轴承和圆筒,所述立柱位于横板的上表面右侧,所述立柱通过第二轴承与横板转动相连,所述立柱的外壁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通过第二轴承与立柱转动相连,所述套筒的外壁右侧固接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右侧设有第一槽滑轮,所述第一槽滑轮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支板转动相连,所述第一槽滑轮与钢丝绳相抵紧,所述立柱的外壁顶端固定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壁左侧固接有弯杆,所述弯杆的另一端固接有方板,所述方板的上表面插入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方板与螺纹孔螺纹相连,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横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板的下表面左侧固接有短杆,所述短杆与横板固定相连,所述立柱的顶端固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右侧固接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的底端设有第二槽滑轮,所述第二槽滑轮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支板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槽滑轮与钢丝绳相抵紧,所述第一支板的上表面固接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另一端固接有圆筒,所述圆筒套接在钢丝绳的外壁,所述圆筒与钢丝绳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挂盘组件包括长条板、方筒和扭力弹簧,所述长条板的上表面中心与钢丝绳固定相连,所述方筒的内壁与钢丝绳的外壁固定相连,所述方筒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斜杆,所述斜杆与长条板固定相连,所述长条板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插入有挂钩,所述挂钩的一部分贯穿长条板,所述挂钩的外壁顶端螺纹相连有螺母,所述螺母与长条板相抵紧,所述挂钩的外壁内侧中心底端固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底端设有挡杆,所述挡杆通过第三销轴与凸块转动相连,所述挡杆的外壁内侧固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挂钩固定相连。
优选的,两个所述挂钩相对于长条板的中心点左右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通信基站设备吊装辅助装置,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底板、箱体、横板、预埋件、圆环、拉带、驱动机构、支架组件和挂盘组件之间的配合,将基站设备顶端的吊耳与挂钩之间进行挂接后,挡杆能够防止进吊耳与挂钩相脱离的情况发生,使得基站设备在吊起过程中的稳定安全性得到保障,且通过转动立柱能够使基站设备转向平面上方,进而在对基站设备拆卸的过程中,无需操作人员在平面外侧进行操作,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而且还可完全杜绝基站设备坠落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底板、箱体和拉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第一槽滑轮、钢丝绳和圆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立柱、套筒和套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钢丝绳、第二槽滑轮和挂盘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挂钩、挡杆和扭力弹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箱体,3、驱动机构,301、电机,302、减速机,303、基座,304、转杆,305、第一轴承,306、辊筒,307、钢丝绳,4、横板,5、支架组件,501、立柱,502、第二轴承,503、套筒,504、第三轴承,505、第一支板,506、第一槽滑轮,507、第一销轴,508、套环,509、弯杆,510、方板,511、螺纹孔,512、螺栓,513、短杆,514、顶板,515、第二支板,516、第二槽滑轮,517、第二销轴,518、U型杆,519、圆筒,6、挂盘组件,601、长条板,602、方筒,603、斜杆,604、挂钩,605、螺母,606、凸块,607、挡杆,608、第三销轴,609、扭力弹簧,7、圆环,8、预埋件,9、拉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基站设备吊装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接有箱体2,箱体2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3,箱体2的上表面固接有横板4,横板4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支架组件5,支架组件5的右侧底端设有挂盘组件6,横板4的右侧从前到后依次固接有两个圆环7,圆环7的左侧底端固接有拉带9,拉带9的另一端固接有预埋件8,预埋件8的外壁三分之二处均埋入平面内部,当通过拉伸9与圆环7相连接后,能够确保地板1的稳定性。
驱动机构3包括电机301、减速机302和钢丝绳307,电机301位于箱体2的内部左侧,电机301的型号为ECMA-E11320RS,电机301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进行连接,导线的线路上安装有控制装置,能够控制电机301的正反转,电机301的右侧固接有减速机302,电机301的输出轴与减速机302的主轴固定相连,减速机302和电机301的外壁上下两端均固接有基座303,基座303与箱体2的内壁固定相连,减速机302的右侧固接有转杆304,减速机302的输出轴与转杆304固定相连,转杆304通过第一轴承305与箱体2转动相连,第一轴承305的内圈与转杆304固定相连,第一轴承305的外圈与箱体2固定相连,转杆304的右侧固接有辊筒306,辊筒306的外壁插缠绕有钢丝绳307,钢丝绳307缠绕在辊筒306外壁上的一端与辊筒306固定相连,辊筒306与转杆304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条水平垂直线上,转杆304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使辊筒306进行同心转动。
支架组件5包括立柱501、第二轴承502和圆筒519,立柱501位于横板4的上表面右侧,立柱501通过第二轴承502与横板4转动相连,第二轴承502的内圈与立柱501固定相连,第二轴承502的外圈与横板4固定相连,立柱501的外壁套接有套筒503,套筒503通过第二轴承502与立柱501转动相连,第二轴承502的内圈与立柱501固定相连,第二轴承502的外圈与套筒503固定相连,套筒503的外壁右侧固接有第一支板505,第一支板505的右侧设有第一槽滑轮506,第一槽滑轮506通过第一销轴507与第一支板505转动相连,第一槽滑轮506与钢丝绳307相抵紧,立柱501的外壁顶端固定套接有套环508,套环508的外壁左侧固接有弯杆509,弯杆509的另一端固接有方板510,方板510与横板4相贴合,方板510的上表面插入有螺栓512,螺栓512贯穿方板510与螺纹孔511螺纹相连,螺栓512与方板510间隙配合,螺纹孔511开设在横板4的上表面,第一支板505的下表面左侧固接有短杆513,短杆513与横板4固定相连,立柱501的顶端固接有顶板514,顶板514的下表面右侧固接有第二支板515,第二支板515的底端设有第二槽滑轮516,第二槽滑轮516通过第二销轴517与第二支板515转动相连,第二槽滑轮516与钢丝绳307相抵紧,第一支板505的上表面固接有U型杆518,U型杆518的另一端固接有圆筒519,圆筒519套接在钢丝绳307的外壁,圆筒519与钢丝绳307间隙配合。
挂盘组件6包括长条板601、方筒602和扭力弹簧609,长条板601的上表面中心与钢丝绳307固定相连,方筒602的内壁与钢丝绳307的外壁固定相连,方筒602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斜杆603,斜杆603与长条板601固定相连,斜杆603与方筒602能够增加长条板601与钢丝绳307之间的稳定性,长条板601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插入有挂钩604,挂钩604的一部分贯穿长条板601,挂钩604的外壁顶端螺纹相连有螺母605,螺母605与长条板601相抵紧,挂钩604的外壁内侧中心底端固接有凸块606,凸块606的底端设有挡杆607,挡杆607通过第三销轴608与凸块606转动相连,挡杆607的外壁内侧固接有扭力弹簧609,扭力弹簧609的系数为5-10N/CM,扭力弹簧609的另一端与挂钩604固定相连,两个挂钩604相对于长条板601的中心点左右对称,能够使两个挂钩604对长条板601的作用力较为均匀。
当通信基站设备吊装辅助装置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将两个预埋件8固定在平面的内部,然后使用拉带9将预埋件8与圆环7之间进行间接,以保障底板1的稳定性,这时在将电机301进行通电,使电机301的输出轴进行反转,进而能够使转杆304和辊筒306进行转动,可以将辊筒306外壁缠绕的钢丝绳307进行放线作业,进而能够使挂盘组件6向下进行移动,当挂盘组件6下降的高度合适与基站设备进行挂接时,这时停止对电机301进行供电,然后在将基站设备顶端的吊耳与挂钩604之间进行挂接,挂接的过程中挡杆607能够以第三销轴608为中心进行转动,当吊耳位于挂钩604内部时,挡杆607会受到扭力弹簧609的回弹力与挂钩604相抵紧,进而能够防止吊耳与挂钩604相脱离的情况发生,使得基站设备在后续吊起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保障,然后在将电机301进行通电,使电机301的输出轴进行正转,使辊筒306与钢丝绳307进行收卷作业,能够挂环604底端挂接的基站设备进行上下提运作业,当基站设备提运的高度合适后,停止对电机301的供电,然后在逆时针转动螺栓512,使螺栓512与横板4上表面的螺纹孔511相分离,这时在转动立柱501,转动立柱501的过程中需要间隙的对电机301进行通电,使电机301的输出轴进行反转,即间隙性的对钢丝绳307进行放线作业,以保障立柱501能够进行顺利的转动,进而能够使基站设备转向平面上方,使基站设备位于平面上方后在将基站设备与挂钩604相分离,在对基站设备拆卸的过程中,无需操作人员在平面外侧进行操作,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而且还可完全杜绝基站设备坠落的情况出现,使得整体的工序可以安全的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